本书是一部庆祝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献礼作品。精选了100个新中国成立以来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朝夕相伴,对民生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产品,图文并茂地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生活关切,展示了中国设计的发展历程和创新精神。书中通过四个发展阶段的详细介绍,聚焦中国设计如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以及如何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本书也强调了中国设计所折射出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责任,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本书是理解中国工业产品设计历史和价值的重要读物。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绿色设计体系构建》为之前申报过的“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系列图书之一。 本系列图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招标项目“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3ZD03)成果,该系列图书的出版将成为国内*为系统的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系列图书由四川美术学院、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江南大学等8所工业设计专业强校联合编写;后续这8所院校将与我社合作编写“工业设计专业‘互联网+’创新规划系列教材”。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绿色设计体系构建》为8所院校历时4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凝结而成,该书由三大部分,十章组成。三大部分分别为:“绿色设计理论篇”,其中包括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古代造物; “绿色设计实践篇”,其中包括绿色设计方法、绿色材料与生产、产品绿色设计实践等;
在《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中,隈研吾公开了自己近二十年的建筑实践精粹。本书按照10种材料将作品分类, 囊括81项经典案例,数百张高清照片、手绘草图及细节图纸,深入剖析隈研吾运用材料的技艺和神髓,带领我们深入东方建筑的另一种可能。 长城脚下的竹屋是隈研吾的重要尝试,它内外部使用了大量竹子。为了把这种易开裂的材料用在结构上,并延长使用寿命,隈研吾先用钢板加热竹子,再给竹子上了一层油。直径60毫米的竹子也按60毫米间隔排列,整个建筑都控制在一个节奏上。透过竹条的缝隙,能隐约看到长城的烽火台,既应和了 不可居无竹 的中国文化,又蕴含了 物我合一 的设计哲思。
本书集中收录了全国上百家知名院校师生的优秀设计作品,包含产品以及概念作品,涉及工业装备、出行工具、文创、包装、环境空间、数字媒体、工艺美术等主题,内容编排上注重图文结合,既有作品的设计效果图、实物图,也有对作品设计理念、设计创新点、设计价值等方面的细致解读,同时也有列出作品的设计者、指导老师等信息。本书既可以作为广大设计类院校师生学习阅读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设计相关企业挑选优秀设计作品以及发现优秀设计师的参考书,同时本书也是设计行业重要的文献资料。
本书为产品设计师、工业设计师、3D设计师、工程师和建筑师提供了生产工艺方面的 指导。 设计师在设计作品并准备生产时将面临众多选择,他们需要对从传统工艺到 技术的大量工艺有所了解,才能将想法通过可利用的生产技术进行具体化的体现,使其 加有效和高效地生产出来。书中探索了对 设计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性生产技术,并按照成型、切割、连接和表面处理四个类别对多种工艺流程进行深度介绍,包括完整的技术说明、多幅照片与图纸、典型应用、设计机遇、适用材料,以及加工成本、加工周期和对环境的影响,此外还对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或组件进行案例研究。
本书收录了超过600个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图案素材,包括戏剧脸谱、民间剪纸、传统年画等,精选32个以中国传统图案为主要元素或创作灵感的优秀设计案例,同时分享了3位知名设计师的访谈,剖析了他们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过程,以便读者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将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本书附赠所收录图案素材的矢量文件,可供读者参考和使用。 本书适合设计师和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