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雕版印刷术的起源说起,在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印刷术之后,讲述唐宋以来古代中国越发繁荣的刻本技术和绘画技术,随着刻本和绘画的进步,版画逐渐走向历史舞台,并在宋明之际走上繁荣。 本书涉及版画从书中插图到另立流派的全过程,时间涉及唐宋元明清,系统地梳理中国版画的渊源、流变与发展。 在原文本的基础上增加大量自古遗留的版画实例,做到文图互补,以图证史,全景展现中国古代版画的灿烂与辉煌。 不论是各代刻本的书中插画,还是历代以来的刻本画集,甚至于近年来兴起的木版年画,都在书中有所体现,跟随书中的图片,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中国版画自古以来的发展、变革以及其技术的进步。
遇热即热,遇冷即冷。 尽管是金属,锡的反应却能散发出生命的味道…… 清课堂是日本现今仅存的一家老字号锡器作坊,延续至今已有180年。 《清课堂一百八十年》由清课堂第七代山中源兵卫所著,于立业180周年之际回顾清课堂的历史,传达金属工艺的魅力,同时将金属工艺的技术与知识、当今时代的匠人的所思所想也记录其中。 通过本书,不仅可以欣赏以锡器为首的金属工艺品的魅力、熟悉金属工艺的传统技艺与基础知识,还能窥视百年老店的历史浮沉与经营之道。
近年来,我国消费者追求生活审美和中国风审美的需求特点越来越凸显,从为产品本身的品质和功能而购买已经升级为为产品审美的附加价值而购买。因此,基于品牌审美的消费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本书立足于品牌审美,通过清晰的品牌审美板块、系统的内容、细致的阐释,手把手教读者如何借助审美赢得品牌经营的红利,并将品牌审美打造成 的品牌文化内涵。此外,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案例丰富翔实、图片高清精美。 通过阅读和学习本书,仿佛置身于美学殿堂,可以帮助读者打开品牌美学设计和营销思路,对快速提升读者的审美设计能力和品牌审美意识大有裨益。
本书包括了柳宗悦重要的两部作品《工艺之道》《工艺文化》。他曾说:“因为有了工艺之道,美之国度才能得以实现。工艺文化才是与器物相结合、使国家变得美而健康的基础。” 《工艺之道》是关于工艺性质的论文集,讲述了民艺运动的理论基础,为工艺之美做了定调,阐述了何谓正确的工艺、错误的工艺以及工艺的未来发展。 《工艺文化》上篇“造型艺术”探索了工艺在多种艺术中的位置,及其与美术的关系。中篇“工艺之种种”说明了各种工艺的特殊性及工艺的正统。下篇“美与工艺”探讨了工艺美的目标和特色以及如何实现美等问题。
提供给陶艺家完成实例所的工艺知识,以及一些基本工具和必要装备的使用技巧。分别介绍了卷、捏、压平、制作和使用模具等多种手作陶艺的基本方法。制作步骤的最后,都会有完成品的效果图以供参考。 书后的图库以及形状和造型部分可以给予你陶艺创作的灵感与启发。教授如何对基本的造型进行变换,进而设计出独特的作品。所有的案例都旨在提高制陶技能的同时,帮助你自信地用技法实现创意风格。 本书涵盖了制作陶艺所需要了解的一切知识,适合所有对手作陶艺感兴趣的读者。
“人类只会爱上能用手触碰的东西。” 前《Esquire》日本版副总编、现中日两国跨国编辑美帆,历时5年走访各地工艺制作现场,采访众多传统、新生代手工艺人,书写造物人的故事与美学。继《诚实的手艺》(2016年出版),美帆续写更为完整、详尽的日本手工艺文化,传递手作物中蕴藏着的人性的温暖。 《造物的温度》以地域为轴,详细地介绍了天童将棋驹、正蓝冷然、堤烧、仙台堆朱、仙台人偶、山形铸物、和镜·魔镜、喜世留、川尻笔等近40种日本手工艺。其中,既有历史已逾千年的传统手艺,也不乏新生代手艺人独创的新技艺。
《我与器物的美好交会》是苏燕的第二部作品。在这本书中,苏燕将其收藏的日本陶器整理分类,为读者呈现出日式陶器静谧、雅致的美。陶器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品,而是可以融入生活的日用品。无论是食器、花器还是茶器,都能在使用中迸发新的生命。除了陶器的鉴赏、使用,本书还将分享作者在造访日本陶艺家工作室时遇到的趣事,以及陶艺家的代表作品、创作风格。特别呈现日本有名陶艺市集攻略,给陶艺爱好者一份切实可行的淘宝指南。
“人类只会爱上能用手触碰的东西。” 前《Esquire》日本版副总编、现中日两国跨国编辑美帆,历时5年走访各地工艺制作现场,采访众多传统、新生代手工艺人,书写造物人的故事与美学。继《诚实的手艺》(2016年出版),美帆续写更为完整、详尽的日本手工艺文化,传递手作物中蕴藏着的人性的温暖。 《造物的温度》以地域为轴,详细地介绍了天童将棋驹、正蓝冷然、堤烧、仙台堆朱、仙台人偶、山形铸物、和镜·魔镜、喜世留、川尻笔等近40种日本手工艺。其中,既有历史已逾千年的传统手艺,也不乏新生代手艺人独创的新技艺。
“人类只会爱上能用手触碰的东西。” 前《Esquire》日本版副总编、现中日两国跨国编辑美帆,历时5年走访各地工艺制作现场,采访众多传统、新生代手工艺人,书写造物人的故事与美学。继《诚实的手艺》(2016年出版),美帆续写更为完整、详尽的日本手工艺文化,传递手作物中蕴藏着的人性的温暖。 《造物的温度》以地域为轴,详细地介绍了天童将棋驹、正蓝冷然、堤烧、仙台堆朱、仙台人偶、山形铸物、和镜·魔镜、喜世留、川尻笔等近40种日本手工艺。其中,既有历史已逾千年的传统手艺,也不乏新生代手艺人独创的新技艺。
朱丽叶.施恩劳编著的《人物肖像插画1000例》就像一次环球旅游,它将带你领略当代肖像插画的各种风格和技巧,为你呈现一场满载华丽图像与艺术创造力的视觉盛宴。 本书收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幅特别的、有趣的人物肖像插画,深入现实、实验以及虚构的创作领域。翻阅这些作品时,你会充满惊奇、获得灵感,当然还有无尽的感动。 本书收录的艺术家有:兰迪.格拉斯、布赖斯.怀默、大卫.富拉顿、丹尼尔.费谢尔、山姆.沃尔夫.康奈利、丹尼尔.德尔等。
本书主要讲解工细山水画的扇面画法。扇面画历史悠久,其中包括团扇和折扇。在不同形状的扇子上画山水,从构图到画法作者很详细地进行了讲解。内容按照春夏秋冬的四季山水,一个季节一套步骤图,分六步解析。对于学习、临摹来说,很是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