苌家拳创始人苌公乃周,字洛臣,为迁汜苌氏十二世孙,出生于河南汜水县(今属荥阳)苌家村一书香世家。余为迁汜苌氏十九世孙,自幼闻洛臣公不世武功,甚感荣耀。公才兼文武,留下大批理论著作和拳械图谱,时未能刊刻,仅以传抄形式保存于传人之手。历代门人又恪守 不在人前卖弄 和 宁可失传,决不滥传 之训,故外人见之甚难。此前也曾有几位 先知先觉 和 开明 人士从事过苌家拳资料的搜集整理,如民国初曾任大总统的天津人徐世昌、汜水人袁宇华、江苏武进人徐震,以及荆文甫、苌文蔚等。然徐世昌搜集之书因黄河翻船而尽入鱼腹;袁宇华印本颇多舛误又极难得见;徐震之整理本虽广为传播却只是冰山一角;荆文甫、苌文蔚整理之书则因日寇入侵或焚于兵火,或大部散失。人云聚难而散易,于苌家拳事可见矣!
陈鑫的《太极拳图画讲义》在太极拳界具有难以撼动的地位,其手稿曾于出版前丢失,一直是武林中的一桩迷案。本次披露陈鑫原始版本的手抄本,文献价值很大。该书结合易经阐释太极拳理,结合经络学说阐明太极缠丝劲,系统阐明陈式太极拳64式套路练法。基本框架虽与陈鑫后人修订出版的《陈氏太极拳图说》近似,但其中与《陈氏太极拳图说》不同的部分,是未经后人改动的原始内容,也正是这个手抄本的价值所在。
《中华武术典籍珍藏 中国武术研究院院藏清抄本校释》对源于20世纪80年代全国性武术文化挖掘整理成果的中国武术研究院院藏的清代珍本孤本武术文献,按文献学规范逐一勘校、注释。这既是这些珍本孤本首次面世,又是有史以来首次大规模以文献学规范整理注释武术典籍,更为今后武术理论研究提供了 考镜源流 的史料支撑。本批珍贵文献的校释出版,有利于对武术技理正本清源,为 非遗 保护提供更清晰精准的目标;有益于探索古代武术文献校释范式及学术路径,同时为厘清武术文化、技法传承脉络,构建理论体系提供借鉴。
无限制格斗术由日本忍者所练习,也没有什么派别,只是以最短的时间运用任何手段,打倒对手,使其丧失反抗能力。2014年,美国LawStreet网站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城市暴力犯罪数据而对美国城市安全程度进行了排名。如今业余时间去健身房和格斗学校学习术的美国人越来越多,据统计,其中大部分的人是在学习无限制街斗术。无限制街斗术类似于现在流行MMA综合格斗技术,也有人认为MMA就是起源于NHB。现代美国流行的NHB无限制格斗是指用徒手或者用各种器械对对手进行打击,以达到击败对手的目的。无限制格斗是没有任何规则的限制,打击的方法也是没有任何限制的,技术全面,不择手段。这种格斗术不讲究内在的修为,只看重最终的结果,原始野蛮,但行之有效。
作者站在学科发展的角度,统观武术发展的历程,概述了从先秦到现代的武术思想演变,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重新界定了武术的概念;发现了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兼和、宗吾,并提出了“兼和武学”的概念;提出了“艺术武术——新的武术增长点”“军事武术——武术之源”的论断,提出中国武术二元化体系,即军事武术与民间武术二元互补的发展;以及武术“打练合一”问题的历史形成等等,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和史学参考价值。
杨式综合老架一百零八式太极拳,及其衍生的定步十三式、动步二十五式、动步四十式,原名“太极纯功”,又名“天然气功”,是杨露禅、杨健侯两代先师,在清皇宫内根据不同层次之人传授的太极拳。杨露禅先师曾打遍京城,号称“杨”。在冷兵器时代,清王朝为巩固自己的统治,该拳诸套路收入清宫后,不许外传,鲜为人知。《太极纯功》由吴家新和刘金凤编著。
《点穴法真传秘诀》自面世以来,即被武术界认可为是“点穴经典”,被视为少林点穴法的一本专著。古本《点穴法真传秘诀》原编者,为民国时期武术名家金倜生。金能文善武,著述颇丰。据原版所讲,是由徐畏三大师口述,金倜生记录而成。本次出版,书名新定为《少林点穴法真传秘诀》。其前八章,主要参照民国21年5月上海武侠社初版之《点穴法真传秘诀》,除个别词句变动外,整理时没有删节;第九章“少林罗汉三十六势打穴图谱”为新增内容,介绍了少林罗汉门点打要穴的秘传招法。书中还加配了大量精美、准确的技术插图与情景插图400多幅,更为完整、系统和直观,读者也更易学习、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