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品质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是提升品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品质管理实操从入门到精通》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把品质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各项知识与技能分解到365天当中,形成了365个知识点。品质管理人员可以每天学习一个知识点,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本书从管理者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品质管理工作涉及的各项技能,内容涉及品质管理规划、进料品质管理、制程品质控制、成品与出货品质管理、工序品质管理、品质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书中内容可以有效帮助品质经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业绩,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品质管理实操从入门到精通》适合企业品质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和希望从事或即将走向品质管理工作岗位的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品质控制人员、企业培训师、咨询师的参考读物。
质量管理实操从新手到高手21世纪什么重要?人才重要。大量质量管理人才是商品高品质、高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国人消费升级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得到大量的质量管理人才?如何帮助质量管理从业者成长为质量管理高手?本书给出了求索之道。全书共分为三篇:基础篇主要介绍了质量管理面面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主要管理活动。提升篇则阐述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六西格玛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时代篇结合时代特点,畅谈了大数据时代的质量管理趋势,分享了质量管理的精神家园 工匠精神。整书注重实操,实践性强。内容由浅入深、极易上手,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中国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分析》一书为国家 十二五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06课题 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关键技术研究 中的任务 安全责任划分方法及责任体系研究 的重要成果。本书从内涵和属性、分类和归责方法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责任领域和质量安全责任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利用手的调研材料、典型性的案例和大量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当前的质量安全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责任,包括企业、消费者和社会组织,以及政府监管主体的质量安全责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清晰的归纳,提出中国质量安全责任的主要问题就是责任主体面对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相容这一关键性命题。针对其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匮乏和错位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即以 共治 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的重构和面向各个主体的 激励-约束 相容的责任机制的改
《质量管理入门》(原书第3版)延续了经典。它对于之前的版本增补了很多的内容,虽历经20多年,其根本技法和理念却没有变化。 中详述了以下内容: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在质量管理中如何使用统计方法?管理图的绘制和使用方法?对工程的分析研究?对工程的管理?质量保证和对质量的检查?如何在全公司推行质量管理。 这是一本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一线技术人员都需要阅读的质量管理基础读物。
《管理体系丛书·多体系文件整合方略:ISO9000等标准与企业标准应用融合论(第2版)》从标准、标准化、企业管理概念入手,以“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标准化原理(原则)为主线,解释各类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位置;试图讲清质量管理等专业体系文件与企业标准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阐述企业标准体系文件对专业体系文件的整合与包容作用;提出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时应注意的几个要点;通过不同企业在标准化实践中的示例,介绍不同类型的企业标准体系表,又通过各种不同标准案例说清制定企业标准的编写规范和要求。从理论到实践给希望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等专业体系的企业提供一系列的对策。从而告诉读者:将IS09000等标准与企业标准的应用融合到一起是可以办得到的,在企业中将多个体系文件整合在一起获得双赢、多赢也是完全可能的
本书共8章。第1章讲述了IATF16949:2016对文件的要求、如何建立质量方针、如何编写经营计划以及在文件编写过程中如何落实过程方法。第2章是一个质量手册案例。第3章至第7章是27个程序文件案例及其配套的表格。第8章是企业中比较重要的作业指导书案例。本书案例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移植性的特点,读者稍作改写,即可成为其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本书共8章。第1章讲述了IATF16949:2016对文件的要求、如何建立质量方针、如何编写经营计划以及在文件编写过程中如何落实过程方法。第2章是一个质量手册案例。第3章至第7章是27个程序文件案例及其配套的表格。第8章是企业中比较重要的作业指导书案例。本书案例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移植性的特点,读者稍作改写,即可成为其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本书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系列丛书”之一,系统介绍了我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认证认可制度,包括: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饲料产品认证、食品质量(酒类)认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乳制品生产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AP)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十类。对于每一种认证制度,详细介绍其发展现状、认证流程、认证实施的依据以及实施认证的步骤,并对认证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本书后介绍了当前国际上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认证制度。 本书旨在让读者对我国食品安全认证认可制度建立清晰的认识,可为农产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如何开展认证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也是基层认证认可工
唐晓芬主编的这本《中小企业管理质量指南》基于大质量的理念,紧密结合企业管理和实务,按国际*新理念,提出企业管理质量提升的新要求。本书从中小型企业面临的环境分析、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等12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除了正文之外,还编写了案例和知识库,方便广大企业学习和使用。 本《指南》可以作为中小企业首席质量官和企业领导培训教材,也可以作为广大中小微企业管理质量的参考书和工具书,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管理相关专业参考书。
质量安全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质量信息的不对称性。质量网络监测,是武汉大学质量发展研究院基于 质量安全信息网络监测与预警服务平台 ,通过综合利用质量风险理论、价值工程理论,结合搜索技术、云计算、数据挖掘、语义分析、质量安全评价体系等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实时收集来自公共互联网的海量消费者感知的质量安全信息,经过深度的挖掘、提炼、分析、处理,及时向广大企业、消费者和政府提供的富有价值的质量安全信息服务。 本书依托于 质量安全信息网络监测与预警服务平台 监测到的质量数据进行研究分析,选取了国内乳制品和汽车两个行业,共计34家企业、58个品牌和286个产品,共获得质量网络有效数据39万条。通过对汽车和乳制品行业进行深度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希望此报告能等到政府和相关企业的重视,
顾绍平主编的《有机产品认证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从我国有机产业发展概况、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等方面剖析了有机产品认证对有机产业的作用,有机产业与生态文明的耦合关系,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证了有机产品认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体现,具体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本书旨在通过对有机产品认证、有机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区域发展模式的探讨,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区域优势特色有机产品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2012年,我们编辑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规范性文件汇编》,将有效的质检部门规范性文件汇编成册。为满足各方需要,根据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我们编纂本增补本对规范性文件汇编进行更新。 2013增补本收录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63件有效规范性文件。同时,在附录中列明了已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随着质量认证活动的蓬勃发展和社会对质量认证 活动认可程度的提高,质量认证已逐渐成为政府管理 之外的另~市场之手,在规范市场、优化企业产品结 构、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等方面显现出巨大效能。认证 有效性是一个申请认证组织在通过认证后,其认证体 系持续运行、不断改进的外在表现,也是一个认证机 构在认证过程中审核水平、人员能力、诚实信用的内 在反映。主管经济秩序的政府部门、认证机构、认证 组织三方都对认证有效性评价有着内在需求。 王英杰主编的《认证体系与认证有效性量化评价 》引入模糊数学概念,阐述了如何解决认证有效性评 价的量化问题,以大量实例讲解了认证有效性评价数 学模型的构建和计算,同时提供了Matiab等数学分析 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其认证有效性数模分析的源代码。 可作为政府机关、认证机构、通过认证组织认
《新世纪经济管理博士丛书:供应链质量管理与风险控制》主要工作成果及结论如下: (1)在战略层上,提出了控制供应链质量风险的供应链质量管理一般战略框架,为实践中的供应链质量管理提供战略决策参考,并为后续供应链质量风险控制的网络设计、制造外包下的质量风险控制策略、有设计外包下的产品召回风险控制策略和供应链质量管理绩效实证研究等提供一个研究框架。 (2)从战略的角度,研究把质量风险控制整合到供应链网络设计中,从网络优化的角度来控制供应链质量风险,无疑是解决质量风险问题和产品召回的根本保证。针对来自外包的质量风险,如何从供应链设计和优化上来控制和减轻这些风险,我们提出基于质量管理系统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将质量管理系统中重要的关键质量和关键业务因素整合到供应链网络设计中,可以
《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方法(第4版)》从我国企业管理实际出发,全面、系统地阐述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方法和降损工作。 书中具体内容包括:质量成本科目设置、质量成本预测、质量成本决策、质量成本计划及实施、质量成本核算、质量成本综合分析及报告、质量成本控制、质量成本考核、质量损失与降损方法、防错方法、质量成本管理评价等。 本书适于各类企业领导、质量管理及财务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经济管理和财务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将改变人类世界,这场信息革命的号角正在吹响。大数据源于信息产业,但其影响远超出信息产业领域,影响着企业的运营与商业模式,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及整合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大数据背景下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创新》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质量管理面临的挑战,在阐述大数据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大数据背景下的质量观、质量分析与改进模型、质量管理体系整合与改进、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质量信息机制
本书主要讲解了供应链质量管理理论、评价模型、质量管理方法、控制策略、管理体系、关系管理、质量链等方面的内容,解决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质量管理弱化问题,符合国家提出的质量强国战略。
《企业内部控制操作实务与案例分析》结合财政部会计司《基本规范》的讲解,以内部控制基本原理和制度演化路径为线索,深入解读《基本规范》的总体框架和基本要求。全书共分八章,探讨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基本框架的方法,帮助读者形成内部控制体系的内在逻辑并提升现实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企业内部控制操作实务与案例分析》融理论、实务和规范于一体,原理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案例生动翔实,具有一定的政策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由李在卿编著的《管理体系审核指南(GB \T19011-2013标准宣贯教材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系列 培训教程)》详细解读了GB/T 19011-2013《管理体系 审核指南》,结合标准起草、理论研究与审核实践对 审核策划、审核实施、审核难点和重点、审核思路、 审核有效性、增值审核进行了充分论述和理论探讨, 体现了认证行业的*技术研究成果;还给出了部分 专业不同管理体系的审核作业指导书和大量审核实用 案例。 《管理体系审核指南(GB\T19011-2013标准宣贯 教材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系列培训教程)》适用于已 经注册的不同管理体系的不同级别审核员、审核员培 训教师、拟参加培训有志从事认证审核的人员、企业 内审员及第二方审核评价人员阅读,可以作为国家注 册审核员考试培训、国家注册审核员和培训教师再教 育、国家注册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师培训或再教育教程 ,也
《中国企业智联骨干里创新实践(第三辑):汽车制造业企业的质量管理》着重介绍了七家国内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包括泛亚汽车设计开发“内建质量”管理实践、长安汽车质量持续提升工程实践、一汽解放以现场管理体系为支撑的班组管理实践、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六西格玛管理实践、吉利汽车3824质量改进体系的创建、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全面质量管理实践经验以及上海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可靠性管理实践。
《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及内部审核实务》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认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过程,共分为认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标准术语的理解和运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与改进、认识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准备、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实施、跟踪审核12个工作项目。本教材由白洁、高立荣担任主编。
《质量管理制度与表单精细化设计》一书以质量管理制度与表单的体系构建、执行与落实为主线,对企业质量活动管理、进料质量管理、样品质量管理、质量仪器工具管理、制程质量控制、成品质量管理、质量改进管理、质量成本管理、产品仓储管理、质量体系管理、质量日常事务管理等事项进行了规范,并提供了配套的工具表单,为企业推进制度化管理、提升质量管理相关人员的执行力提供了“拿来即用”或“稍改即用”的指导性工具,是各类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