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金融经济学》为《贸易、发展与外债》一书第二版的中译本。全书分为四部分二十章,部分为国际经济学的起源,第二部分为世界产品和收入的创 造与分配,第三部分为外债对贸易和发展的影响,第四部分为面向未来。站在历史的角度,对国际间的贸易、外债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揭示了 世界贸易的本质,对急于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具有有益的启示。
本书是中国现代流通体系规划与建设政策文献汇编之一,本书可以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忠实记录,是中国政府致力于经济体制转轨变型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资料和重要文献。
进出口税则对照使用手册(2017年版)
为使进出口企业及时了解进出口税收政策和贸易管制政策的变动情况,加快通关速度,海关总署监管司组织业务骨干和技术专家编写了2014年版《中国海关报关实用手册》,其主要内容包括:海关监管通关实务,海关新近规章解读,海关通关系统常用代码表及说明,10位海关商品编号、商品名称及备注、关税税率、进口环节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海关统计计量单位、进出口监管证件代码,进出口商品暂定税率,各种*区域或双边协定税率,等等,体现严谨、权威、方便、实用的特点。
本书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和财政部关税司共同编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进口税则、出口税则,以及附录等部分。本书为中英文对照版,是我国关税税则的法律文本。全书共包括进口税则,出口税则和附录三部分。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法律法规汇编》汇编了1981至2015年2月与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有关的、现行有效的、常用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内容比较全面,完全针对刑事执行检察实际工作和办案需要选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法律法规汇编》共分七编,分别是:一编总类,主要是常用的法律、司法解释和刑事执行检察综合性规定;二编刑事强制措施执行检察,主要是涉及看守所检察、刑事羁押期限监督、羁押必要性审查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检察方面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三编监禁刑执行检察,主要是涉及监狱检察和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方面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四编非监禁刑执行检察,主要是涉及社区矫正、剥夺政治权利执行和财产刑执行方面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规范
全书共分三篇:,业务基础篇,分别介绍了特殊区域及监管场所的沿革、功能、现状及发展趋势等内容;第二,业务实务篇,分章对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等现有11种类型的区域及场所的监管要求及业务操作规范进行一一讲解;第三,投资指引篇,收录了全国各关区内现有的区域及场所,并对每个区域或场所的区位优势、产业特色、配套服务、未来发展等一一作介绍。
该书是商品归类指导工具书,每5年作一次大范围修订。本书对我国海关和有关进出口管理等部门,以及从事与国际贸易的进出口企业正确进行商品归类发挥了积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一是“全”。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海运进出口货物通关的政策、物流操作、港口实务、与政府监管部门的沟通配合,各个环节的监管规定,企业应注意事项等。 二是“实”。该书的编写以实用、易用为目的,没有死板的政策规定,而是自企业角度出发,紧扣贸易实际,注重近年来商检、海关一线实践经验的积累,总结企业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在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参考作用。 三是“新”。该书无论贸易管制政策、港口实务还是报检、报关的各项监管规定都是2013年的*版本。该书编写了大量*规定和业务改革措施的实用指导与解读,并结合通关技巧和海关提醒等方面的内容,指导企业完成大通关流程。
本书是全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归类中心广州分中心、广州市海通科技服务公司在其原有《进出口关税与进口环节税对照使用手册》的基础上,增加商品英文名称、出口退税、检验检疫类别等进出口商品通关参数,升级而成的大型进出口通关工具书。 本书内容包括:十位商品编码,商品中文名称、英文名称,进口关税惠国税率、普通税率、暂定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出口关税普通税率、暂定税率、特别关税税率,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消费税税率,出口退税率,商品计量单位,海关监管条件,检验检疫类别,常用代码表等。
《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及备案名录(2013)》以大量的文字 、图表、照片再现了2012年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各个方面,具体包括: 一、2012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概况:登载2012年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及主要统计数据,海关总署2012年发布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文件,海关总署2012年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活动,在海关总署备案的知识产权情况及核准使用总担保的企业名单。二、各地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海关“双打”行动。三、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其他相关工作。四、媒体报道。五、理论研究。六、知识产权备案以及2012年在海关备案的有效的商标权、著作权名录。
《中国海关通关实务》(2014年版)由海关总署监管司组织海关通关监管工作专家撰写。该书在原《中国海关通关指南》的基础上,更突出海关业务的实操性,贴合新形势下海关通关业务的新调整和新发展。其立足读者需要,解读国家关于进出境货物、物品、运输工具监管的*法规;重点介绍当前进出境通关货物、物品及运输工具的通关程序、验放条件等,内容涵盖各类进出口货物、物品和运输工具,涉及海关各类监管业务。同时,对当前海关监管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归纳与解析。本书全面、专业、新颖,突出操作性与实用性,有助于读者了解、掌握并开展与海关通关有关的各种业务。
《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申报技能》以海关申报管理制度为基础,依据海关申报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从通关流程、填制项目、商品申报指南三个角度系统介绍了申报知识和技能。 具体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基础技能篇”,根据申报操作的主线流程展开叙述,在解读海关申报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及时传递海关申报管理规定和要求,归纳整理进出口申报中易出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操作方法。二是“规范填制篇”,以进出口报关单填制项目为序,阐述了填制报关单的基本原则及具体要求,并引入大量实例,对报关单重点填制项目、特殊填报形式及常见的填制差错进行精解和剖析。三是“商品申报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税号排序为主线,介绍19大类商品在规范申报、归类、原产地等方面的申报注意事项,并选取有代表性的重点商品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目录( 2015 年) 》全书采用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一致的结构,所列商品按照类、章层次排列。其正文由“税则号列”、“商品名称”、“申报要素”、“说明举例”栏组成。该书是填报“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栏目申报要素的指定用书。
《重点进出口商品归类及申报手册》由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组织全国海关的部分归类专家,在审核全国海关近万条重点进出口商品数据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内容涉及全国各口岸的重点进出口商品归类信息。体例上,全书商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章节排序。对每个税号商品“规格型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目录》“申报要素”栏,并结合QP系统申报形式,予以详细列明,以方便用户对照参考。
为使进出口企业及时了解进出口税收政策和贸易管制政策的变动情况,加快通关速度,海关总署监管司组织业务骨干和技术专家编写了2015年版《中国海关报关实用手册》,其主要内容包括:海关监管通关实务,海关新近规章解读,海关通关系统常用代码表及说明,10位海关商品编号、商品名称及备注、关税税率、进口环节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海关统计计量单位、进出口监管证件代码,进出口商品暂定税率,各种*区域或双边协定税率,等等,体现严谨、权威、方便、实用的特点。
《海关总署商品归类决定─—中国海关1999年—2014年归类决定》(上、下册) 以海关总署2006年至2014年6月发布的商品归类决定公告为基础,并根据海关总署关于更正和废止归类决定的有关公告进行了调整。涉及的有关公告在本书附录中详细列出。本书共汇集2306项商品归类决定,为保证实用性,依据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对涉及税号转版的归类决定列出了2014年版税则号列,以供参考。按照归类决定来源不同,本书分为两部分:部分是根据中国海关协调制度商品归类技术委员会会议决议作出的商品归类决定,共173项;第二部分是由海关总署及其授权机构作出的商品归类决定,共2133项。每项商品归类决定由序号、归类决定编号、公告编号、发布日期、中英文商品名称、商品税则号列、商品描述及归类决定等内容组成,根据归类技术委员会会议决议作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目录(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