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索性地提出并界定耕地利用的可持续集约化概念内涵,基于农户、市县、省域等多尺度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综合运用农户调查数据、统计数据等测度不同尺度下的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集成基于物质流分析、能值分析和超效率SBM等定量方法构建混合研究方法体系,剖析不同尺度下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时空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并结合区域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提出优化调控措施。本书系统构建了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有助于丰富耕地利用转型的研究视角,可为转变耕地利用方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可供土地资源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高校师生,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人员参考使用。 审图号:GS京(2022
本书是 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中国金融业双向开放的关键问题研究”的 终研究成果。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将中国的经济开放由“对外开放”转变为“双向开放”,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思路的一个重大改变,根据这一新的开放思路,中国又提出要“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为推动中国金融的双向开放,本书围绕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及资本账户开放这些金融关键问题展开深度研究。 本书在现有的相关研究基础上,采取历史分析法对自1949-2017年这将近70年间,中国在人民币汇率与利率政策以及资本账户管制或开放方面的利弊得失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规范分析法对中国应该如何进行改革以实现金融的双向开放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本书还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全面考察汇率、利率的频繁变动及资本的流出入会对中国经济带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