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部署。西部大开发的序幕由此拉开。15年来,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中央的支持下,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社会事业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 《亲历西部大开发》(12卷)以省(区、市)为单位,独立成卷。全书各卷以 综述 开篇,总述各省(区、市)15年的建设成就。所征集的各篇,力求较为全面地体现建设者们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系统地回顾和梳理西部大开发历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历史巨变,既为历
该书系统回眸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演进轨迹,就重庆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作为进行了全方位呈现。“全国视野”“重庆态势”“案例献映”“访谈撷英”四篇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互为补充,再现西部大开发全国和重庆的政策脉络,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重庆的重大节点、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内容丰富且全面,贯通18载西部开发史;意义重大,纪念重庆直辖20年。该书有如下主要特色:一是理念新,编写过程中贯穿“中国视野、西部蓝本、重庆剪影”理念;二是多视角,从全国视角、重庆视角、亲历者视角全方位呈现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以及直辖以来的主动作为,为重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洞开一扇窗口;三是表现形式新,既有重点案例,又有参与者的现身说法;四为可读性强,适合理论界、实务界、社会大众等读者群阅读。
本书以西部农村青年的职业流动为研究主题,首先从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渠道——教育入手,分析教育机会分配和获得对西部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其次,在西部农村青年人力资本分布的现实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水平对西部农村青年职业获得、职业选择、职位上升等方面的影响;再次,用代际职业流动的实际数据和案例,说明人力资本水平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对西部农村青年职业流动的制约;最后提出扩大受教育机会、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农村青年的职业选择和流动能力的政策建议。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玉龙山的眼泪 半年糠菜半年粮有女不嫁大山郎、大写三江并流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玉柱擎天 脱贫攻坚是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绣花”功夫 到村到户到人工作精准到位、金生丽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披星戴月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
《易经》,中国最古老的的经典之一,现列入“中文经典诵读系列”(繁体竖排),该系列丛书根据二十年来王财贵教授在台湾推广“儿童读经”所编给台湾儿童的读本修订而成。除将读音依据普通话标准调整外,本书采用了繁体竖排的形式,以供外希望熟悉繁体字的儿童使用。其特点是大字、白文、准确,拼音仅作辅助之用,故作了“淡化”处理。 本丛书从选文、编排、审校到装帧、版式、用纸都融入了主编及编校、制作团队的心血和志愿;丛书着眼于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也适合喜欢传统文化的成年人诵读。
针对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再分配存在的社会保障政府财政责任不到位、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充分和社会保障存在着城乡行业和群体之间的差距等主要问题,研究劳动者有社会保险与无社会保险者的收益差异,纳入社会保险的劳动者群体中公务员、 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等的待遇差距,企业职工中垄断行业与一般性竞争行业的职业福利差异,城乡居民中社会保障项目多寡与水平高低等差异,不同地区之间社会保障缴费率和待遇的差距等等。倡导未来一段时期内,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妥善处理社会保障制度中各级政府的涉费责任和财政责任、将农民工群体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之中和建构五支柱模式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框架等政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