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是一部勾勒西方自启蒙运动开始到二战之后刑法思想发展轨迹的著作。刑法学的研究,离不开刑法学说即法学大师或刑法学者的刑法思想。试看日本刑法总论著作中,大多有“刑法学中学派抗争的扬弃”、“刑法及刑法理论之史的展开”等章节,就是明显的例证。
《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是一部勾勒西方自启蒙运动开始到二战之后刑法思想发展轨迹的著作。刑法学的研究,离不开刑法学说即法学大师或刑法学者的刑法思想。试看日本刑法总论著作中,大多有“刑法学中学派抗争的扬弃”、“刑法及刑法理论之史的展开”等章节,就是明显的例证。
《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史(修订版)/吕世伦法学论丛》为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史“三部曲”的部,是作者们历经近40年不懈地潜心研究获得的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史(修订版)/吕世伦法学论丛》创作的动机与目的,首先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律思想武装自己头脑,亦欲有利于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人员及法律实践工作者,不断坚持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更好地为中央改革开放方针和法治中国建设服务。 《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史(修订版)/吕世伦法学论丛》为国家批博士点研究项目,初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于1991年,修订版出版于2001年。本次编集,在修订版的基础上略作调整,其他一仍其旧。
张明楷著的《刑法的基本立场(修订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精)》旨在提倡学派之争,但并非单纯介绍与评述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学派之争,而是以学派之争为线素对中国的用事立法与刑法理论进行分析与研究。本书既解释了现行刑法的基本立场,也薄释了作者在刑法上的基本立场,如坚持客观主义立场、主张实质解释论和结果无价值论、肯定以心理责任论为前提的规范责任论、提倡共同犯罪之行为共同说,以及并合主义等。
本书立足唐代讨论佛教与法律之间的互动关系。佛教的慈悲平等观念与法律的公平正义理念有共通之处。佛法在于劝人为善,强调慈悲平等;法律旨在禁人为恶,体现公平正义,两者极具相似性。佛教在宏观、微观两个层面都影响到唐代的立法、司法和守法。同时,唐代统治者利用法律规范佛教的有序发展。法律尊重佛教自身特点,给予理解和支持,取消了僧徒跪拜君王、僧徒同俗推勘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