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2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法政逸史:转型时代的法律人
    •   ( 345 条评论 )
    • 刘昕杰 著 /2024-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法政逸史:转型时代的法律人》是一本近代法政人物史、学术史的随笔集。全书以近代中国法律史上的法政人物为对象,通过爬梳回忆录、期刊、报纸、日记等史料,还原清末民国新旧交替时代法政学人的多面形象。 《法政逸史:转型时代的法律人》并不是严格学术意义上的人物传记,但也并非纯虚构描写,而是以史料为基础,以通俗的故事化文笔,让这些法政学人在逸闻趣事中展现出特有的人格品质,进而让我们回到那个中西法律文明对撞的时代,体会作为法律人个体的学术理想与命运沉浮,思考同为转型时代的当今中国法律学人的责任与担当。

    • ¥29.5 ¥59 折扣:5折
    • 大宪章(汉译名著本20)
    •   ( 464 条评论 )
    • 无 /2023-06-01/ 商务印书馆
    • 《大宪章》是英国封建时期的重要宪法性文件之一。1215年6月15日,金雀花王朝国王约翰王在大封建领主、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的联合压力下被迫签署,共63条。《大宪章》确立的 王在法下 的原则被世界法治国家广为遵从。1215年之后,英国法治在数百年的演变中完善进步,妥协的政治精神及 王在法下 的理念也历久弥新,成为现代法治的基础性内容,从这个意义说,《大宪章》是英国法治殿堂的一颗瑰宝。

    • ¥20.2 ¥28 折扣:7.2折
    • 新民说·礼教与法律:法律移植时代的文化冲突
    •   ( 1441 条评论 )
    • 梁治平新民说出品 /2020-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深具现实关怀的法律史佳作。作者站在当下回顾清末这一法律移植时代的变迁,又从清末反观当下的法律文化。书中简述了《大清钦定刑律》的立法过程,清晰展现了与之相伴的著名论争 清代礼法之辩,阐述了论争的主要内容和论争双方的基本观点,就其中涉及的若干问题分别进行了讨论,由 礼法之争 看近代中国的法律移植与社会转型,并把这一事件置于更大的历史视界中观察与分析,求取其历史的、社会的意义,以为今日之观照。

    • ¥26 ¥40 折扣:6.5折
    • 琼瑶诉于正案始末
    •   ( 80 条评论 )
    • 禾田 /2016-04-15/ 西北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备受关注的琼瑶诉于正侵权案的纪实资料汇编。书中如实记述了案件整个过程,整合了琼瑶本人及案件的各种纪实资料,以及影视、法律等各行业专家发表的专业评论,揭示其所体现的意义,是关注 琼于案 和国内著作权保障问题的读者所亟需的作品。

    • ¥28 ¥56 折扣:5折
    • 新民说·犁斋法史文丛·汉唐法制与儒家传统:增订本
    •   ( 612 条评论 )
    • 黄源盛新民说出品 /2020-09-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在两千多年漫漫的中国法制长河中,汉、唐是两个相当关键的时代,其之于传统中国法文化的形塑与发展,具有承先启后的深刻历史意涵。 作者深耕细犁中华法史四十余载,融冶史学、经学、律学于一体,凝萃成书。书中主要以儒家传统之礼贯通脉络,总分二部,上篇专研两汉经义折狱,下篇探究《唐律》立法原理。本书结构坚实,考案缜密,兼重实例,间援当代法学观念作诠释,有发明古今之效;而论证严谨,晰理至明,孤诣独照,勾勒出汉唐法律文化的绝代风华。

    • ¥28.9 ¥98 折扣:2.9折
    • 从《共同纲领》到“八二宪法”
    •   ( 1757 条评论 )
    • 翟志勇 著,一頁folio 出品 /2021-05-01/ 九州出版社
    • 比起美国稳步演进的宪法史,中国几经更迭的宪法史,看似是一笔 失败的遗产 。但问题是,人们是否可以抛开历史而理解现在?是否可以凭空制造出理想的宪制?所谓 失败的遗产 难道不是妄想凭空制造出 美丽新世界 的产物吗?抛开这笔 遗产 ,人们是否有可能理解新中国宪制的本质以及构想未来宪制的可能方案? 中国宪制的发展必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看似截然的断裂,实则有内在的关联;未来中国的宪制更不可能抛弃与这笔 遗产 的历史联系,甚至可以说,只能从这笔 遗产 中生发出来。 本书旨在探究一个困扰中国人一百多年的问题,那就是 宪法何以中国 : 为什么自清末以来,中国需要现代宪法这么一个西方舶来的 劳什子 ? 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宪法,以及宪法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 新中国宪法史一路磕磕绊绊,终于在以 八二宪法 为开端的改

    • ¥29 ¥58 折扣:5折
    • 华章大历史033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   ( 96 条评论 )
    • 李贞德|责编:李翔 /2023-01-01/ 重庆
    • 《公主之死》是一部法律史作品。作者爬梳史料,详细讲述了北魏兰陵长公主被驸马殴打流产致死这一经典案例的来龙去脉,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写作方式探讨了婚姻暴力、性犯罪、亲属容隐、连坐、夫家认同、男尊女卑等重要而深刻的法律及婚姻伦理议题。 通过零星残存的条文、案例和判决,作者分析了儒家官僚集团与皇权在确定涉案人员罪名及刑罚轻重方面的共识和分歧,深刻揭示了汉唐之间几百年里女性的法律地位情况、法学和司法的传承状况,显示出虽然从汉朝开始婚姻和家庭伦理已被纳入法律规范之中,但儒家伦理法制化的进程是曲折的,在胡汉交融的北朝时期,夫尊妻卑的伦理并未 进入法律体系之中。读懂这一案件,对于中国法律“儒家化”或“父权化”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会有 深入的理解。

    • ¥24.2 ¥49.8 折扣:4.9折
    • 麦读译从09:酷刑简史 (图文版)阅读真实的残酷与寒冷,感受文明与良善的弥足珍贵。二战、猎巫运动、十字军东征、ISIS,
    •   ( 479 条评论 )
    • [英] 布莱恩·英尼斯(Brian Innes) ,郝方昉 /2021-09-01/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酷刑已经绵延了几千年 有时大张旗鼓,有时偷偷摸摸。从古希腊对战俘用刑到中世纪的猎巫运动到 9 11 事件后的刑讯活动,酷刑总在我们身边。 《酷刑简史》讲述了酷刑的整个历史:包含了各个时期,从古希腊到 9 11 ,从古代社会到当代的阿布格莱布监狱、关塔那摩湾监狱;囊括了各个地域,从西班牙到英格兰,从阿尔及利亚到北爱尔兰,从欧洲宗教裁判所到古代中国、日本的官方刑讯;容纳了各种酷刑方式,从 拉肢架 、拇指夹到电椅、药物,从肉体摧残到精神施虐 尽管酷刑从古至今一直深受谴责、背负骂名,但在摧残同类来获得信息这件事上,人类从未停止,且无所不用其极。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如果不使用酷刑,就会发生惨烈的恐怖事件,警察该怎么办? 单纯的施暴 与 逼取信息以拯救他人 的分界在哪里?什么样的刑罚是 令人不快但可以接受的 ,

    • ¥29.5 ¥59 折扣:5折
    • 大家小书 中华法文化史镜鉴(精)
    •   ( 309 条评论 )
    • 张晋藩 /2022-04-01/ 北京出版社
    • 《中华法文化史镜鉴》是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著名法学家张晋藩先生多年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日报》《人民法治》《经济导刊》等党政报刊上发表文章的首次精编结集。全书共收录融历史性、趣味性和普及性为一体的法律评论文章48篇,辑为鉴古明今的中华法文化、中国古代的官吏管理、中国古代的监察与廉政、中国古代的司法镜鉴四大部分,并附有作者的学术自述和精彩访谈各一篇,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华法文化的历史传统、法治经验和现实价值。 2022年5月恰逢中国政法大学建校70周年,本书也是张晋藩先生值此之际对中华法文化学科多年来研究成果和学术主张的一次简明扼要的梳理和阐释。

    • ¥24.9 ¥49.8 折扣:5折
    • 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法学的兴起
    •   ( 110 条评论 )
    • 喻中 /2019-10-16/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主要的特色在于作者通过研究梁启超关于权利义务论、法治主义、国体、国家结构、司法独立等方面的法学著述与实践,展示了梁启超思想中广阔而幽深的法学世界,描述了中国现代法学兴起的复杂而立体的过程,回顾了在那个中华文明不断寻找方向、校正方向的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中国向何处去”这个紧迫的、根本性的问题不断求索的历程。

    • ¥26.8 ¥39 折扣:6.9折
    • 自然法的复兴
    •   ( 177 条评论 )
    • 罗斯科·庞德(美) /2023-06-01/ 商务印书馆
    • 1942年的1月,庞德受圣母大学法学院之邀,依次发表了题为《何谓自然法》《理性与强力》《法制史上的自然法》及《哲理法学派的未来》的四篇系列演讲。后来,这四篇演讲以《自然法的复兴》的名义予以出版。该书围绕 自然法 这一核心概念,细致梳理从古希腊到现代政治哲学有关自然法的哲学阐释。庞德从社会学法学的学术立场出发对哲理法学派、历史法学派、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进行了客观中立的批判,实现了对古典自然法思想的发展与补救。另外,庞德还吸收了多种法学流派思想的合理成分并加以整合,进而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这种注重经验、实证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学术研究方法无疑给新自然法学的兴起提供了新的学术滋养。

    • ¥27.4 ¥38 折扣:7.2折
    • 法律演化
    •   ( 231 条评论 )
    • [英]艾伦·沃森余成峰 译 /2022-11-01/ 商务印书馆
    • 法律演化是法律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作为当代杰出的比较法和罗马法学者,艾伦 沃森在本书中通过五个章节研究了关于契约的罗马法、中世纪习惯法、17世纪苏格兰私法等具体法律的历史变迁,同时针对诸多 法律与社会 关系的理论进行批判,描绘了法律传统的本质及其表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法律变革与演化的观点。他认为,法律具有自主性;法律传统对于法律变革具有重大影响;法律变革独立于特定时间和空间;除非法律变革受到战争等影响,法律变革很少受到法律外部,比如经济、政治等的影响。

    • ¥25.9 ¥36 折扣:7.2折
    • 罗马法史(法学译丛)
    •   ( 34 条评论 )
    • 孟文理 /2016-06-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罗马法的产生、发展以及被西欧各国所继受的过程。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从《十二表法》之前的原始时代和上古时代的 市民法 开始,分别重点介绍了《十二表法》时期的罗马法、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法和古典时期的罗马法,最后又概括介绍了罗马法在后古典时期至优士丁尼法的发展、优士丁尼法以及西欧各国对优士丁尼法的继受。这一以时间先后顺序为基础的体例安排使读者对罗马法的历史发展脉络有一个整体性认识,因此被德国法学专业的学生奉为推荐阅读之书。

    • ¥27.4 ¥38 折扣:7.2折
    • 历史的潜流:律师风骨与民国春秋
    •   ( 580 条评论 )
    • 程骞 著 /2015-11-01/ 法律出版社
    • 中国的现代化,也是中国法律制度的现代化。近代中国变局的一个重要层面,是延续数千年的中华法系的死亡与西方现代法律制度与思想的移植。如此,作为“在野法曹”的律师群体也得以透过他们手中的重器——法律——参与中国的变革。律师的历史本身也构成了我们了解民国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史的一扇窗口。在民国扣人心弦的历史变局之中,律师群体是一股强劲的浪潮,左右着这段历史的走向。要读懂民国,读懂中国近代史,读懂国运的航线,不能不读懂律师。 本书中涉及诸多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华人大律师伍廷芳、民国“号律师"曹汝霖、跨越东西方文化的吴经熊大律师,立宪救国先驱沈钧儒等等,从清末立宪到民国约法,从巴黎和会交涉到治外法权的废除,从抗日爱国到施行宪政,从工人组织到女权运动,从司法独立到表达自由,都

    • ¥24.7 ¥38 折扣:6.5折
    • 秦镜高悬:中国古代的法律与社会
    •   ( 243 条评论 )
    • 殷啸虎 著 /2015-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自秦汉以来,在法律体系上一脉相承,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华法系。中国古代法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惩治犯罪、社会管理、反腐倡廉、社会生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不乏一些“精细化”管理的思维方式和制度设计,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一些零星碎片的记载中,也向我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另一面。 《秦镜高悬:中国古代的法律与社会》是作者多年研究中国法制史的结晶之作,具体从中华律典、犯罪、刑罚、诉讼与审判、法律与社会、倡廉与肃贪、法律与生活七个方面展开,通过对历代法典的介绍和具体案例的分析,呈现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之概貌。

    • ¥28.1 ¥39 折扣:7.2折
    • 中国近代中央官制改革研究
    •   ( 104 条评论 )
    • 鞠方安 /2014-04-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的撰写立足于史实和大量手材料,参考*的研究成果,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行政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重点分析了清末中央官制改革的过程、结果和影响,探讨其成败得失。 清末的中央官制改革是在清政府内外交困、不得已的状况下进行的,其改革一方面具有明显的被动成分,另一方面也具有制度性影响和遗产,如在改革中产生了中国历史上部宪法性规范文件、按照分权原则制定个内阁官制并建立新的行政系统;废除科举制度;推行文官制度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考核机制,等等。所以这些内容都具有制度性意义,并对中国现代政治体制有重要影响。

    • ¥20.9 ¥29 折扣:7.2折
    • 古典私法典的社会模式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德国法学名家名篇)
    •   ( 203 条评论 )
    • [德]弗朗茨·维亚克尔傅广宇 译 /2021-07-01/ 商务印书馆
    • 本文中维亚克尔以德国民法为例,尝试揭示欧洲伟大民法典的社会模式及其变迁。他指出,西欧与中欧各国民法典的实质伦理学前提,都是古典个人主义意义上的自由。一战以后,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形式上的自由伦理向实质上的社会责任伦理的回归,而一系列 社会法 立法也抛弃了古典私法秩序的原理。但维氏也认为,通过记取一种法律文化存在条件的思想家和实务家们,私法科学将从危险中再次站立起来。本文甫一问世即引起学界高度关注。就维亚克尔提出的关于私法典社会模式变迁的论题,相关争论迄今未绝。

    • ¥25.9 ¥36 折扣:7.2折
    • 中国近代法律史讲义
    •   ( 353 条评论 )
    • 陈新宇 陈煜 江照信 /2016-09-01/ 九州出版社
    • 本书介绍从1901年到1949年中国近代法律制度与思想的变迁。主要以近代法律部门为体例,围绕重大的法制变革、重要的法律文本、代表性法律人等问题展开考证与讨论,反思晚清以降法治建设的利弊与得失,总结其特质与规律,为当代法治建设提供经验与借鉴。

    • ¥29 ¥58 折扣:5折
    • 中国古代资格刑研究:以禁锢为中心考察
    •   ( 24 条评论 )
    • 赵天宝 著 /2018-06-01/ 法律出版社
    • 《中国古代资格刑研究:以禁锢为中心考察》以禁锢为中心考察中国古代资格刑,将静态的禁锢立法表达和动态的禁锢司法实践结合起来,厘清禁锢的流变,分析禁锢的成因,辨析禁锢的性质,探讨禁锢的适用,并在此基础上阐释禁锢的功用,以期对当今剥夺政治权利刑的完善有所借鉴。

    • ¥30 ¥39 折扣:7.7折
    • 《尚书》法学内容译注
    •   ( 148 条评论 )
    • 张紫葛高绍先 著 /2014-01-01/ 商务印书馆
    • 《尚书》是五经中政治、法律内容丰富的一部,对历代封建王朝的理政治国有重要影响。但《尚书》文字简古深奥,前人注解纷繁,一般读者阅读时不无困难。作者选择了《尚书》中法律内容集中,的l4篇加以注解、翻译和评析,以期能化吉为今,由近知远。 本书所选14篇,以形式言,有君王诰令、名臣嘉言、史事纪实、成文法典;从内容言,涉及治国理念、反腐惩贪、军事征讨、刑事审判、人才选拔和移民、戒酒等,可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承前启后谓之传,总揽四方谓之统。《尚书》嘉言,垂久传远,不因朝代更替而损其光辉;却因历史磨练而增其价值。 本书不仅对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起到引导、帮助的作用,对专攻中国法律史、文化史的研究者也提供重要的参考。

    • ¥20.9 ¥29 折扣:7.2折
    • 持法深者无善治:中国古代立法繁简之变
    •   ( 42 条评论 )
    • 沈玮玮著 /2016-03-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在大历史观的指导下,围绕立法繁简之变,以秦汉、唐宋、明清的立法实践为分期,探讨了约法与深法、法深与善治、尚简与尚繁之间的关系及演变,以小见大,深入揭示我国古典立法 不为 与 不能 的哲学智慧,凸显立法的谦抑性传统,以此发掘中国立法的历史经验:故意留白,慎重克制。

    • ¥27.8 ¥38 折扣:7.3折
    • 明代赎刑制度研究
    •   ( 114 条评论 )
    • 王新举 著 /2015-02-01/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 本书从法制史的角度,对明代赎刑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在其同前代赎刑制度的对比中揭示出了明代赎刑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明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尤是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现状对明代赎刑制度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揭示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动因,考察了这一制度对法律制度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后,结合当前新形势,分析了明代赎刑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和现实价值。

    • ¥21.3 ¥32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