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司法清算制度是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然而长期以来,该内容在我国一直处于立法空白状态。虽然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的出台初步建立了公司司法清算制度,但是相关案件依然难以处理。 本书采用历史分析、比较研究、法律条文解释、经济分析方法,按照理论铺垫——提出目标——制度设计的思路,共分四章对公司司法清算制度进行了探讨:章主要探讨了公司司法清算利益平衡的法理基础;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在公司治理视野下司法权力对于公司清算的干预;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公司司法清算启动的利益平衡;第四章探讨了司法清算的进行和结果确认中的利益平衡。 本书通过上述研究,论证了在我国公司司法清算立法中,应当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取向,应当建立以利益平衡为导向的公司司法清算制度
《内幕交易罪客观构成要件要素研究》通过对内幕交易犯罪主体问题、行为客体问题、犯罪行为模式问题、情节严重认定问题地研究,与域外一些国家的立法规定、司法认定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试图对证券内幕交易客观构成要素若干问题进行细致地阐述,并对其各个要件要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之建议。
消费者破产是以消费者为破产人的破产程序,多指因消费者自己信用过度扩张至支付不能而发生的自愿破产。以比较方法研究消费者破产已成为破产法学领域的新议题。《武汉大学国际法博士文库:消费者破产法律制度比较研究》的写作目的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是对代表性国家的消费者破产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破产制度的架构和成因;其次分析消费者破产法律差异产生的管辖权、法律适用等方面的问题;再次分析消费者破产立法的趋势;后分析我国消费者无力偿债问题的现状及解决途径。 《武汉大学国际法博士文库:消费者破产法律制度比较研究》共分为五章,整体的写作思路是通过对相关国家消费者破产立法和实践运作的比较研究,在制度层面总结消费者破产制度设计和运行的应然形态,并结合我国消费市场发展的成熟度及现有的破产法框架,分析
《电子可转让记录立法的“单一性”难题和破解》主要研究单据的“纸质”要素在可转让单据法律制度中的功能以及如何在电子环境中实现该功能。全书分为三部分。 一部分研究可转让单据电子化的现状和法律障碍,指出法律对可转让单据“纸质”的要求主要是为了实现“单一性”,分析当前商业实践和现有各国立法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第二部分研究“单一性”的“功能等同”规则为何难以制定,提出“信用”是“可转让性”的事实基础,分析电子环境下与纸质单据相同的信用来源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并据此对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2017年制定的《电子可转让记录示范法》进行评价。第三部分考察我国电子提单、电子票据和电子仓单的实践情况,分析我国的商业利益和法律特点,对我国是否应该签署《电子可转让记录示范法》以及我国应如何进行相关国内立
公司法务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非诉讼工作、诉讼工作、合规工作、法务条线/人员管理工作、法务人员与公司领导关系的处理、法务部与其他部门的配合、法务人员与外聘律师关系的处理等方面工作。本书围绕上述公司法务工作设置栏目,选取文章,涵盖内资/外资、国企/民企、大型/中型/小型企业等各类型公司法务的工作,选择或宏观,或微观,既有深度的理论探讨,又有对公司法务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文章。
2019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法学领域特别是电子商务法学领域的重大事件。本书的编写以现行电子商务法为基础,充分吸收国内外电子商务法理论研究成果,力求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地阐释电子商务法的各项制度和基础理论。本书由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崔聪聪担任主编,多位参加电子商务立法的专家以及长期致力于电子商务法研究的学者、法官和企业法务人员参与编写,可供高等学校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三大学科各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作为专业课理论教材、选修课教材或者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执法部门、司法部门以及企业法务研学电子商务法的参考用书。
重点条文注解:对重点条文根据立法、司法、行政机关对条文的释义和解读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规定进行精炼、准确的解答,为理解、适用公司法的条文规定提供实用的解读实用问题解答:结合司法实践提炼法律实用问题,并依据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进行分析解答,为处理公司相关法律事务、解决公司相关法律问题提供实用的指引实用工具文本:收录企业名称申报、公司登记(备案)等实用指引,以及公司章程参考样本等实用工具,为处理公司事务性工作提供实用的参考关联法规收录:收录常用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电子版免费阅读使用,并持续 新),为处理公司法律事务提供实用的依据
本书解析了实践中常见的公司僵局现象的概念、表现、成因以及本质,分析了现行法律对公司僵局的处理,并论述事前预防和事后破解僵局的各种技巧,同时对改进和完善我国公司僵局处理机制提出了分析和建议。
本书由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法条和注释构成。 正文是该法的法条。重点是注释,即关联法规,这些法规涵盖了该领域全部重要的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指导性案例、法院批复等。 本书编写体例: 正文为每部法律的法条。 脚注为注释每个条款的文件。注释文件主要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及两高工作文件、部门规章及部门规范性文件。 每个脚注中注释文件的编排顺序如下: (1)总体顺序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及两高工作文件、部门规章及部门规范性文件排列。 (2)在每一类相同性质的文件中,按照发布的时间顺序,从老到新排列。但是在排列时,考虑与所释条款的相关性、对条款解释的全面性等因素,按照重要在先的原则排列。 (3)用以注
商事制度改革与企业诚信经营法制建设研究》一书 是《公司法研究》丛书之十。它是在以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为指导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澳门立法与司法见解研究会、上海国际商务法律研究会等联合举办的 商事制度改革与企业诚信经营法制建设学术研讨会 的研讨成果基础上,由上海国际商务法律研究会组织我国港澳台和内地有关专家学者研写而成。本书除辞言和跋外、由 完善我国商事登记法律制度研究 中外公司诚信法律制度研究 企业诚信经营的实践研究 三章组成。为提高本书的可依性及可操性。书后还附录了有关诚信建设的法规。
杜亚敏、李安祥主编的《酒店法律事务理论与实 务》从酒店设立开始,重点讲解了酒店在日常经营、 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法律问题。本书章为 酒店法概述;第二章为酒店设立、变更和解散法律事 务;第三章为酒店的星级划分与评定制度;第四章为 酒店的组织机构;第五章为酒店与员工之间的劳动法 律关系;第六章为酒店与消费者之间的法律关系;第 七章为酒店合同法律事务;第八章为酒店安全生产法 律事务;第九章为酒店的财务、会计和税收缴纳法律 事务;第十章为酒店法律责任;第十一章为酒店涉外 法律制度;第十二章为酒店的社会责任。本书可以作 为高等院校的旅游专业、酒店专业等专业的教材,也 可为酒店业、旅游业从业人士所使用。
在现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商业机会的竞 争显得尤为重要。公司 不仅要面对外部市场上竞争者对商业机会的争夺,更 要防止公司内部经营者 篡夺本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如果公司经营者利用职 务之便将公司的商业机 会篡为自用,公司的发展便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在市 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英美法院发展出公司机会规则,用以 限制公司经营者篡夺公司的商业机会。我国《公司法 》也于2005年引进了这 一规则。公司机会规则虽然较易表述,但是在实务操 作上还有许多复杂的问 题困扰着法院。例如,应如何认定公司机会、公司经 营者何时方可利用该机 会,等等。因此,进一步厘清这些问题就成为当前的 重要课题。 谢晓如编写的《公司机会规则研究》分为导论、 正文和结论等三部分。其中正文共分为五章,分别对 公司 机会规则的理
本书从中德公司法比较的角度,对我国2005年修改后的公司法作了初步评估,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司制度等问题作了探讨。全书由“对中国公司法的总体评价”“完善公司组建制度研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完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研究”和“完善公司案件审判制度研究”等近三十篇力作组成。负责制定和修改公司法的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香港、澳门基本法委员主任李飞为本书所作的“序”和“跋”,为我们深入研究公司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商法为民法的特别法”是一种在“商法独立性”争议下被民法学者和商法学者都广为接受的折衷观点。但是,面对日新月异的商事活动,商事法律纠纷无论是从法律关系、主体还是行为上都远远超过民事案件的复杂性,在我国立法机关和司法审判机关的立法思路或审判思维都还带有深深的民法思维的逻辑烙印背景下,正确认识商事活动的本质,对于商事主体施加正确的法律约束似乎还无法全面实现。因此,本书希望从商事活动的基本规律出发,通过案例和基本理论的比较、剖析来论证商事法律规范的自身价值、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厘清我国民(商)法界对于商法自身独立性的某些片面理解和误区,还原商法的本质含义。
《清末民国法律史料丛刊·京师法律学堂笔记·商法:有价证券·船舶》由会社、商行为、有价证券和船舶四大部分组成。会社部分主要论述了会社的意义、沿革、分类、内外关系、变更与解散;商行为主要论述交互计算、匿名组合、仲立营业、取次营业、运送契约、寄托契约、保险契约等;有价证券部分论述了有价证券的分类、无记名证券种类以及指图证券、记名证券等;船舶部分论述了船舶种类、船舶的港籍、船舶之登记、计量测度,以及船舶物权与船舶债权等。
商法基础理论. 论商号纠纷的类型化与司法裁判方法 李国毫 商法上的权利外观责任 刘文科 商法专题研究. 公司捐赠的程序论: 基于捐赠成立的视角 葛伟军 论类别股东会 刘胜军 董事对公司之赔偿责任研究 王军 中国证券市场的退市制度 ——二十余载的扬弃 武胤 我国期货市场内幕交易规制反思 ——以美国法的理论与规范为借鉴 张小妮 张宝山 商事信托受益人权利性质研究 孙勇 论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中的适合性原则 刘卉 国外商法. 美国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的股价评估 谭津龙 日本公司法修正纲要中的多重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王原生 普通法信托向法定信托的嬗变: 美国《统一法定信托实体法案》的组织法变革 袁田
本书以网络零售与传统交易,即线上和线下交易模式的对比为主线,将网络零售领域的法律规范分为电子商务领域的垂直法律关系、平行法律关系以及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法律法规这三个部分进行阐释,并主要从行政法角度不平等主体、民事角度平等主体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相关法律法规三方面出发对网络领域重要问题进行解析。
韩晓平主编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第2版)》 针对电子商务中的法律、法规知识作了详细的介绍, 内容丰富、重点突出。 全书共分为9章,详细阐述了电子商务中的法律问题 ,特别对法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进行了探讨,并有针对性地列举了大量电子商务案例 ,结合观点论述,有理有据。 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理论难度适中、涉及 的法律知识与电子商务联系紧密, 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 子商务、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 专业的学习教材,又可作为各类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短 期培训班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 广大有志于从事电子商务的读者的自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