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日,历经数次常委会审议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改通过。此次修正是对1989年的行政诉讼法所做的全面修正,内容丰富,涉及面大,回应社会关注焦点。 主要修订热点如下: 1.扩大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将“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授权作出行政行为的组织”纳入行政诉讼主体,作为可诉的对象。政府向公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如社会保险、教育、医疗、住房、救助等新型权利,属于可诉的范围。 2. 迫使“民告官”撤诉 严重可追究刑责。针对行政机关以欺骗、胁迫等非法手段迫使原告撤诉的,法院可追究其责任。 3. 让“民告官”审判打破地方保护。经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
本书以*修正的《行政诉讼法》条文解读为主线,在重点法条下增加相对应的法律、司法解释、司法政策的解读,以加深读者对主体法的理解。关联法规做索引,并选取贴近日常生活的典型纠纷,以案说法、以案析法。
行政复议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行政复议典型案例对于指导办案实践、提高办案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书通过搜集、整理、评析具有示范作用的典型案例,总结行政复议工作经验,加强对北京市海淀区复议工作的指导,促进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北京市海淀区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有效化解行政争议。本书由北京市海淀区政府法制办协同相关行政法专家共同编写,收录了若干行政复议典型案例进行专业分析,对于从事行政复议工作人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书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行政诉讼法律问题,收集现行有效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章节条款予以分类整理。
本教材面向警官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适用于理论教学。在体例设计、内容编排、文字表述等方面,本教材既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力求将理论知识传授和岗位专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又兼顾学科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注重对学科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进行介绍和阐述。本教材修改的内容编写以“ 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介绍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实务问题,注重融入法律制度的变化内容,和行政诉讼法教学与科研的新成果。本教材共10章,章节体例简明统一:章前先明确“学习目标”,以使学生明确本章的学习要点和技能培训要点;章前和章内分别设置“引例”和“参考案例”,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并在相应的知识上解析“引例”和“参考案例”,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把握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引例“之后为章节的知识部分,阐
《行政执法检察监督论》是由 检察理论研究所谢鹏程副所长主持编著的旨在介绍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重要理论研究成果。全书整体分为六章,内容包括:“导论”、“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机制比较研究”、“中国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的历史发展”、“近年来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机制探索实践的实证分析”、“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机制的构建”、“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文献综述”。
行政证据的基础理论和具体制度是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基础理论是研究行政证据规范的前提和突破口,只有厘清行政证据的理论,才能确立行政证据的具体制度;而具体制度的研究则是以基础理论的应用为目的,是在基础理论上将行政证据制度法律化。为此,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行政证据的基础理论,二是行政证据制度的建构。并提出以下观点:首先,针对法学界关于证据基础理论的争论,主张认识论与价值论并非水火不容的关系,应当以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为指南,将二者融为一体。其次,应当构建符合行政活动规律的行政证据制度。后,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着以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反推行政证据规则的倾向,这种思路违背了行政程序与诉讼程序的基本逻辑关系,不利于行政主体执法目标之实现。
黄凤兰主编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教程》以学术价值为标准精选了大量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典案例,通过面向案例本身,以对案件事实与适用规范的条分缕析,来立秋相关的概念、思维和法律方法,以期提高读者透彻理解理论,从案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可供各层次法律专业赏、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科研人员以及其他 法律工作者参考使用。
本书集中探讨了行政处罚诉讼中的两个重大问题,行政处罚的程序诉讼、行政处罚证据诉讼的问题两大方面,之后结合出现的现状分析与问题进行探讨,对解决问题的路径提出建议。
本书为“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中《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配套辅导教材,通过知识逻辑图的设置,通过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与深度思考题这些题型对知识点的考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基本知识,拓展知识面,提高应试能力。全书包括行政法的概念、行政主体、行政职权、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救济、行政诉讼概述、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管辖、行政诉讼参加人、涉外行政诉讼等十二章以及综合测试题等内容。全书在第二版基础上又做了修订,章节体系没有变化,主要是根据近年来*立法变化,结合近两年来的司法考试,对上一版的有关试题做了增删、替换,使本书更加新颖、实用。
向忠诚编著的《行政诉讼执行程序制度研究》遵循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思路展开研究。在查找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调研、丰富感性认识、为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以及《行政诉讼法》修改对行政诉讼执行程序制度改革的要求,对我国行政诉讼执行程序制度的完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进行补充调研,根据补充调研的结果和体会来检验、修正理论观点和立法修改建议。
本书从诉讼类型化这一新的视角,对各种具体时效制度在解决实际行政争议规则体系中的地位、功能做出恰当的界定,对我国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理论探索,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行政诉讼法学(第四版)》系统介绍了我国现行行政诉讼制度与理论,比较科学地处理了教材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使读者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制度。书稿结合即将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订版以及*近的理论发展对书稿作了修订完善。
非诉行政执行,是对行政行为依法不享有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或者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人,依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政行为,法院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从而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活动。
本书以行政诉讼法条文解读为主线,在重点法条下增加相对应的法律、司法解释、司法政策的解读,以加深读者对主体法的理解。关联法规做索引,并选取贴近日常生活的典型纠纷,以案说法、以案析法。
《中国政法大学精品系列教材:行政诉讼法学(第二版)》的编写人员在专业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从而确保了每种教材在本学科领域中具备权威影响力。本套教材体现“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体系,保证传授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本套教材体现“三新”,即知识点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新、体例新,给读者呈现出一道全新而前沿的知识盛宴。
韩国法制研究院定期举办韩中行政法论坛,2014年5月的“韩中行政法论坛”由韩国法制研究院和中国法学会共同举办,本书即收集了这次行政法论坛中发表的论文,涉及论坛中提及的各种焦点问题,主要介绍了韩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高等政法院校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行政诉讼法学(第三版)》出版社是国家*直属重点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高校法学类专业出版机构,其宗旨是为中国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服务。多年来我社始终把法学教材建设放在首位,向广大读者提供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中专等各种层次、多种系列的精品法学教材,其中很多教材荣获国家*、司法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委的优秀教材奖,是我国重要的法学教材出版基地之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曾多次荣获国家良好出版社、先进高校出版社荣誉称号。在新时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真诚为广大读者服务,努力为中国的法学教育事业做贡献。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试点改革工作,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持续深化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们组织法学专家与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共同编写了高等学校法律实务系列教材。 本套系列教材共分为三辑:*辑包括《宪法案例教程》《行政法案例教程》《刑法案例教程》《民法案例教程》《经济法案例教程》《刑事诉讼实务教程》《民事诉讼实务教程》和《法律文书实务教程》等 8 部教材;第二辑包括《商法案例教程》《知识产权法案例教程》《刑事诉讼法案例教程》《环境保护法案例教程》《民事诉讼法案例教程》《刑法(总论)案例教程》《公证与律师制度实务教程》《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