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颇有争议的哲学家,近百年来,后世对尼采的评论毁誉不一。出于对自己成就的认可,这位目空一切的天才和疯子写了自己的传记,让后人得以理解他的学术轨迹和人生历程。在这本书里,尼采以自己的主要著作为线索对自己的思想主张加以描述,因而这本书为尼采本人及其著作提供了某些心理学和传记性的材料。尼采在书中严厉地抨击了道德、灵魂、精神、自由意志和上帝。
《圆觉经》是一部非常能够体现中国佛教注重 妙有 思想特色的佛经。该经主张一切众生都具足圆觉妙心,本当成佛,无奈为妄念、情欲等所覆盖,才于六道中生死轮回;如能顿悟自心本来清净,此心即佛,无须向外四处寻求。该经所明为大乘圆顿之理,故对华严宗、天台宗、禅宗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书专门为4到12岁的儿童编写。《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本版《论语诵读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注音版无障碍阅读。本版采用大字注音排版,方便孩子诵读。二、严谨准确的疑难注解,让孩子无障碍理解全文。对于较难或是易理解错误的字词进行注解,不仅让孩子自己读懂国学,还能加深对国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三、图文并茂,版式活泼灵动。本书大字注音的同时配有相应情节的插画,提高孩子自主阅读能力。让孩子轻松愉悦地享受阅读过程,汲取知识。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的美学论文,较之《纯粹理论批判》等三大批判易读好懂,对于广大康德著作爱好者,甚或研究者,都是一本通向康德哲学深奥殿堂的入门书。康德认为美有两种:崇高感和优美感。每一种刺激都令人愉悦但却是以不同的方式。崇高感感动人,而优美感则迷醉人;崇高总是伟大的,而优美却可以是渺小的;崇高是纯朴的,而优美则可以是经过装扮和修饰的。
《解读欧陆哲学(中文本)》 哲学,就是爱智慧,这种智慧会使我们的人生富有价值。 这本小书的核心即是希望将哲学置于文化生活的核心,进而复苏对哲学*古老的定义 对智慧的热爱。本书从两百年前的康德谈起,对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等哲学大家一一道来,系统阐述了欧陆哲学的历史演变、主要特征及其与分析哲学之间关系的来龙去脉,解答了大家心中的问题:欧陆哲学到底是什么。
《我的哲学的发展》(MyPhilosophicalDevelopment)是罗素(1872~1970)写于1959年的一部著作,顾名思义,这《我的哲学的发展》是罗素自己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回顾。罗素一生写了大量著作,在这些著作中,罗素很重视自己在1914年和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三卷本)一书的成就。我们知道,罗素通过这《我的哲学的发展》建立了逻辑主义数学体系,旨在把整个数学归结为逻辑学。罗素在《我的哲学的发展》中重点叙述了《数学原理》的基本思想。罗素一生的哲学思想屡经变更,但他在《我的哲学的发展》中表示,他于1912年写的《哲学问题》可以作为他一生的代表作。 罗素作为二十世纪的哲学巨匠,其哲学思想给当代的许多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以很大影响,其中受其影响深的要算维根斯坦哲学以及整个逻辑实证主义学派。罗素曾于 1920年来过我国,在北京大学
信仰要正信,行道要正行。我们信仰佛法,走入佛法中心,行在菩萨道上,就是要一心一意实行佛陀的教法。佛法中*基础,也是学佛者不可或缺的即是 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是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
《黄帝内经》,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核心内容是关于生命的构成以及生命运行的法则。因构建"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等中医学术埤论,终成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巨著。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于2007年初应邀讲解《黄帝内经》,从如何养生、寿人切人,解读中医、道家等生命科学基本要识;旁征博引,阐释精要,涉猎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多个学科;真识灼见,弘扬法旨,启发智?,发人深省,以中华传统文化之精要,"医世""医人""医社会"。今集此系列讲座为《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一书,以飨读者。
01-04 人类将更需要哲学——专访彼得·辛格 / 田洁 05-07 辛格真的爱动物吗? / 魏犇群 08-11 因食而成人 / 张文义 12-14 重思物质与生命——评《后殖民的人类世》 / 张劼颖 15-17 再造作为事件类型的“疼痛”——读《疼痛的故事》 / 赵钊 18-20 “STS:物造人”专栏丨技术创新背后的劳动变迁——读《创业打工人》 / 李子、邢麟舟 21-23 “为了幸福”专栏丨回到马歇尔:经济学界翱翔的鹰 / 梁捷 24 书单:伦理学
本书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佛教之肇始时代、中国佛教之进展时代、中国佛教之光大时代、中国佛教之保守时代。
放眼天下,近年各地灾难频传,大陆暴雪、南美洲洪水酿灾,以及美国连年森林大火,东南亚台风肆虐侵袭,都带来严重的伤亡。值此世代,天灾频仍,温室效应致全球暖化,科学家预测气候将愈来愈*。 地球生态令人忧心,唯有净化人心,才能缓和生态危机;人人合心、协力,方能拯救苦难人,因此要把握 时间 空间 人与人之间 。 就时间而言,佛教说 三世 ,即 过去、现在、未来 ,也可称为 昨日、今日、明日 ;时间无始无终,过去之前还有过去。如何把握现在,以及无穷尽的未来?
《哲学篇》从历史与思想两个层面,介绍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及其当代哲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问题,特别是介绍了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所具有的特点和丰富而深刻的智慧,同时还介绍了杭州及浙江历史上的重要哲学家、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学说。
本书是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对教与学的实践和思考的精华集萃,体现了李镇西老师身在教育、心系教育、胸怀大教育的思想。李镇西老师记录了自己的成长和人生经历,感念给自己以教育启迪的人和事,并思考其对教育的实践意义。李镇西老师持之以恒地阅读和写作,拓展了思维广度,加深了对教育的思考深度;他的教育行走,拓宽了他的教育视野,丰富了他的教育内涵。他认为教师要不断成长,需要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 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对教与学的深度认知和思考,体现了李镇西老师对教育深刻的感悟与反思。
01-05 伴侣动物、注视和好客 / 汪民安 06-08多物种家庭中的人与伴侣动物 / 顾璇 09-11 伴侣动物的立法保护为什么要?/ 王倩慧 12-14 “动物转向”浪潮中的宠物研究 / 漆梦云 15-17 动物宠物:残忍和感情 / 段义孚 18-20 辅助生殖技术法律案件一窥——一次人类学阐述的尝试 / 苏夜阳 21-23 从高架桥到算法现实:探索技术多样性与个体性路径 / 汪洋 24 主题书单:伴侣动物研究
喜乐由心生,心若被幻所迷,便会真相不明,痛苦哀愁;空门不是躲进深山,尘世也非万丈深渊,看破放下不是以虚无的态度放弃一切,而是不再执着,自在、随缘,所谓“心能转境,即同如来”。马尔旦编著的《空门尘世(乐活当下)》选取一些富有禅理的小故事来阐述生活的道理,提倡一种不钻牛角尖、自在、随缘的生活态度。
本书193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20世纪上半叶出版最早、影响较大的宋学著作之一。本书分为四编,除绪言外,按上古、中古和近世的历史更替梳理中国理学的发展脉络,每编分为若干章,每章列有数节重点介绍了从三代到清代每个朝代理学代表人物的生平、思想、哲学观点和学术特色,以及他们在中国理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条分缕析,言简意赅,清晰地展现出中国理学的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