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朝晖明确挑战那种认为“三纲”完全是封建糟粕的非历史主义分析。在《为“三纲”正名》中他指出,三纲思想是源于孔子的春秋学,是孔子在春秋时代针对社会失序所提出的匡正之说;通过董仲舒和汉儒,以及朱熹和宋儒等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历史上提倡“三纲”的学者从未主张无条件服从,或*的等级尊卑。而经过现代分析而得到批判继承的三纲思想对当前的社会秩序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 《为“三纲”正名》的一大新意在于,从全新的角度回答了“三纲”与民主的关系。 “三纲”的本义是指从大局出发、尽自己位分所要求的责任,其核心精神是“忠”,而这种精神是现代民主政治不可缺少的成份。
本书为院创新工程资助图书,是刘新文翻译的美国哲学家吉拉·谢尔的逻辑学论文。本书是一部逻辑学译著,译自美裔以色列学者吉拉·谢尔的同名论文,本书为逻辑提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新基础。原发表于美国的一本杂志,经由刘新文翻译为中文,中文内容曾分三次发表于《世界哲学》2017年第4、5、6期上。后经译者提出申请,得到了院创新工程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