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学之讲论,历来皆因袭故常,未见有通贯全部之整理与鞭辟入里之疏通。至于新近二十年来,幸有超越前代之成绩;而钱穆《朱子新学案》之富赡,与牟宗氏《心体与性体》之精严,尤为卓著。 钱氏撰述《朱子新学案》之主旨,在本于朱子之原书,以讲述朱子之学术;而于文集、语类之称引,尤特为详悉。 全书分五大册,都二百万言。其内容可约为三大部分:一、思想之部:此又分为 理气 与 心性 两部分;、二两册属之。二、学术之部:此又分为经学、史学、文学三部分,并添附校勘、考据、辨伪与游艺、格物之学;第四、五两册属之。三、行事之部:虽以有清人王懋竑之朱子年谱而不复着笔,然介于思想与学术两部之间,钱氏特为考述朱子早年从游延平之姑末,及其对北宋五子与南宋湖湘之学、浙东之学之评述,以及朱陆异同等篇,实亦朱子生平学行之
《实用主义救了我》 让我们今天得以生存的真理,明天可能变成谬误。 威廉 詹姆斯《真理的观念》 你听说过 命运 吗?你害怕宿命论吗?你担心所谓 自由意志 只是自欺欺人的玩笑吗?威廉 詹姆斯觉得,如果不能好好地回答这个问题,那么人生毫无意义。于是,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抑郁,焦虑,尝试自杀。为了拯救自己,威廉 詹姆斯踏上知识之路,从此开辟实用主义哲学、实验心理学,成为美国本土首个原创哲学家、19世纪顶尖思想家之一。 加缪曾说,回答人生的意义,就是回答了所有根本的哲学问题。实用主义的迷人之处,正是它对人生意义的解答和强大的心理自助色彩。实用主义是一种人生哲学,它适用于所有在生活中找到快乐和智慧的心愿:先行动,再相信;关注具体的生命体验;树立积极健康的习惯;从而跳脱意义危机。实用主义哲学对人
《性格的塑造》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59岁时完成的一本书,书前附有w.贝仁·吴尔夫医学博士的精彩导读。作者搜集了阿德勒诊所中的典型案例以及美国大城市学校与儿童指导中心的经典案例,通过缜密的观察来描绘并探索孩子人格的动态和心灵世界。 本书抛弃枯燥的理论架构,用充满温柔的同情和关怀指导孩子面对人生中的青涩、尴尬和彷徨,帮助孩子塑造阳光、健康、良好的性格。
从希腊死亡之神桑那托斯之处学习死亡学,意味着“死亡”是一个与我们的核心体验有关联的重要问 题。因此,开始学习死亡和濒死知识的人们其实也是在探索自己的人生之旅,这个过程同时需要理智和情 感。在琳恩·安·德斯佩尔德、艾伯特·李·斯特里克兰编著的这本《最后的舞蹈--邂逅死亡与濒死(第 9版)》中,我们为学习死亡和濒死提供一个易于理解的、具有可读性的介绍,同时也揭示了这个领域的主 要问题。《最后的舞蹈--邂逅死亡与濒死(第9版)》充分体现了研究死亡和濒死的方法需要理智和情感 的结合、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结合,以及经验和学术的 结合。
汤一介先生(1927—2014),湖北省黄梅县人,生于天津。当代哲学家、哲学史家、思想家、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从1956年起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三智文化书院、什刹海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代表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佛教与中国文化》等。大部分著作与论文已结集为十卷本《汤一介集》出版。主编有《汤用彤全集》、《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九卷本《中国儒学史》(与李中华共同主编)、十一卷本《中华佛教史》(与季羡林共同主编)等著作。以古稀之年主持大型文化工程《儒藏》(精华编)的编纂,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国现代学术的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
马克·波斯特著的这本《战后法国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从萨特到阿尔都塞》以萨特走向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进程为轴心,论述了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与形成的三个阶段。个阶段以黑格尔的复兴和马克思的再发现为标志,构成了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以存在主义与斯大林主义之间的理论交锋为特征,是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的开启阶段;第三个阶段以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为主题,是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终形成阶段。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呈现为一个发现、争论、融合的历史进程,并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查德·罗蒂是当今美国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和自然之镜》在美国甚至整个西方哲学界和人文科学领域引起过巨大震动。《后哲学文化》经作、译者精心编选而成,反映了作者自《哲学和自然之镜》以来的思想变化。它不仅批判了分析哲学运动,而且还批判了一个自柏拉图以来的哲学传统,即对寻求现象背后的实在的表象感兴趣。作者倡导一种崭新的“后哲学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无论牧师、物理学家、诗人、政治家都不比别人更“理性”、更“科学”、更“深刻”,而那些特别出众的人不过是善于成为人的人。同时也不存在可以作为一切学科之“样板”的学科。如果启蒙运动给我们带来的是后神学文化,那么对柏拉图主义传统的将会导致后哲学文化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