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2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思想实验:当哲学遇见科学
    •   ( 11095 条评论 )
    • (英)乔尔·利维Joel Levy) 著 /2019-04-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思考一个难题*好的方法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着手处理有关自然、道德以及形而上学的大问题?怎样给出富有创造性的回应,挑战被认为是标准的概念、消除偏见以及先入之见?一种方法是利用问题本身,并且以一种它担负得起的富有创造力以及洞擦力的方式来构建它,以明晰取代混乱,使晦涩变得可理解。这些都是 实验 所支持的东西。在现代,或许就科学而言,术语 实验 意味着一种在现实世界中实施的物理的实践操作。但是,它可能还有许多更宽泛的定义,例如一种能彻底保持理智以及发挥想象的思维方式。爱因斯坦称这种 实验 为 思维实验 或者 思想实验 。在本书中, 实验 这个术语包含了悖论以及类比,如:用于举例说明,测试并梳理论证以及假说的情境,推平逻辑矛盾并推进理论破壁。

    • ¥19.9 ¥39.8 折扣:5折
    • (哲学通识读本)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
    •   ( 37 条评论 )
    • 张亮冯潇 著 /2019-08-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主要阐述了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研究中国问题,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那怎样才能实现这种创新和发展呢?这促使学界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中去寻找问题的解答,进而发现,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后,马克思实际上就没有再从事思辨的哲学建构,而是转向 真正的实证科学 ,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形式来把握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政治经济学批判历史地成为马克思贯彻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道路。

    • ¥17.5 ¥35 折扣:5折
    • 宇宙是活的
    •   ( 29 条评论 )
    • 李华平 /2015-09-01/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作者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对哲学、政治学、宗教学、法理学、思想史、人类学、自然科学等学科造诣颇深,文笔洒脱且极富生命力。作者已出版相关学术专著数部,引起较强的社会反响。本书乃作者又一力作,作者以“新闻人”身份出现,选取世界范围内20位先贤巨匠,如荷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泰戈尔、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黑格尔、霍金、爱因斯坦等,采用对话体,一问一答,步步推进,石破天惊地提出了“宇宙是活的”这一观点。

    • ¥19.5 ¥39 折扣:5折
    • 实验室研究的哲学意蕴
    •   ( 27 条评论 )
    • 邱德胜 /2016-09-30/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实验室研究是当代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与前沿领域。本书全面梳理了实验室研究的背景,细致探讨了实验室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了实验室研究的哲学意蕴,并初步提出了 作为一种日常实践的全新科学观 。 本书以实验室研究为切入点,逐次展开,话题广泛,讨论深入,不仅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实践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科技管理与科技发展战略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社会大众走近科学、理解科学乃至全面地反思科学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

    • ¥19 ¥38 折扣:5折
    • 技术哲学讲演录
    •   ( 9 条评论 )
    • 吴国盛 /2016-10-01/ 中国人民大学
    •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技术的时代,技术对于 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惊人的、不可思议的决定性影响,但技术却不是传统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因而从未得到深入而全面的反思。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基础的技术哲学架构。 《技术哲学讲演录》一书正表达了作者吴国盛对这一问题富于创见的基本观点。作者在东南大学等地的讲堂上以技术哲学为主题做了多次讲演,本书是其中七次讲演的录音整理稿结集。 在这些“当场发生”的哲学运思中,作者试图把技术阐释成人的存在方式或“存在论差异”,阐释成人类文明活跃而又实际的构成要素,从而构建一种非本质主义的技术存在论框架。 在这种新的技术存在论框架下,技术中性论、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受到了批判,技术与人性的自我构造、技术之中渗透着的政治要素以及现代技术与现代科

    • ¥19.09 ¥38 折扣:5折
    • 技术哲学讲演录
    •   ( 0 条评论 )
    • 吴国盛 /2016-10-01/ 中国人民大学
    •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技术的时代,技术对于 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惊人的、不可思议的决定性影响,但技术却不是传统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因而从未得到深入而全面的反思。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基础的技术哲学架构。 《技术哲学讲演录》一书正表达了作者吴国盛对这一问题富于创见的基本观点。作者在东南大学等地的讲堂上以技术哲学为主题做了多次讲演,本书是其中七次讲演的录音整理稿结集。 在这些“当场发生”的哲学运思中,作者试图把技术阐释成人的存在方式或“存在论差异”,阐释成人类文明活跃而又实际的构成要素,从而构建一种非本质主义的技术存在论框架。 在这种新的技术存在论框架下,技术中性论、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受到了批判,技术与人性的自我构造、技术之中渗透着的政治要素以及现代技术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 ¥18.92 ¥38 折扣:5折
    • 技术哲学讲演录
    •   ( 0 条评论 )
    • 吴国盛 /2016-10-01/ 中国人民大学
    •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技术的时代,技术对于 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惊人的、不可思议的决定性影响,但技术却不是传统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因而从未得到深入而全面的反思。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基础的技术哲学架构。 《技术哲学讲演录》一书正表达了作者吴国盛对这一问题富于创见的基本观点。作者在东南大学等地的讲堂上以技术哲学为主题做了多次讲演,本书是其中七次讲演的录音整理稿结集。 在这些“当场发生”的哲学运思中,作者试图把技术阐释成人的存在方式或“存在论差异”,阐释成人类文明活跃而又实际的构成要素,从而构建一种非本质主义的技术存在论框架。 在这种新的技术存在论框架下,技术中性论、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受到了批判,技术与人性的自我构造、技术之中渗透着的政治要素以及现代技术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 ¥19 ¥38 折扣:5折
    • 技术哲学讲演录
    •   ( 0 条评论 )
    • 吴国盛 /2016-10-01/ 中国人民大学
    •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技术的时代,技术对于 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惊人的、不可思议的决定性影响,但技术却不是传统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因而从未得到深入而全面的反思。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基础的技术哲学架构。 《技术哲学讲演录》一书正表达了作者吴国盛对这一问题富于创见的基本观点。作者在东南大学等地的讲堂上以技术哲学为主题做了多次讲演,本书是其中七次讲演的录音整理稿结集。 在这些“当场发生”的哲学运思中,作者试图把技术阐释成人的存在方式或“存在论差异”,阐释成人类文明活跃而又实际的构成要素,从而构建一种非本质主义的技术存在论框架。 在这种新的技术存在论框架下,技术中性论、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受到了批判,技术与人性的自我构造、技术之中渗透着的政治要素以及现代技术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 ¥19 ¥38 折扣:5折
    • 重新认识世界
    •   ( 52 条评论 )
    • 张光复 著 /2013-08-01/ 九州出版社
    • 本书分为“重新认识物质”、“重新认识时间”、“重新认识空间”、“重新认识进化”、“重新认识灵魂”五个部分,以通俗的语言,围绕物质、时间、空间、进化、灵魂五个概念,以科技和哲学相结合的思维进行自由探索,以文学性的笔记进行叙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质疑。

    • ¥16 ¥32 折扣:5折
    • 算经之首--九章筭术/自然国学丛书
    •   ( 0 条评论 )
    • 郭书春 /2016-10-01/ 海天
    • 郭书春著的《算经之首--九章筭术》作为《自然国学丛书》的分册之一,通过对中国 经典的数学著作——《九章筭术》的探讨,系统而全面的介绍了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的特点,并和西方数学做平行比较,以展示其优劣所在。

    • ¥15.3 ¥30 折扣:5.1折
    • 技术哲学讲演录
    •   ( 0 条评论 )
    • 吴国盛 /2016-10-01/ 中国人民大学
    •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技术的时代,技术对于 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惊人的、不可思议的决定性影响,但技术却不是传统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因而从未得到深入而全面的反思。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基础的技术哲学架构。 《技术哲学讲演录》一书正表达了作者吴国盛对这一问题富于创见的基本观点。作者在东南大学等地的讲堂上以技术哲学为主题做了多次讲演,本书是其中七次讲演的录音整理稿结集。 在这些“当场发生”的哲学运思中,作者试图把技术阐释成人的存在方式或“存在论差异”,阐释成人类文明活跃而又实际的构成要素,从而构建一种非本质主义的技术存在论框架。 在这种新的技术存在论框架下,技术中性论、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受到了批判,技术与人性的自我构造、技术之中渗透着的政治要素以及现代技术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 ¥19 ¥38 折扣:5折
    • 技术哲学讲演录
    •   ( 0 条评论 )
    • 吴国盛 /2016-10-01/ 中国人民大学
    •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技术的时代,技术对于 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惊人的、不可思议的决定性影响,但技术却不是传统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因而从未得到深入而全面的反思。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基础的技术哲学架构。 《技术哲学讲演录》一书正表达了作者吴国盛对这一问题富于创见的基本观点。作者在东南大学等地的讲堂上以技术哲学为主题做了多次讲演,本书是其中七次讲演的录音整理稿结集。 在这些“当场发生”的哲学运思中,作者试图把技术阐释成人的存在方式或“存在论差异”,阐释成人类文明活跃而又实际的构成要素,从而构建一种非本质主义的技术存在论框架。 在这种新的技术存在论框架下,技术中性论、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受到了批判,技术与人性的自我构造、技术之中渗透着的政治要素以及现代技术与现代科

    • ¥19.15 ¥38 折扣:5折
    • 技术哲学讲演录
    •   ( 0 条评论 )
    • 吴国盛 /2016-10-01/ 中国人民大学
    •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技术的时代,技术对于 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惊人的、不可思议的决定性影响,但技术却不是传统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因而从未得到深入而全面的反思。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基础的技术哲学架构。 《技术哲学讲演录》一书正表达了作者吴国盛对这一问题富于创见的基本观点。作者在东南大学等地的讲堂上以技术哲学为主题做了多次讲演,本书是其中七次讲演的录音整理稿结集。 在这些“当场发生”的哲学运思中,作者试图把技术阐释成人的存在方式或“存在论差异”,阐释成人类文明活跃而又实际的构成要素,从而构建一种非本质主义的技术存在论框架。 在这种新的技术存在论框架下,技术中性论、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受到了批判,技术与人性的自我构造、技术之中渗透着的政治要素以及现代技术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 ¥19.25 ¥38 折扣:5.1折
    • 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哲学通识读本)
    •   ( 0 条评论 )
    • 张亮//冯潇|总主编:唐正东//张亮 /2019-08-01/ 南京大学
    • 本书主要阐述了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研究中国问题,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那怎样才能实现这种创新和发展呢?这促使学界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中去寻找问题的解答,进而发现,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后,马克思实际上就没有再从事思辨的哲学建构,而是转向“真正的实证科学”,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形式来把握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政治经济学批判历史地成为马克思贯彻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道路。

    • ¥17.5 ¥35 折扣:5折
    • 同构的世界----自然数学的哲学原理
    •   ( 101 条评论 )
    • 卞光曹,卞宝瑞 /2015-06-01/ 吉林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从 e=2.71828...... 出发,将世界表述为能量与信息的世界,通过各种能量信息体的相互作用,推导出自然现象、人生规则、以及解决问题的手段。简洁、统一、和谐而优美。 对各种新奇的理论、各种学术观点都会有一个观察和理解。 读完后,会惊叹世间竟然有这样一本书奇书的存在。 如果你曾有过预感能力 如果你曾觉得人生有许多的疑问 如果你觉得世界是混乱的,善与恶的区别是什么? 如果你有一些个人经验不能得到表达 如果你想得到一个这个世界更深层的表达和解释 如果你想看一下见多识广的编辑们认为“很有新意的一本书” 如果你对人生的名、利、色这些困惑,想不清楚人为什么要沉溺于其中 如果你想了解一个曾经发明家的各种创意来源 如果你想了解前沿的科学和哲学的情况 如果你想明确描述生活中各种关系 如果你想

    • ¥11.5 ¥23 折扣:5折
    • 吕乃基精华十讲 吕乃基
    •   ( 1 条评论 )
    • 吕乃基 /2014-07-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自然和自然界——人类生存和演化的共同基础和出发点、认识论与方法论、技术哲学、sts(科技与社会)、认识我自己四个大方面提出了十个专题讲座。这既是对一个人对学科的全面系统的认识过程,也是对一个人的思想认识与提高的过程。

    • ¥18.8 ¥32 折扣:5.9折
    • 技术哲学讲演录
    •   ( 0 条评论 )
    • 吴国盛 /2016-10-01/ 中国人民大学
    •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技术的时代,技术对于 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惊人的、不可思议的决定性影响,但技术却不是传统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因而从未得到深入而全面的反思。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基础的技术哲学架构。 《技术哲学讲演录》一书正表达了作者吴国盛对这一问题富于创见的基本观点。作者在东南大学等地的讲堂上以技术哲学为主题做了多次讲演,本书是其中七次讲演的录音整理稿结集。 在这些“当场发生”的哲学运思中,作者试图把技术阐释成人的存在方式或“存在论差异”,阐释成人类文明活跃而又实际的构成要素,从而构建一种非本质主义的技术存在论框架。 在这种新的技术存在论框架下,技术中性论、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受到了批判,技术与人性的自我构造、技术之中渗透着的政治要素以及现代技术与现代科

    • ¥18.92 ¥3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