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世界越发动荡,区域冲突加剧,经济萎靡不振,迷茫与失序感充斥于公众情绪中。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急需寻找出口,以致许多人似乎忘记了战争的教训,心态倒退回19世纪,变为民族主义和反全球化的拥趸。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也许我们应该意识到,现实层面的危机与思想层面的困顿是一对孪生兄弟,其背后是现代社会价值基础的混乱和人文精神的衰落。 何为人文精神的衰落?繁荣的物质文明,前所未有的科学革命使大量的知识、数据、信息涌动于普通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我们沉醉于虚拟体验,寄希望于科技发展带来秩序的革新和社会的持续繁荣,却无法规避后真相时代的人心浮躁、意义丧失、真假不分。我们缺乏对现代科学的宏观理解,虚浮于技术带来的狂欢,放弃了思考,因此陷入无可避免的现代性危机。 为了回应这一问题,
技术哲学是哲学中一个年轻的分支,它是对技术的哲学思考,着重研究技术的本质、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价值,以及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如今,技术已经深入普罗大众的生活,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日常。如何处理技术与人类的关系,是现代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书探讨了技术的种种定义,讨论了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关系,并着重介绍了技术哲学中主要的研究课题,包括对技术理性的讨论,技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技术专家治国论,技术决定论和技术自主论,现象学和解释学在技术哲学中的应用,女性、非西方人和原住民等常被忽略的群体的技术贡献,反技术思潮,以及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等。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关于技术哲学的整体而全面的知识,为批判性地研究技术的性质及其对我们的影响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作者专业知识之广博令人印象深刻,
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对事物的现象从其内部联系作出科学的说明,也就是设想、构思其内部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图景。由此推想,作为理论研究任务之内的哲学研究,虽然理应着力于改造世界,但首先要能够合理地诠释世界。对于显现人类智慧乃至于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科学创造而言,亦应如此。 本著以为,科学创造活动的内在图景是:自然的任何存在物都是有结构的,任何结构本质上都是一种序的存在方式;存在物可以无限多样的序的方式或形态存在,现实事物只是无限多样的序的呈现方式之一。潜在的无限多样的序的形式,既是人类认识的未知领域,也是人类进行科学创造活动的可能性空间;不同的序受不同的序律制约,不同的序具有不同的功能。科学创造的发明活动,就是提取序元,构建新序的活动;科学创造的发现活动,就是通过现实的序而发
本书是意大利 作家亚历山德罗?巴里科的全新力作,他被誉为是继卡尔维诺、艾柯之后 受世界瞩目的意大利作家。他每本作品的出版,都会在世界各国引起巨大的反响,不仅本本畅销,而且屡获大奖。其代表作品《海上钢琴师》《丝绸》等都被改编成了电影,广为流传。这本书以一个作家的视角,来审视数字化革命给现代人的生活和思维带来怎样的改变。在这本书中,巴里科 运用了非小说体的写作方式,将游戏的发展比喻成王国的兴衰,将游戏的世界比喻成世界的版图,在一代代科技力量的 迭和革新中,游戏世界里似乎也一次次经历着硝烟与战役,尘埃落定,会产生不一样的文明和感悟。书中梳理了70年来数字化技术和应用的演变历史,从 早的电脑游戏《太空侵略者》,到脸书、推特、APP的问世。数字化的世界像是一个游戏世界,生活其中仿佛在玩一款虚拟游戏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技术的时代,技术对于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惊人的、不可思议的决定性影响,但技术却不是传统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因而从未得到深入而全面的反思。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基础的技术哲学架构。《技术哲学讲演录》一书正表达了作者吴国盛对这一问题富于创见的基本观点。作者在东南大学等地的讲堂上以技术哲学为主题做了多次讲演,本书是其中七次讲演的录音整理稿结集。在这些“当场发生”的哲学运思中,作者试图把技术阐释成人的存在方式或“存在论差异”,阐释成人类文明活跃而又实际的构成要素,从而构建一种非本质主义的技术存在论框架。在这种新的技术存在论框架下,技术中性论、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受到了批判,技术与人性的自我构造、技术之中渗透着的政治要素以及现代技术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得到了新鲜而
本书所作的工作,主要是对中国近代科学主义的历史起源及其多重要论向度作一粗线条的梳理,尽管力图由此揭示其中的内在脉络,有一种回归道德“形上学”的意向,所提出的问题值得中国学术界反思。
作者通过对人机协同系统学术史的考察,发现:计算机从一开始只是帮助人进行辅助性的计算、推理和决策,到后来具有越来越多的自主学习和推理能力,甚至某些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系统已经具备了原本只有人类才具有的直觉能力。这表明,人机协同系统的推理机制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迁移过程——即人的推理能力不断向智能机器系统迁移的过程。
《述而作:<小学>通俗解义》内容提纲掣领,为践行正确人生点亮指针:讲明做人、做事、修己、治人之方法与道理;明白爱亲、敬长、隆师、亲友、孝悌、忠信之事;为共所当为,行其所当行,做诚信中正之人。学生以此书
《一般科学哲学史》分为三篇,从溯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思想之源头开始,论述了近现代科学与科学哲学的兴起、流变及重要哲人科学家与科学哲学家的科学哲学思想,并介绍和阐释了后现代主义兴盛时段,西方重要哲学流派代表人物的科学哲学思想。全书既囊括了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哲学思想与理论体系,同时又介绍了历史上重要哲学家的科学哲学思想,脉络清晰,语言平实,详略有序,精谨有致。读者可从科学哲学的源头、发展与自我反思中学习、体悟其中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