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0-30元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生命是什么?(外一种:心灵与物质)(汉译17)
    •   ( 1190 条评论 )
    • [奥]薛定谔张卜天 译 /2021-10-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薛定谔的两篇著名演讲,《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作者在书中致力于将生物学与量子力学协调起来,尽管写于1944年,但书中关于生命、分子生物学、心灵等主题的评论今天看来仍十分有趣,极具启发性。可以说,这本书的内容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和DNA的发现作了概念上的准备,对于希望了解生命起源理论的读者来说,本书无疑是好的选择之一。 《心灵与物质》是薛定谔另一本哲学论著。 在这篇演讲中,薛定谔探讨了意识在生命演化中占据着什么位置,以及人的心灵发展在道德问题中扮演着什么角色。薛定谔结合东西方古代哲学思想对此作了常识性的回答,大胆新颖且颇具启发性。

    • ¥25.9 ¥36 折扣:7.2折
    • 回忆苏格拉底(汉译名著本)
    •   ( 7801 条评论 )
    • [古希腊]色诺芬吴水泉 译 /2024-02-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一本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回忆苏格拉底书集,是一本学术纪实文学。作者色诺芬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他回忆了苏格拉底一生的言行,着重追述了苏格拉底对政治、宗教和道德等问题的看法。

    • ¥20.2 ¥28 折扣:7.2折
    • 功利主义(罗翔推荐!追求快乐+摆脱痛苦+实现前两者的手段=功利主义。)
    •   ( 1120 条评论 )
    • [英]约翰·穆勒果麦文化 出品 /2023-12-01/ 上海文化出版社
    • 《功利主义》全书共有五章。 第一章,穆勒开门见山,首先指出了道德伦理学的现状,指出人类 在解决颇具争议的是非标准问题上一直都没有什么进展 ,并且得出了 检验是非的标准必定是确定对错的手段,而不是一种已经确定了对错的结果 和功利原则即边沁所称的最大幸福原则对形成各种道德学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功利主义观点对先验派伦理学家来说必不可少的结论。 在第二章里,穆勒不但论述了功利主义的含义,还澄清了这种理论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核心概念。他引入了一系列反对功利主义的观点,然后逐一批驳、分析和论证,并且在此过程中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主要原理做出了经典的回答和界定。 第三章论述了功利原则这种道德标准的终极约束力问题。功利主义道德具有一种强大有力的天然情感基础,即 与我们的同胞保持和睦一致的愿望

    • ¥20.5 ¥29.8 折扣:6.9折
    • 存在的艺术(弗洛姆作品系列)
    •   ( 6324 条评论 )
    • 艾里希·弗洛姆 /2018-12-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存在的艺术》的部分阐明了占有和存在这两种生存模式的本质,这两种存在模式占主导地位的结果都是为了人类的福祉,人类的全面人性化需要突破由占有为中心到以活动为中心,由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到团结和利他主义为中心。本书的第二部分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实施这些步骤也许会对人性化有所帮助。开始讨论生活的艺术实践首先需要思考生活的目标是什么?人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 ¥25.3 ¥39 折扣:6.5折
    • 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杜威著作精选)
    •   ( 1519 条评论 )
    • [美]约翰·杜威 /2019-09-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杜威讨论了作为架通认识与评价这两个领域的中介环节的重要意义。杜威研究知与行的关系,强调知识具有实践的意义,指出理论与实践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使得知识成为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和手段。书中叙述了传统的区分知识与行动的方法对哲学概念的影响,说明了在自然科学结论和价值观念之间进行协调的问题如何支配着各派哲学,阐明了科学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行动的方式,知识的确定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

    • ¥29.8 ¥48 折扣:6.2折
    • 泰阿泰德(汉译名著本16)
    •   ( 1901 条评论 )
    • [古希腊]柏拉图詹文杰 译注 /2018-12-01/ 商务印书馆
    • 《泰阿泰德》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作品,处于从中期对话录向晚期对话录过渡的阶段。它不可能是一篇早期作品,尽管在形式上它与早期对话录有相似之处,譬如,探究特定概念的定义,采用苏格拉底式的辩驳论证,以无结论的方式结尾,等等。《泰阿泰德》这篇对话录由两场谈话组成。前一场是欧几里德和特尔普西翁两人简短的铺垫性谈话。这两人都是麦加拉人,也是苏格拉底的追随者,在后者临死的时候,这两人都在场。欧几里德在这段简短的谈话中赞美了泰阿泰德,并说他曾经听苏格拉底向他转述了一场涉及泰阿泰德的谈话。欧几里德自称把这场谈话记录下来了,并且让仆人为特尔普西翁朗读出来。这读出来的内容就是《泰阿泰德》的主体部分,它是苏格拉底、塞奥多洛和泰阿泰德之间的一场哲学谈话,其主题是探究 知识 的本性。在结束谈话之时,苏格拉

    • ¥26.6 ¥37 折扣:7.2折
    • 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汉译名著本15)
    •   ( 1001 条评论 )
    • [德]亨利希·海涅海安 译 /2016-05-01/ 商务印书馆
    • 《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汉译名著本15)》写于1833-1834年间,是海涅的政论作品中精彩的一本。 本书的主旨是要论证:从对宗教的批判开始,论述了宗教史、德国古典哲学的来源和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后得出了这一观点:从马丁 路德以来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发展是德国社会革命的一种准备。

    • ¥28.8 ¥40 折扣:7.2折
    • 法哲学导引(汉译名著19)
    •   ( 829 条评论 )
    • [德]拉德布鲁赫雷磊 译 /2021-04-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拉德布鲁赫在二战后的*一本专著,也是其生前*后一本法哲学论著,由其在海德堡大学任教的法哲学课程记录稿修订而成。如果说出版于1932年的《法哲学》依然浸透着浓厚的实证主义与相对主义色彩的话,那么到了《法哲学入门》中,以正义和人权为核心的自然法倾向则占据了上风。由此所引发的一段 学术公案 ,也即他的法哲学是否发生了根本转向至今仍然争论不休。无论如何,这本出版于1948年的小册子是其一生法哲学思考的盖棺定论之作,论域涵盖了法律科学的诸分支、法理念、法的概念与效力、法与其他文化形式(社会规范)的关系、主要法律传统、法的分类、法律科学的新思潮、法的历史哲学、法美学以及当代法哲学的重要问题。考虑到书中一些未能尽展之处,中译本除了《法哲学入门》的正文外,另增加了一个附录,收入了拉德布鲁赫于1934 1948年

    • ¥27.4 ¥38 折扣:7.2折
    • 《存在与时间》读本
    •   ( 2957 条评论 )
    • 马丁·海德格尔 著,陈嘉映 编著,理想国出品 /2019-06-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从此时此地起,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纪元已经开始,你可以说自己正处在它的起点。 这是《存在与时间》1927年出版后所获的一个评价。作者马丁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 1976)是20世纪蕞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堪称哲人中的哲人。《存在与时间》是研读海德格尔的起点,也是其代表作,影响巨大而深广。此书的主要任务在于追问并解答两千年西方哲学史上遗忘了的根本问题 存在 问题。 然而,这部经典之作却因部头大、文句过于艰涩,而让哲学爱好者望之生畏,难以终读。于是,便有了这个专为中文读者呈献的改写本。 编著者陈嘉映是我国著名哲学家,也是中文版《存在与时间》的译介者。他在改写过程中,力图尽量减少文字上人为的困难,而尽少伤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只为达成一个非常简单的初衷 为一本很值得读的书,提供一个读者能贯通阅读

    • ¥29.3 ¥45 折扣:6.5折
    • 原始宗教理论(汉译名著本21)
    •   ( 205 条评论 )
    • E.E.埃文思-普里查德 /2024-03-01/ 商务印书馆
    • 《原始宗教理论》一书出版于1965年,是埃文思-普里查德生命里程的最后一部著作,该书不止在人类学,在2O世纪的宗教学研究当中也都是最重要的经典之作。埃文思-普里查德认为对原始宗教的研究,如有关信仰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明社会。 普里查德认为早期人类学家关于原始宗教的理论并没有历史证据证明其正确性,他们企图通过演绎法而建构出一种关于原始宗教的理论,用所谓的理性去分析非理性的宗教并审视所谓的 原始宗教 是毫无根据的。他认为对于人类学家而言,信仰乃是社会学的事实,而不是神学的事实。人类学家唯一关注的是诸信仰彼此之间的关系和信仰与其他社会事实之间的关系。

    • ¥25.2 ¥35 折扣:7.2折
    • 活的当下(现象学文库)
    •   ( 779 条评论 )
    • [德]克劳斯·黑尔德肖德生 鲍克伟 译 /2020-10-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探讨胡塞尔的晚期思想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即先验自我的存在方式,作者基于胡塞尔后期的研究手稿指出:先验自我的存在方式就是 活的当下 。 本书内容上分三个部分。*个部分力图显示全部意向性如何能够被理解为当下拥有与时间化。第二部分探讨 活的当下 本身,阐明 活的当下 就是先验自我的原初存在方式。这部分同时概述 活的当下 如何时间化为*初的时间对象性之种类或方式。第三部分探讨 活的当下 本身如何才能被把握与解释,作者认为 活的当下 的本质在胡塞尔所预先要求的反思之直观性中不是可指明的和可把握的,情况毋宁是,活的当下在其隐匿性中以及基于这种隐匿性是作为 自身联结 而被思的。在第三部分的*后,作者展望现象学的若干基本问题,并对胡塞尔后期思想中形而上学、神学以及宇宙目的论问题的可能性进行阐释。

    • ¥27.4 ¥38 折扣:7.2折
    • 君子之道:王岳川教授解读《大学》《中庸》
    •   ( 494 条评论 )
    • 王岳川 /2016-08-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君子之道》 王岳川教授解读《大学》《中庸》。《大学》《中庸》乃儒家的重要经典,既是儒家诸经的普及读物,也是诸经的代表作,南宋朱熹把《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并称为 四书 ,宋元以后逐渐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就内容而言,在儒家经典《四书》当中,《大学》是入门之作,《论语》《孟子》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详尽论述,而说到集儒家学说之大成的结晶之作则非《中庸》莫数。《大学》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作,《中庸》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 ¥23.4 ¥36 折扣:6.5折
    • 沉思录(译文经典)
    •   ( 3071 条评论 )
    •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唐江 译 /2018-12-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马可 奥勒留(121-180),古罗马皇帝,斯多葛派学者,被誉为 哲人皇帝 。 马可 奥勒留在处理政务、征战四方的闲暇采用箴言形式,随时记录下自己与心灵的对话,一共十二篇,著就这部《沉思录》。在这部作品中,他探讨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宇宙自然与人生的关系、理性与欲望的关系、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展现了他对日常生活的思考。信奉斯多葛学派哲学的奥勒留,认为世界处于永恒变化的过程中,所有一切都微不足道、变动不居、转瞬即逝,他提倡仁爱和善良,强调抑制欲望,主张接受命运的变幻、尽可能用美好的方式度过一生。 这部作品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打动人心,至今被世界名人和普通读者奉为经典。原文为古希腊文,曾被译为拉丁文、英文、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俄文、捷克文、波兰文等。

    • ¥23.6 ¥38 折扣:6.2折
    • 沉思录(未读经典)
    •   ( 0 条评论 )
    •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 著,张佩 译,未读 出品 /2025-05-01/ 海南出版社
    • 本书是古罗马皇帝马可 奥勒留的哲学日记。 一世英明且苦修哲学的皇帝,在政务辛劳之余,利用短暂的闲暇与自己对话,对人生进行思考,写下了这本 世界之书 。时至今日,《沉思录》对生活在巨大压力下、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是一剂良方。

    • ¥20.8 ¥32 折扣:6.5折
    • 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未读经典)
    •   ( 1 条评论 )
    • [英]伯特兰·罗素 著,王喆 译,未读 出品 /2025-05-01/ 海南出版社
    • 本书内容起初是罗素为哈佛大学讲座所写的讲稿,在此精选其中五讲。当如今大多数人都只是在名言金句中了解 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 ,把它们当做格言集来看待的时候,你可以先从诺贝尔哲学家的演讲这种稍显高端但又有些平易近人的言语间,了解 曾经也都是独特看法的 常识。

    • ¥20.8 ¥32 折扣:6.5折
    • 建议与箴言(未读经典)
    •   ( 1 条评论 )
    • [德]叔本华 /2025-05-01/ 海南出版社
    • 本书是哲学家叔本华针对人生的不同阶段,开出的深刻实用的建议良方。 书中所探讨的话题主要集中在孤独、健康精神世界的丰富与贫乏、个性与幸福等几个方面。叔本华在书中提到,孤独不是坏事,人人都值得享有宁静和精神的富足。他用这部作品告诉人们,正因交际无法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我们才会选择另一种生活,而它恰好被命名为 孤独 。

    • ¥20.8 ¥32 折扣:6.5折
    • 德里达
    •   ( 575 条评论 )
    • [美] 斯蒂芬·哈恩Stephen Hahn)著,吴琼 译 /2019-04-30/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伟大的思想家:德里达》从德里达成为公众人物的那一时刻切入,然后将他置于他所处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接下来探讨了德里达与同时期的其他哲学家和他们的理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其自身、其所处环境和一定程度上的交叉对比的考察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德里达的思想体系,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 ¥22.8 ¥35 折扣:6.5折
    • 舍斯托夫文集(第11卷):思辨与启示
    •   ( 215 条评论 )
    • [俄]舍斯托夫张百春 译 /2021-05-01/ 商务印书馆
    • 《思辩与启示》首次刊登在《现代札记》(巴黎俄文版,1927和1928年,第33期和第34期)上,后收入舍斯托夫文集《思辩与启示》,巴黎,1964年。选译自《舍斯托夫文集》,一卷本,1995年俄文版,319-385页。舍斯托夫认为人的生存是一个没有根据的深渊。在这个生存深渊面前,我们往往求助于理性及其形而上学来填平深渊,然而生存的深渊是形而上学的理性无法填平的。灵魂的漫游者,不得不在深渊中向允诺揩掉每一滴眼泪的上帝呼告。而十字架上的真理直接关涉人的生存和死亡、渺小和伟大、罪孽和救赎、梦魇和自由、呻吟和悲叹,它*终给予人的是上帝允诺的希望和爱。

    • ¥25.2 ¥35 折扣:7.2折
    • 泰阿泰德 智术之师
    •   ( 19 条评论 )
    • 柏拉图 /2021-07-01/ 商务印书馆
    • 《泰阿泰德 智术之师》是严群先生翻译的两本柏拉图著作的合集。《泰阿泰德》是柏拉图关于知识论的 重要作品。苏格拉底提出 知识是什么 的问题,泰阿泰德先后提供了三种知识的定义:1、知识是感觉;2、知识是正确信念;3、知识是带有逻各斯的正确信念。苏格拉底对这三个定义一一进行了辨析,其中有很多被亚里士多德的知识论所发展。《智者》是晚期柏拉图关于存在论、知识论和语言哲学等方面的核心思想。其中将希腊哲学的两条路线归纳为诸神与巨人的战争。 巨人 认为存在是有形体的、运动的、地上的, 诸神 认为存在是无形体的、不动的、天上的。反应了巴门尼德学派与赫拉克利特学派分别代表的将存在认定为运动还是不动的两条路线。

    • ¥25.2 ¥35 折扣:7.2折
    • 人类知识原理(中外哲学典籍大全版)
    •   ( 4 条评论 )
    • [英]贝克莱关文运 译 /2025-03-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作者乔治 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 1753)为近代英国(爱尔兰)著名哲学家,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著有《视觉新论》《人类知识原理》《海拉斯与斐洛诺斯对话三篇》。《人类知识原理》是贝克莱主要哲学著作,原书1710年出版。书中集中阐述了贝克莱的非物质主义哲学,认为只要否定了物质的客观存在,就可以驳倒唯物主义, 移掉 无神论的基石。他认为人们通常所说的事物只是观念的集合,观念存在于感知者心中,提出 存在即被感知 的唯心主义基本原则,宣称物质实体并不存在,而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为了避免唯我论,他肯定观念来自上帝,并认为观念的存在就证明上帝存在。

    • ¥28.8 ¥40 折扣:7.2折
    • 胜论经(汉译名著18)
    •   ( 389 条评论 )
    • [古印度] 月喜 疏 /2020-06-02/ 商务印书馆
    • 胜论派是古印度六大正统哲学流派之一,亦是为佛教批判*多的 外道 。《胜论经》是胜论派现存*古老的梵文经典,大约成书于公元5-6世纪,该疏对《胜论经》作了逐颂注释,是研究早期胜论思想的*重要文献。本书完整翻译了著名印度学者Muni ?rī Jambuvijayajī校订的月喜疏梵文精校本,并结合胜论派的历史与思想资料,随译文作了大量注释,综合考察了早期胜论派的教义学说。本书旨在展示和分析古印度重要的哲学思想,为印度哲学与佛教哲学的研究提供基础性文献。

    • ¥27.4 ¥38 折扣:7.2折
    • 哲学的改造(杜威著作精选)
    •   ( 507 条评论 )
    • 刘放桐,审定 /2019-07-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哲学的改造》是杜威的哲学代表作之一,首次出版于1920年。该书对传统的哲学观念进行了有说服力的批评,对实用主义、人文主义的概念提供了富有洞见的阐释,主张应该根据对自我与他人的*终效果而不是自我证明来对核心价值进行评估。

    • ¥29.8 ¥48 折扣:6.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