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供一般读者阅读《论语》的普及读物。主要是节取《论语》中对今天仍有意义的内容加以解读,目的在帮助读者真正读懂《论语》,并结合现代的社会环境,吸取对今天有益的营养,建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论语》原文共503段,本书选取300多段,分为二十三章,每章若干段不等。书后附有《论语》全文,以供读者阅读和参照。
《中国民间崇拜(第8卷佛界神祗)/徐家汇藏书楼 文献译丛》编著者禄是遒。 《中国民间崇拜(第8卷佛界神祗)/徐家汇藏书楼 文献译丛》内容提要:中国历朝与各国交流频繁,自 汉朝以来,除本土宗教道教外,各宗教陆续传入中土 ,如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对中国产生重大影 响。同时,中国民间崇拜随着年月增长,不断成长及 演化,于百姓的思想及日常生活中占一重要席位。民 间崇拜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支配百姓的思想、道 德、行为等,亦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心理、信仰观念及 生活习惯等。
观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观音文化苑的建设全面展示了观音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观音,得到观音的护佑。该书将南海观音文化苑的建设与观音文化融合起来,通过对经典和史料的分析,对观音出身、名称、流传,观音与诗歌、小说、建筑、绘画等做了详细而深刻的考索,同时也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观音文化苑的建设过程。不仅让世人可以了解到观音文化苑的建设始末,更弘扬了观音文化。
《洛克谈人权与自由》由权利的起源、权利的范畴两篇构成,主要包括:论亚当的统治权、论君主权利与权利、论王权和父权、论个人统治权、论丈夫享有的主权、论父亲享有的主权、论统治权的共同根源、论君主统治权的转移、论世袭下来的君主制、论君权的继承者等。
龙仿佛无处不在却又神秘莫测,恐怕再难有哪个符号能够如此广泛而彻底地浸透在人类文明中。本书将龙置于人类文化结晶的高度,对东西方龙的外形和象征意义进行了全面的探究、比较和分析。书中指出中国龙的外形相似,但在不同背景下却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而西方龙虽形态各异,但代表的含义却几近相同。作为龙学备受瞩目的龙学研究成果之一,本书从动物学、心理学和思想意识三个角度,探讨了龙的起源、形象、象征意义,以及龙的存在等,观点新颖,思路独到。
寺庙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本书,力图在有限的篇幅内为读者剖析寺庙文化,揭开寺庙各种文化现象。书稿责编己通读,内容符合出版规定,建议发稿。
什么是美?什么是真?这都是美学试图回答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谈论一件艺术品或者一个设计的“美学”,但美学却远不是简单的对于艺术的体验,它实际上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关系到经验自身的本质,是我们通过知觉、感觉与情感去探求的对象,而对美学的研究及其在哲学、艺术和文学界的广泛应用,早在18世纪浪漫主义即将来临之际就已全面展开了。美学到了今天,已经不仅是一门学术专业,更是建立和发展一种以情感为基础的生命哲学的途径。 这本图文并茂的小书将带领读者在这一重要领域展开探索和旅行;在这一过程中,读者会陆续邂逅从柏拉图到后现代主义的历代思想者们。
《论语》释疑是是“读懂经典”丛书“曹音经文释疑书系”中的又一部力作。关于这部《论语释疑》,曹音先生本人也有一个说法:《论语》是孔门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一部《论语》洋洋洒洒一万五千多字,它究竟说了些什么?千百年来,很多人读完之后仍然不得其要领。作者认为要真正读懂《论语》,至少必须精读《周易》、《尚书》、《诗经》、《左传》四部古代经典。作者正是对这四部古代经典进行了整整10年的研究后,回过头来对《论语》进行了释疑,理出了论语是“孔子教授弟子读书习礼,培育他们成为君子,让他们当官从政,辅佐君王治国理民
《太平广记(双色插图版)》虽然内容庞杂,体量巨大,但因为分类合理,所以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如全书按主题分九十二大类,下面又分一百五十多小类,小类中的畜兽部下,又分牛、马、骆驼、驴、犬、羊、豕等细目,因此查阅起来非常方便。从内容上看,《太平广记(双色插图版)》收录得最多的是小说,因此被视为宋代之前的小说总集。其中有许多故事,其原书多已失传,仅在《太平广记(双色插图版)》内存有佚文,因此许多六朝志怪、唐代传奇作品,全赖此书而得以流传。书中后人重视的是杂传记9卷,包含了《李娃传》、《柳氏传》、《无双传》、《霍小玉传》、《莺莺传》等传奇名篇。还有器玩类的《古镜记》,鬼怪类的《李章武传》、神异类的《离魂记》《任氏传》《南柯太守传》等,也都是现存最早的本子。
《李泽厚研究(第1辑)》力图深入地分析李泽厚美学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历史因缘与文化背景,指出了当代中国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和八十年代掀起的美学热,作为突出的学术文化现象,各有不同的时代原因、问题意识和思想局限。
《图解五经(典藏版)》简介:为帮助读者更为直观地理解和领会古代先贤的思想与精神,《图解五经(典藏版)》撷取“五经”的精华内容,增加注音、注释、译文等辅助项目,为读者扫除字、词、句等阅读障碍,使几千年前的经典浅显易解。数百幅精美图片再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生活和人物情感、精神风貌,诠释圣贤的思想和言论。图文配合,与经典古籍相得益彰,使阅读变为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打造出一个彩色的阅读空间,全面提升《图解五经(典藏版)》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学习经典、感受经典。
人类到底是自私而贪婪,还是慷慨而友善?谁有权利告诉你“善”和“恶”意味着什么?道德与什么相关?是对规则的遵守还是对后果的思考?关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锚我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们能否拥有对这些事物的知识,而不只是信念? 戴维·罗比森编文、克里斯·加拉特绘图的这本《伦理学》追溯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霍布斯和康德在内的道德哲学家的各种论证,探索那些被更现代的哲学家,诸如让-保罗·萨特、约翰·罗尔斯和理查德·罗蒂带入争论的问题。这本令人愉快的插图指南或许不能为你所有的道德难题提供解答,但它将使你有更好的准备去思考它们。
彩云之南的边陲之地,生态环境的立体性与族群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其信仰习俗呈现出五彩斑斓的丰富样貌。这些边民群体各有其信仰体系,特别是民间信仰,杂而多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是他们“意义世界”的一部分。 《云南民族文化丛书 云南跨境民族文化卷 精神世界里的欢愉:云南边境民族民间信仰》以云南边境民族的民间信仰为内容,立足于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试图呈现出作为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