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作者生前计划写作的《与世界政治》三部曲当中的部(三部曲由于作者去世最终未完成)。作者以的兴起、发展、衰落、转变为叙事线索,借助各个不同时代国际政治体系、权力斗争格局、东西方交流冲突形势的演变,透彻说明的兴衰与世界政治的紧密关系,以及与世界政治的深刻互动影响。作者娓娓道来,向读者表明了历史上若干重大事件的背景,从而为人们了解今日世界问题的由来,打开了一扇宽阔的窗口。并为人们预测世界的前景,提供了若干宝贵的线索。
古代雅典人是早表明并践行,即使没有特定家境和教育的普通公民也是可以做出负责任的政治决定这一观念的。出于这个原因,对于雅典民主的反应,一直是政治思想上好的罗尔沙赫氏测验。无论是称赞雅典是现代民主的合法祖先,还是指责其为暴民的统治,纵观历史,评论者们所展现的多是他们自己政治和社会观点。在《审判雅典:西方思想中的反民主传统》中,珍妮弗·托尔伯特·罗伯兹缕述了从雅典时期到当代的雅典民主接受史,探索涉及了历史学、伦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性别研究、教育理论等领域。
英国古典学家约翰·马歇尔的《希腊哲学简史》,是针对具有一般知识水平的读者撰写的哲学普及读物,大的特点是行文流畅,取材精当,容易为一般读者所理解。这本《希腊哲学简史》还注重哲学家的生平及所处时代特点,尤其善于用少量笔墨引导读者思考哲学与历史、政治的关系,把哲学放在更宏大的背景当中,体现了古典学家所具有的整全视野。 全书行文流畅、取材精当,不仅论述简洁,还注重文本引述,并能很好地引导读者思考哲学与历史、政治的关系,反映出当时学者所具有的整全视野。这本书不益于古典素养的提升,作为古典哲学的经典入门读物,全书呈现出20世纪初英国人文中学注重古典传统的基本状况,这对处在当今时代的我们仍不失借鉴意义。
古希腊哲学是激发西方思想文化活力的火种,是西方哲学的源头。要理解西方哲学甚至西方知识系统的演进,必须回溯到古希腊哲学。《古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一书,既浓缩了我国哲学史研究大家、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希腊哲学史》主持人汪子嵩先生对古希腊哲学中所蕴含的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精辟与深入探讨,又凝聚了老一辈学者从事希腊哲学史研究的方法与心得,是哲学爱好者与研究者不能绕过的精华之作。
本书讲述了,做一个高贵且有气质的“超人”! 成天忙忙碌碌为生活而奔波,有时会产生质疑“我为什么要这样活着?”“这样活着,对吗?”如果你问19世纪的哲学家尼采,人生的苦恼是什么,那他会怎样回答你呢?尼采会回答你说“活得危险一些!”“不要指望你的命运会平坦无忧,要希望更加残酷的生活。”并且还会加上一句,“爱上自己的命运吧。” “超人讲座”就是由那些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不得不提出的10种质疑,以及尼采对此给出的答案构成的。当你抱怨道“我的人生为什么就这么艰难坎坷”时,尼采会答道“轻藐那些安然无恙的生活”,当你为寻找人生的意义而苦恼时,尼采会告诉你“人生的意义只有在无法产生那种质疑的状态下才能得到答案”。 这就说明,尼采要求的绝非希望得到慰劳及同情的软弱的精神,而是要求我们为高扬自身
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里,哲学领域从马克思到德里达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几乎每一个重要发展,都可看作直面黑格尔的体系的挑战的结果。黑格尔的影响不是单单局限于哲学领域——它在政治观念和全球政治领域也产生了戏剧性的后果。 图画通识丛书之《黑格尔》介绍了一个庞大的致力于理解人类历史意义的思想体系,也为有关利奥塔的“元叙事”以及福山“历史的终结”的论争提供了新的角度。本书是了解黑格尔这位重要思想家的理想入门读物;对于想理解像马克思、拉康、萨特以及阿多诺等重要的现代思想者的读者来说,本书不可或缺。
《理想国》一书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录,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柏拉图在书中以苏格拉底的口吻,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本书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
《教育何为?》原名《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是尼采的一部早期著作,写于1872年,生前未出版。这是尼采唯的一部谈教育的专著。哲学家、诗人尼采以故事手法,讲述了两个年轻的另类大学生,一个年老的哲学家和他的弟子——一位年轻教师,于一个美丽的黄昏,在莱茵河畔一处林中空地相遇的故事。双方由误会、冲突而至于相互理解和畅谈,谈话的内容围绕着教育,分别从学生、教师和哲学家的立场对德国教育现状进行了批判。尼采对当时初露端倪的现代文化和现代教育的批判,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启人深思。
本书讲述了,做一个高贵且有气质的“超人”! 成天忙忙碌碌为生活而奔波,有时会产生质疑“我为什么要这样活着?”“这样活着,对吗?”如果你问19世纪的哲学家尼采,人生的苦恼是什么,那他会怎样回答你呢?尼采会回答你说“活得危险一些!”“不要指望你的命运会平坦无忧,要希望更加残酷的生活。”并且还会加上一句,“爱上自己的命运吧。” “超人讲座”就是由那些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不得不提出的10种质疑,以及尼采对此给出的答案构成的。当你抱怨道“我的人生为什么就这么艰难坎坷”时,尼采会答道“轻藐那些安然无恙的生活”,当你为寻找人生的意义而苦恼时,尼采会告诉你“人生的意义只有在无法产生那种质疑的状态下才能得到答案”。 这就说明,尼采要求的绝非希望得到慰劳及同情的软弱的精神,而是要求我们为高扬自身
《王有所成:习读柏拉图札记》收入刘小枫教授晚近几年所作数篇习读柏拉图的札记,是在施特劳斯讲课稿的指引下阅读柏拉图的一点心得。刘小枫教授重新识读了柏拉图的数篇希腊文原典,在亲自重译的基础上,对思想史上的一些经典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理解。重点涉及的篇章包括《克力同》《》《会饮》《普罗塔戈拉》等。
《外国哲学名家丛书:亚里士多德的宇宙哲学》从亚里士多德的核心思想出发,对其形而上学、伦理学、逻辑学、公民教育论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读,另外,对他的幸福原理和人生观也有一个全面而精练的介绍。从某种程度上说,《亚里士多德的宇宙哲学》是亚里士多德博大精深的思想的浓缩,是广大读者了解其思想精要的一个便捷渠道。
柏拉图对于数学有着深湛的兴趣;但哲学仍是他的酷爱。这两种兴趣汇聚成为智识上完全相互作用的关系。柏拉图的数学研究有着迥异的动机、表象和结果,这来自这样的事实:他首先是哲学家,他的哲学(对数学)有着不同的运用;也来自这样的事实:他热爱数学。 当柏拉图把他的注意力转向数学时,他是用哲学家的眼睛在看,这对数学的进步很有意义。数学与哲学要素的相互作用在柏拉图哲学体系的发展中是个重要的因素。本书的主要部分将交付予展示数学如何影响哲学问题的构想,决定其方法,影响哲学的内容的任务。 本书将数学要素置于显著的位置,特别提及要展示哲学要素对数学的意义。在其余部分里,要把哲学要素置于显著位置,试图展示数学要素对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