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逻辑学的两个核心概念“命题”和“论证”出发,论述了符号逻辑学的两套推理(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使用的两种规范语言,以及相应的推导规则。命题逻辑系统具有可判定性,真值表方法和真值树方法都能够为命题,命题集和论证的所有可能赋值提供完整的且图表化的表征表;命题逻辑语言并不能完全充分表达所有有效论证和语义关系,谓词逻辑语言则弥补了其缺陷。谓词逻辑系统具有不可判定性,真值树方法只可为谓词逻辑提供部分决策过程。命题逻辑的整套推导规则都可引入谓词逻辑的推导中。
《研究生教学用书:词汇语义学(第3版)》为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和评定并的研究生教学用书。《研究生教学用书:词汇语义学(第3版)》在西方词汇学研究的基础上,从学术思想史的高度俯瞰描写词汇语义学的中心 义位的多侧面和多层面,对语言学研究、教学以及词典编纂、计算机语言设计等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研究生教学用书:词汇语义学(第3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修订,改动和补入的有850多处,添加了一些前沿信息,充实了不少理论内容,对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等等。
......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建设项目经费资助 陕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汉语复句格式与认知层面关系研究 (2015K026)研究成果
《非诚勿扰——高级汉语视听说教程(附光盘下) 》由张斌主编,教材依托江苏卫视大型相亲类节目— —“非诚勿扰”,面向国内外汉语国际教育市场,将该节目深度开发为中高级阶段的汉语听说类教材。《非诚勿扰——高级汉语视听说教程(附光盘下)》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正文内容、文化导航、生词介绍、文化热点,以及单元练习。
本书分析了词汇隐喻理解的特点和原则,影响隐喻理解的文化、语境等因素;然后,阐述隐喻的翻译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了解语言中的隐喻,就像打开了通往另一种文化的窗户,能更好地了解语言中体现的文化和思维。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然而,译无定译,在具体的实践中隐喻的翻译应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有效的交际效果。 本专著注重例证,论例结合,力求对读者有切实帮助。本书的*特点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知识性体现在作者通过对称谓、数字、动植物、歧视语、人物、国名、新词语、人体词、饮食、视觉以及大量的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的研究来介绍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现象和特征等大量知识;趣味性来自于中英文化的差异,即中国文化与英美澳国家文化的强烈反差所产生的趣
《语言语义的集成描写研究:基于MSS理论原则的句法·语义界面探索》内容分三大方面,一是对莫斯科语义学派的集成描写理论进行系统介评与分析、讨论。二是建构起基于莫斯科语义学派理论原则的语言语义集成描写模式、厘定研究思路和描写路径。三是在此基础上着重对汉语动词语义范畴及其语义次类展开集成描写,尝试建立起汉语言句法~语义界面新的理论体系。《语言语义的集成描写研究:基于MSS理论原则的句法·语义界面探索》研究结论通过一定变通处理,可用于汉语名词、形容词、副词,尤其是名词的句法一语义界面研究,有助于理论语义学、句法语义学和普通语言学的深入开展,对于面向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机器词典学理论、计算语言学理论及词汇知识库、语料库的建立和开发具有积极引导意义,对于开掘汉语语言的“语义动态模式”及“动态词典
韩礼德文集10卷中,都是国内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课题。译著全面向国内汉语界介绍韩礼德博士的研究成果,同时向国内其他学习和研究语言学的师生和研究者提供国际前沿成果的研究资料,因为有兴趣、而且能够顺利阅读英语文献的读者在国内毕竟是少数。这也是北京师范大学功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五年规划项目之一。韩礼德文集几乎含盖了韩礼德的所有论著。第四卷:婴幼儿的语言。涉及婴幼儿和原始母语、从儿童语向成人语言的过渡、以及早期语言和学习三个部分。
《罗纳德 兰艾克认知语法十讲:阐释的维度》是《世界著名语言学家系列讲座》的出版物之一。2013年11月5日至9日,罗纳德 兰艾克教授应邀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认知语言学国际论坛的主讲专家在北京做了10场讲座,本书根据讲座录像整理而成。本系列讲座顺序如下:、二讲从新的角度回顾认知语法,第三至六讲介绍近十五年认知语法中一些新理论的发展,第七至十讲探讨这些新理论在语言各层面尤其是名词短语和小句结构层面的应用。
如果一部专著也像文学作品一样,需要有一个主题的话,那么《当代汉语词汇探索》的主题就是“语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当代汉语中,这一主题表现得非常明显与突出:比如用已有的造词单位造出新的词语,以原有语法规则或已有形式为基础创造新的形式和表达方式,在已有词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或借助修辞手段等创造新义等。《当代汉语词汇探索》是作者《当代汉语词汇研究》一书的姊妹篇,在“词形、词义、词用”三位一体的模式下,对当代汉语词汇的一些薄弱研究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整体推进了这一研究的进程,使之达到新的水平和高度。
《碛砂藏》是当今为常见的一部宋元私刻藏经,附载了大量随函音义。《 碛砂藏 隨函音义研究》首次对其随函音义进行了系统整理,发掘其在佛教文献学及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价值,有助于学界进一步重视和利用这类汉文佛教材料,亦有助于今后通过佛经随函音义以了解佛教文化的传播和民众佛教信仰的基本情况。
本书是《蒋绍愚文集》第六卷。本书2018年由上海中西书局出版,2021年上海中西书局又出版了修订本。2021年的修订本是作者在研读潘重规《论语今注》后,加入了相关内容,此外也对全书内容做了增补和修订。本书是作者在2007年给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博士生开设《论语研究》课的基础上写成的。总的来说,本书是一部从语言文字角度来讨论《论语》文句的通俗讲义。 全书分为七章。第一章重点讨论为什么叫《论语》,《论语》的 论 字为什么读l n,以及《论语》的编撰和流传的过程。第二章讨论与《论语》的阅读和理解有关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一、版本、校勘;二、分章;三、句读;四、词语的理解;五、句子的理解。第三章从《论语》中有关的章节来讨论孔子当时的一些大事以及孔子的态度。第四章到第七章,是关于孔子 仁 的思想、政治思想、修
拉萨话是藏族地区有影响力的藏语方言,是西藏历史上政治、宗教、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主要载体。本书以藏语拉萨话民间故事和文学作品为对象进行语法标注,目的是为语言研究提供可直接应用的语料,也可供其他学者从语言角度了解西藏历史民间文化现象。本书具体内容包括藏语导论,即概述性地描写藏语语法框架,然后对每个词、每个短语和每个句子的基本意思加以标注,同时也把作者对藏语词法和句法的处理观点用虚词或标记的方式介绍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