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建设与评价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客观上会影响和推进图书馆发展方向。本文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视角,针对网络数据库资源建立起一套科学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国内外若干网络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网络数据库建设方向提出建议。后续研究选择从高校图书馆社会价值角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实证分析,对高校图书馆社会价值进行量化思考和研究,为图书馆建设与评价提供技术和方法上的实践参考。
《档案之魅》言简而意丰,是法国历史学家阿莱特·法尔热的代表作之一,被不少历史学家同行赞为经典作品。这本书所谈论的对象主体主要指收藏在法国国家档案馆、阿森纳图书馆和国际图书馆中的18世纪的司法档案,包括如警察日志、警察笔录、审讯记录、案件报告、司法判决等。档案的魅力在于其内容之鲜活丰富,在于其数量之浩繁,在于对其抽丝剥茧的解读思考,在于寻找其含义,发现其在时间长河和历史体系中的价值。档案的魅力常常使人欲罢不能,因而自档案中回归也是档案研究者的必需能力。这本小册子的内容由司法档案的特点、档案的搜集与处理、研究档案的方法等几方面构成。在主要部分之间穿插有三个描述性的生动章节,对场所、气氛、人物、动作等的极为细节的描述形成强烈的画面感,读来颇有趣味。
这部文集它实际形成的时间应该是2018年或者是4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是几代档案学人心血的凝聚。我不知道档案学界今后是否会有一本百余专家、学者共同供稿的大作,但在此之前应该是极为罕见。无论这些作者如今身在何处,重温这些文章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们当年执笔时的热忱。无论 学而不厌 还是 诲人不倦 ,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为《档案学通讯》杂志倾注了热情,而这种 热情 也深深地感染了读者,这才是办刊人希望看到的。文集分为两编,上编专题纪念文章,分享作者、编者、读者与《档案学通讯》杂志的 独家记忆 。下编收录了2000-2017年《档案学通讯》杂志每期的卷首语,既反映杂志的成长历程,也是中国档案学发展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