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杂剧》是一部“难解之书”。迄今为止,它一部孤本流传于世。它所叙述的唐僧师徒“西游取经”之故事,又和人们所熟知的《西游记》小说不太一样,乃“西游记的多重平行宇宙”里较为奇特的一个。在这部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西游记”故事的某个阶段(自元至明),以及元明时代中国人的想象世界。譬如孙悟空与一般妖怪无异,既抢公主又想吃唐僧,而且爱唱小曲。又如猪八戒并非天蓬元帅下凡,而且高强,和孙悟空不相上下,后被二郎神的细犬咬倒被擒……《西游记杂剧》的内容,设计唐宋元明时期的俗语,多引佛道儒甚至袄教的典故,很容易被“误读”,本书以明万历刊本《杂剧西游记》(日本昭和3年(1928)东京斯文会铅排本)为底本,予以校勘注释,希翼读者能够加深对《西游记杂剧》的理解。
本书是研究王国维及其词学的理论专著。全书分为五编,分别就王国维文学观念特别是词学观念的演进、王国维词学本体论的形成和完善、王国维词学理论的接受史、王国维词学的学术渊源、王国维词学的深远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是近十年来王国维词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此书先对江南女性文化的繁荣及其特征进行概述,为全文之纲领。其后从闺秀结社与文学活动、以阳湖张氏为代表的闺秀家族文化、以钱塘为代表的闺秀地域文化、闺秀文学的文化透视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从中可以观照乾嘉道时期闺秀文学活动的盛况、江南闺秀家族文化的特质、地域闺秀文学的发展状况、江南闺秀创作的文化意义。总体而言,本书从多个层面切入考察江南的闺秀文学创作,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文学与文化相结合,揭示了女性文化与文学的历史真实,弥补了以往文化史及文学史研究的疏失和缺憾,试图为“重构文学史”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视角。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会读到对疾病细致而的描述,这是作家在对真实病例近距离观察之后受启发而撰写的。有些疾病文学中的描述甚至出现在作为医学正式认定某种疾病之前,几乎什么疾病都可在文学作品里找到相应的描述。文学作品甚至为疾病观察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它不仅从人文方面给普通读者提供了对疾病的解读,而且也为临床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真实病例提供了一种文学性的特殊的文献描述。文学医学对病人和医生及其疾病的描述时常堪比医学文献,为医生的工作提供了特殊的视角。本书所辑文章即是文学作品中关于疾病描写的研究。
本书的主要内容为亦邻真先生已经发表的论文、专著和词条等蒙古学研究的汉文版全集汇总。部分是他的未刊稿,以及从蒙古文新译为汉文的论文稿,此外还有部分手写稿和信札的照片,均为首次出版。两位整理者乌云毕力格和乌兰教授也都是著名的蒙古学学家,为亦邻真先生的学生,对于原稿进行了收集,编排,并对于部分蒙文稿件进行了汉译。
《王维与希尼诗歌认知比较研究》以王维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希尼这两位代表中西方文化的诗人的诗歌为语料进行多层次的认知比较研究,从中构建诗歌的概念合成模式,并从认知文体学的视角来解读诗意。《王维与希尼诗歌认知比较研究》力求在概念合成理论基础上拓展其在叙事、语用、翻译领域的双域和多域网络的概念合成理论模式。
上海文艺出版社是出版中国左翼文学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的重镇,值2020年“左联”成立九十周年之际,原上海文艺社理论室编辑,左翼文学研究家胡从经,集毕生研究,撰成此书,就左翼文学的作家、作品、流派、传播、史事做了全方位的梳理。 全书稿厘为上、中、下、外四编,依次题名为“作家管窥”、“作品蠡测”、“辙痕初揆”、“簿录草纂”。 上编“作家管窥”。“甲、作家考论”,辑入研究鲁迅等论文十二篇。乙“陨星素描”,是对早夭的左翼作家和牺牲的文化战士的评述和速写,他们为新兴的左翼文学事业贡献了鲜血和生命,不应忘却这些拓荒者和前驱者。 中编“作品蠡测”。甲“创作试析”中辑入了对殷夫等左翼作家或一体裁、或一时期作品的评析。乙“名篇评骘”则是对瞿秋白等作家、评论家分析与评介。丙“繁星掇拾”,钩沉了茅盾、郁达夫
《优塾医药研报合集》集合了18个鲜活的医药公司经营案例,对医药领域的公司进行深入分析。集中剖析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模式、融资方式以及进行IPO过程中的亮点、难点。 对于投资界、医药产业界人士,均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