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泰戈尔诗文鉴赏辞典》为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丛书之一,精选泰戈尔诗歌16首、小说5篇、戏剧3篇、散文5篇,均系其代表作品,采用冰心、白开元、董友忱等名家的译本。另请研究专家学者为每篇作品撰写鉴赏文章,对作品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进行赏析,实为打开泰戈尔文学宝藏的锁钥。书后附有《泰戈尔生平与创作年表》,供读者参考。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极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人间词话》,在理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一些问题上颇有创见。
胡适是新红学的开山祖师,1921年他以《红楼梦考证》一文开创了红学研究的新时代,这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已成为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在本书中,胡适针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问题进行了有史有据的考证,是我国红学研究的里程碑,也是我国红学研究的代表作,在外产生了极大影响。
本书是一部由小说“闲”看中国社会的著作。但作者贯通古今,引证诸多历史材料阐发其社会学理论,且借题发挥,谈的是政治、经济、伦理、兵制、士人、社会组织、婚姻问题等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作者有着看透社会与政治的火眼金睛,因此看似游戏走笔,但分析中国社会却要言不烦,深入精当。
《骆驼祥子(七年级适读)/名著导读·同步阅读书系》是老舍先生小说。《骆驼祥子(七年级适读)/名著导读·同步阅读书系》紧紧围绕主人公祥子买车、失车几次起落的坎坷经历,展示处于二十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生活。编者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阅读能力的需要,《骆驼祥子(七年级适读)/名著导读·同步阅读书系》将“京味方言”进行了详细的注释,促使孩子们更多、更好、更快地阅读;书中还配以生动、精彩的插图,以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引导孩子发现阅读的乐趣,从而培养孩子的阅读、表达与思考能力。
◎有不少初学写作的人感到苦恼:写不出来!我的看法是:加紧学习,先别苦恼。怎么学习呢?我看哪,步顶好是心中有什么就写什么,有多少就写多少。永远不敢动笔,就永远摸不着门儿。不敢下水,还学得会游泳么?——老舍《别怕动笔》◎文章必须修改,谁也不能一下子就写成一大篇,又快又好。怎么修改呢?我们应当先把不必要的话,不必要的字,狠狠地删去,像农人锄草那样。不要心疼一句好句子,或一个漂亮字,假若那一句那一字在全段全句中并不起什么好的作用。文章正像一个活东西,全体都匀称调谐就美,孤零仃的只有一处美,可是跟全体不调谐,就不美。——老舍《多改多念》◎文字平庸是个毛病。为医治这个毛病,读些古典文学著作是大有好处的。可是,也有的人正因为读了些古典作品,而文字反倒更平庸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大概是这样
本书根据马赫金“对话主义”理论、小亨利·跑易斯·盖茨“言说者文本”理论并结合作者对其种族观的表述,对美国黑人女作家左拉·尼尔·赫斯顿的长篇小说《他们眼望上苍》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话语特点做了详细分析。通过论证,本书认为《他们眼望上苍》的框架叙事结构及人物话语与叙事者话语间的转换整合体现了一种“双声性对话”,而这种双声性对话是对作者的黑白种族观,即对黑白间平等对话的期许以及她的“双合种族意识”的一种隐喻表述。
诗人写诗都写些什么?是怎样写出来?又如何去读?江弱水编著的《诗的八堂课(精)》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征引古今中外的诗作与诗论,就博弈、滋味、声文、肌理、玄思、情色、乡愁、死亡等话题,来展开有意义也有意思的讨论。每一讲都以独具魅力的作品,用别开生面的分析,给读者感性与知性的双重满足。既能用于学诗入门,也可作为诗学进阶。
多少人羡慕皇帝和国王的风光,可有谁知道大多数的帝王都死得很惨?《滴血的皇冠》用中外对比方式,揭秘了几千年来历史上帝王们非正常死亡的真相。作者从帝王权力魔鬼般的诱惑出发,梳理了50多个国家和500多个死于非命的帝王的命运,重点对320个帝王非正常死亡的真相进行剖析,揭示了权力必然产生诱惑,诱惑必然产生争夺,争夺必然给帝王们带来的生命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