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维尼楚克的少有中译本,《冰冻时光之窗》选译了维尼楚克很具代表性的的17个完整短篇以及5种长篇的精彩片段,包含了抒情与哲理故事、心理小说、奇幻寓言、黑色幽默与讽刺以及低俗小说等各种类型。 从抒情与哲学想象,到人性的病理分析,从奇幻与变形世界,到黑色幽默与讽刺,邪典、科幻、情色、超现实、反乌托邦、黑色幽默、两性喜剧,这位文学大师,是个犀利毒辣的老“朋克”,是个古灵精怪的千面巫师,是个奇思妙想的造梦者。
本书在中国文学史、岭南文学史以及文学地理学的视野下,以南园五先生为中心,对其成员生平、结社过程、地域书写、诗学建构、诗派传承诸问题进行梳理,探讨明初岭南诗派的形成、发展、特色及地位。
《点评集》收录了吴趼人点评过和编辑过的作品,考虑到吴趼人评点过的作品很难见到,同时为了帮助读解吴趼人的评点,本书保留了原文,校以《新小说》和《月月小说》所载,并加以新式标点。这些作品包括侦探小说《毒蛇圈》,二十三回;《新庵译屑》九十题九十四篇译作;弹词小说《贾凫西鼓词》;写情小说《情中情》,五章,未完;《新庵谐译初编》一、二卷,卷一收录《一千零一夜》《渔者》两篇,卷二收《猫鼠成亲》《狼羊复仇》等十五篇。
江西文人在元代文坛扮演着重要角色。前期庐陵奇崛文风影响一时,中期抚州吴澄给江西文风添进了儒者的平和气象,后期江西籍文臣是平易正大盛世文风的推行者。李超编著的这本《元代江西文人群体研究》以代表性文人为中心来探讨庐陵、抚州、聚集京师的江西籍文人群体的成就,既从微观上梳理群体的文学思想与创作,又在宏观上呈现江西文学、元代文学的格局和走向。丰富的文人个案研究及对元代江西文学整体面貌的把握,将给江西文学史、元代文学史研究以有益的参考。
本书着眼于中国“70后”作家群体的代际境遇、时代精神体验及文学生产机制等问题,通过对“70后”文学创作现状的梳理及对其存在问题的剖析,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21世纪中国文学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作者多为活跃于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
......
本书为《光启文库?随笔》之一,主书名《随缘求索录》得自屈原《离骚》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书收录学者张绪山在学问追求上的思考文章,共40余篇,是作者“生命机缘留下的痕迹,部分地反映了我的情感与爱好”。 本书按照“科学纵议“”史学杂咀”“时说漫评”“学林琐记”“萍踪遐思”等主题展开。部分文章已在报纸或期刊中发表,获得知识界的好评;部分新撰写的文章,反映了作者的一些新思考,有助于开阔历史学、文学等研究新路径。
王彦泓是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晚明诗人,但长期被学界冷落。本书是在博士论文《一个被文学史遗忘的重要作家——王次回及其诗歌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既有原始文献的深入发掘和考证,也有文本的细致解读和阐释,纠正了不少流行的误解。本书是学界对王彦泓及其诗歌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足以改变学界对王彦泓诗歌价值认识的一些成见,有助于反思中国文学史的评价标准和中国艳体诗的文学史书写问题,为类似作家作品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汤显祖学刊(二〇一八年 第二、三辑合刊)》为汤显祖研究中心资助出版的汤显祖研究专刊,形式为以书代刊,内容为第二、三辑合刊。作者涵盖海峡两岸与香港、澳门地区以及西方相关领域学者,内容包括汤显祖的生平研究、戏剧艺术研究、晚明戏剧研究、世界戏剧艺术比较研究、地方文献与文学研究等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