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战争小说情爱叙事研究(1949-1979)》通过对1949-1979年期间中国当代战争小说进行性别诗学、叙事学、文化学、审美学及社会学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整合性学术研究,以其所蕴含的深层战争/情爱文化内核为载体,以现代性为中心,围绕建国后尤其是1949-1979年期间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和现代主体意识的生成机制及其话语表达机制,构建起自成逻辑体系的理论话语,是对1949-1979年间革命战争小说情爱叙事进行整合性的深广度探询和全程性研究的史论融合性的专著,在加深对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尤其是性别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丰富中国当代文学阐释、创新当代文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唐诗杂论/大家小书》是现代学者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的经典之作,内容涉及唐代诗歌的多个方面,对唐代诗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贾岛、岑参、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成就有独到而深刻的评论与分析。全书论述精辟,行文优美流畅,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引人入胜。
作者立足于《石头记》文本,以文本内在规律为指导,通过对甲戌本定格模式地探索,寻找出了其定格的奇特数字与南京历史文化的密切关系,以此奠定了作者笔下的“家乡圈”,从而断定了作者就是曹雪芹,各种人物的原型,还对部分人物生日、名字进行了解读。通过系统研究,旨使作者曹雪芹身世关系和创作时间明朗地显现于观者面前,让观者对此有个清晰的框架,有利于知人论世深入理解《石头记》,真正品味到这部文学巨著的内涵及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往陪都重庆,中国文学呈现区域分化,大后方文学着全国文学的战时发展,而陪都文学作为大后方文学的核心构成显现出这一发展的现代方向。无论是成名作者齐聚陪都,还是新晋作者涌现陪都,促成了陪都文学的空前繁荣——从诗歌到小说,从散文到话剧, 文学创作一派兴旺,再加上文学论争的推波助澜,陪都文学呈现出中国文学战时发展的一时之盛,书写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本书对陪都文学进行文本的全面梳理,以展示陪都文学的整体风貌,由此展开相关文本的综合阐释,以揭示陪都文学的区域特征,在消解现存有关大后方文学,尤其是陪都文学的诸多价值误判的同时,为中国现代区域文学研究提供具有参照性的个案,以突破现存研究范式,以期还原现代文学区域发展的历史本真。
人生的经历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人要学会取舍,方能找到未来的方向。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挫折。有的人将挫折当做绊脚石,退回了原点,而有的人却把每一次挫折都化作继续前行的动力。适当地取舍是你迈向成功阶梯所必须经历的。
《死亡滑过指尖:文学大师笔下的生命哲学》集合了托尔斯泰、托马斯 曼、弗朗茨 卡夫卡、弗吉尼亚 伍尔夫、阿尔贝 加缪、巴萨尼、库切和普里莫 莱维等多位文学巨匠对死亡的阐述和观点,以独特的视角追踪在过去的150年里这些文学作家笔下死亡的主题脉络,比较了他们对死亡的不同观点,并对生命意义的观点做出了独到的评价。 n 或许所有的思想和艺术最终都会在死亡的暗示里找到根源,而向死而生的勇气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n 生命只是虚假的皮囊,除非灵魂拍手作歌,为凡人身上的每片褴褛高声吟唱……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的代表作,是百年来中国影响力至高的一部词话著作和美学经典。王国维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融进了新的观念和方法,以简隽明晰、深入浅出的条分缕析,抢先发售开创性地梳理出词的脉络、规律,讲透词之美学核心:推崇“简”与“真”、提出“境界说”,让人豁然开朗。 《人间词话》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传统文学所作的评论,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目前占据崇高地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立论精辟,自成体系,特别是书中提出的三重境界说一直受到靠前外学者的重视,是盛传一百多年的不朽巨著,流转一个世纪的诗词经典。
本书以“研究”、“述评”、“目录”板块组合,收有文章《纪年法及其相关问题》、《论语新证》、《大荒经文荒诞难解新释》等。
《自然 生命与文学》内容以文学研究为主,兼及历史、哲学。文学研究涉及六朝文学观、李白、唐诗选本研究和文体研究等;同时也对古代文学研究本身展开理论探讨,如: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个性问题、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文学感悟力、古代文学研究与当代文化等。而历史和哲学研究,则侧重对自然与生命意识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有考量的探讨。其中,绝大部分文章都已在《哲学研究》《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光明日报》《清华大学学报》《河北大学学报》等报刊上发表过,对文史哲教学和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唐宋词概说/大家小书》是我国著名学者吴世昌的诗词学术著作,包括唐宋词概说、花间词简论、宋词中的“豪放派”与“婉约派”、论词的读法、诗词用譬喻释例、漫谈《小山词》用成句及其他、有关苏词的若干问题、周邦彦和他被错解的词、宋代词略论、辛弃疾略论等等。
本书是有名文史学家冯其庸的红学名著。他把《红楼梦》的思想和作者曹雪芹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来进行探讨。其中深入研究了从明代后期至清代乾隆时期的社会历史状况,研究了这一历史变革时期的社会政治、思想、经济、文化、习俗等情况,研究了这一时期的外部世界的沟通的状况,很终提出《红楼梦》的思想是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民主思想。本次再版单行本,以冯其庸《瓜饭楼丛稿.解梦集》为底本,增补若干篇目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