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是后世《传习录》的母本,因未经后人妄改,拥有极高的专业性和珍藏价值,被已故哲学家陈荣捷先生称为 完备而可靠 的版本,是阳明心学的先选读本。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经典的入门书。 ◆心即理:行为准则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遇到难题时与其劳神费心,不如去倾听内心原本的声音。 ◆致良知: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只不过被后天的习气和私欲所蒙蔽了;若能恢复并遵循本然的良知,就不难获得内心的安宁。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论语》以修身治国为诉求,以仁为根本,以善为指向,以学为方法,为人们构建了一座 的道德之都。这一道德之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石。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领会孔子的思想与精神,主编林少华在文章中选取了与正文相契合的插画,将插画与正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大大增加读者的阅读趣味。
本书为2018年出版之《论语研读》一书的修订本。作者在研读潘重规《论语今注》后,加入了相关内容,此外也对全书内容做了增补和修订。 本书是作者在2007年给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博士生开设《论语研究》课的基础上写成的。 《论语》是中国历 影响 的一部书,也是历来研究得 多的一部书。对《论语》的研究,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但对《论语》的研究, 根本的,离不开对《论语》文本的解读。历代对《论语》的注释,也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从语言文字方面来讨论对《论语》文句的理解,是本书的重点。本书分为七个单元。 单元的重点是讨论为什么叫《论语》,《论语》的“论”字为什么读lún,以及《论语》的编撰和流传的过程。第二单元讨论与《论语》的阅读和理解有关的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三单元从《论语》中有关的章节来讨论孔子当时的一些
本书为2018年出版之《论语研读》一书的修订本。作者在研读潘重规《论语今注》后,加入了相关内容,此外也对全书内容做了增补和修订。 本书是作者在2007年给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博士生开设《论语研究》课的基础上写成的。 《论语》是中国历 影响 的一部书,也是历来研究得 多的一部书。对《论语》的研究,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但对《论语》的研究, 根本的,离不开对《论语》文本的解读。历代对《论语》的注释,也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从语言文字方面来讨论对《论语》文句的理解,是本书的重点。本书分为七个单元。 单元的重点是讨论为什么叫《论语》,《论语》的“论”字为什么读lún,以及《论语》的编撰和流传的过程。第二单元讨论与《论语》的阅读和理解有关的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三单元从《论语》中有关的章节来讨论孔子当时的一些
宋陈次升撰:本传载所陈前后凡十余事,皆有关与贤奸消长、政治得失之故,为他人所不敢发;而谓其他所言曾肇、王觊、张庭坚、贾易、李昭圮、吕希哲、范纯礼、苏轼等,公议或不谓然:今即集中所存诸疏观之,其论王观也,以曾布所善:其论曾肇也,以布之至亲:其论吕希哲也,亦以韩忠彦之亲:其论范纯礼也,以对辽使误犯御名:事各有因,与曲加指摘者不同。且是是非非,虽当代清流亦不肯稍存假借:此正其破除成见,毫无党同伐异之私:作史者乃以门户之局为次升之病,谬之甚矣。
先秦诸子在整合上古文献基礎上所进行的思考舆写作,构成了中国古典学术的真正源头。《淮南子》一书则是融合先秦诸子之学的集大成之作,其中文献来源甚古,均被纳入到刘安的理论体系中。或明引,或暗引;或踵成其说,或敷演其義。由朱新林所著的《淮南子徵引先秦诸子文献研究》一书採取专题研究的形式,以考论结合的方法将书中徵引的部分诸子之学加以勾稽梳理,希冀通遇这种方式勾勒出西汉褚子学的大致面貌,亦可视为封中国元学术的一种重新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