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笺疏》十八卷, 附 《订讹》一卷 、《 图赞 》 一卷 , 清代 郝懿行笺疏。 《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 《 山海经》自成书两千余年来,研究之作可谓汗牛充栋。 《山海经笺疏》 ,以笺补注,以疏证经, 采诸家之所长,内容多有创见,可谓《山海经》注本的集大成之作。 本次整理出版的 《山海经笺疏》 , 以 《龙溪精舍丛书》 本为底本,并以《绘像山海经广注》所附诸图依文意插于相应位置,以助读者研读。 整理过程中,以保持原本原貌为原则,对原书不删节,不改动。原书繁体竖排,现改为简体横排,并加现代标点,方便当今读者阅读。
暂无内容,努力完善中;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著名谏官魏徵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辑录前人著述而成的谏书。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从大约一万四千多部古籍中摘取出有助“修齐治平”的内容。
本书为舒大刚先生关于巴蜀全书编纂及相关研究的论文集,为舒大刚学术论文集之一,包括巴蜀全书、蜀学通论和人物丛考等部分,共收录其自20世纪90年代起至今发表的蜀学研究论文二十四篇,涉及蜀学通论、巴蜀全书编纂相关理论及实施办法的研究,巴蜀学人考证等。
《后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上溯王莽时期,下至汉献帝刘协时期。该书主要包括帝王、皇后及诸侯大臣的本纪和各式人物的传记,共计九十卷,为南朝刘宋时期的范晔所作。《后汉书》与《史记》《汉书》及《三国志》合称“正史”的“前四史”,在中华文化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此书继承了《史记》和《汉书》中纪传体的书写方式,以人物描写为中心,采用《春秋》编年体式的系年系事之法,叠加以类相从的故事板块,杂用插叙、倒叙等叙事手法,形成了一个以人为本、以时间为经及以故事为纬的构建历史的立体式的框架结构。
《水经注》详细介绍了中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很多在后世散失了,所以保存下来了许多资料。《水经注》文笔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的文学作品,在中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本书编译者除对古文原典进行注解、翻译外,还加入了与现代技术相关联的知识性、趣味性版块,使读者一览古代科技对当代科技进步的影响。
本书整理选编了《史记》很有代表性的篇章,综合了历代研究《史记》的学者的学术成果,对原文作了详细而准确的注释,并且对照以明白浅显的译文,使读者阅读《史记》的时候毫无障碍。我们还特别请画家专为本书绘制了大量的插图,这些彩色插图有助于读者理解《史记》,兴趣盎然地阅读《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