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钱柳因缘诗释证稿》,为陈寅恪*后一部著作,也是陈先生所有著述中在体量、写作时间、体例完备程度、影响力上的登峰造极之作。全书写作历时十年,先生在目盲体弱的情况下口述,由助手黄萱笔录成书。本书以史证史,探究了秦淮名妓柳如是传奇的一生,特别是其与大学者钱谦益之间的姻缘纠葛,综合运用传、论、述、证的方法,熔史料、诗笔、议论于一炉,考察了存亡之时士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选择,展现了明末清初社会形态与思想文化之变迁,充满了家国兴亡哀痛之情。
《江西历代进士全传》是江西省历代进士的全传,历史上共产生了约11万进士(指正科文进士),而江西进士共一万两千多名,占所有进士名额的十分之一,《江西历代进士全传》对研究江西地域文化和中国科举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江西历代进士全传》以地域(行政区划以清末为准)分卷,每卷按年代(科分)来编撰进士传记,它是对所有的文献资料包括各种史志碑铭人物传记等进行了竭泽而渔式的搜集后对各种资料进行比勘校对补充考订而成的江西历代进士传记大全。具有很高的文献参考价值。书末并附有江西历代进士总名录及索引,以便读者翻检。
经学是中国古代社会学术及意识形态中的核心与中枢,两千年来各种著作汗牛充栋,但一直缺乏严整、系统的通论性、总结性著作,直到晚清皮锡瑞著《经学通论》与《经学历史》,才对两千余年经学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论述。《经学通论》从今文经学的立场出发,对儒家经典的撰著流传、内容要义及历代考订注疏的得失、读者治学研究的门径等问题,作了扼要的阐述,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缺陷,内容较为驳杂,多用专门术语,不易理解。笺注者以原段落分章笺注其中人名、书名、经学概念及典故等,使原书可以 易理解与普及。
《李自成手稿》为姚雪垠在写作多卷本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时留存的卷手稿。《李自成》全书共五卷,卷创作于作者下放劳动之际,写在粗糙的方格纸上,保存完整,为珍贵,而余下四卷均无完整手稿留存。该手稿共800多页,内容完整,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创作历程。 此次出版,即是以此为底本原大复制。全套书共四册,以宣纸线装形式呈现给读者。
《曹振镛行述(宣纸线装 一函一册)》繁体竖排线装保留古典原貌,字大清晰不损伤视力,线装大字本古籍,用特制专用的字模排版,以传统线装工艺印制,字体醒目,版面疏朗,纸质轻软,古色古香,便于捧读和收藏。
《明状元图考(线)(套装共4册)》内容丰富,共收集论文48篇,文字约40万字,线图约150个,彩版30幅(合8面)。作者万俐,供职于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与修复,有的研究成果已获国家专利。
原题《钱柳因缘诗释证稿》,为陈寅恪 一部著作,也是陈先生所有著述中在体量、写作时间、体例完备程度、影响力上的登峰造极之作。全书写作历时十年,先生在目盲体弱的情况下口述,由助手黄萱笔录成书。 本书以史证史,探究了秦淮名妓柳如是传奇的一生,特别是其与大学者钱谦益之间的姻缘纠葛,综合运用传、论、述、证的方法,熔史料、诗笔、议论于一炉,考察了存亡之时士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选择,展现了明末清初社会形态与思想文化之变迁,充满了家国兴亡哀痛之情。
《陈三立年谱长编(上中下)》作者曾编有《散原精舍诗文集》、《散原精舍诗文集补编》等文献资料图书,在以丰富的文献基础之上,编撰这部年谱长编,全面立体地呈现陈三立的人生轨迹,对一些重要活动如湖南维新、赣路修筑、松门雅集、清凉山雅集等进行详细的考证,并对他的社会交游网络也进行全面的勾勒,再现出陈三立对近现代中国文化和文学史上的影响。相信本书的出版,对陈三立研究乃至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史、学术史等的研究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朱元曙、朱乐川编著的《朱希祖先生年谱长编》十二卷,朱元曙撰。朱希祖先生为章太炎入室弟子,名列章门四王,太炎先生称其“博览能知条理”,复以“弟子中老成者”许之。朱氏殚见洽闻,尤精乙部,维身丁板荡之际,隐忧独深,故平生撰述以摅绎国粹、激扬风俗为先。特严于《春秋》夷夏之防,伪楚伪齐事迹之考订、南明三朝遗书之搜罗,皆职是也。是书起光绪五年(生年)讫民国三十三年(卒年),凡有关先生行述、思想者靡不网罗,诸如先生自著之书及诸家日记、谱牒、书信、学术专著、政府公牍之类,皆接取其要,不事枝蔓,以时系事,并一一注其出处时地;偶施按语,多闻阙疑,不为武断之说;每年之后复撮本年要事以为专题,尤注意于先生学术计划及撰述之起讫年月。执此一编,而先生一生行事如在目前。维先生游于章门,同学炳炳辈立,
《人物分典》是《中华大典 历史典》的主要分典之一,包括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等总部。编纂时,除严格执行《中华大典》和《工业典》有关规定外,对材料的收录以及对某些相关问题的处理也略有调整。
清代人物传记书。八十卷。不著撰稿人。卷目列宗室王公三卷,大臣划一传档正编二十二卷,大臣传次编十卷,大臣传续编九卷,大臣划一传档后编十二卷,新办大臣传五卷,已纂未进大臣传三卷,忠义传一卷,儒林传四卷,文苑传四卷,循吏传四卷,贰臣传二卷,逆臣传一卷。记录了自清开国功臣费英东、额亦都起,直至清末李鸿章等为止的二千八百九十四篇传记。其根据大体出自清国史馆《大臣列传稿本》、《满汉名臣传》和《国朝耆献类征初编》。清代的传记书,就目前而言,当以《清史稿》和《清史列传》收录*为齐全。但《清史稿》的多数传记叙事简略,《清史列传》一般要详尽得多,在某些方面还可纠补《清实录》中的缺失。该书于1928年由中华书局印行。后经校点,分八册由中华书局再版。1987年,中华书局分二十册出版王钟翰点校本,是为*新版
岳麓书社于1983年至1996年间,集省内外一批专家学者,陆续整理出版了15卷本、逾800万字的《左宗棠全集》。如今,新版《左宗棠全集》已经列入湖南省重大文化工程《湖湘文库》,此次新版辑录十余年来新发现的左氏作品。
《左宗棠全集(套装共15册)》内容简介: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清朝大臣,闻名湘军将领。左宗棠一生功业主要是两方面:一、镇压太平军和陕甘回民起义。二、收复新疆,并促成新疆建省。后,他入值军机、总督两江、督办福建军务,病殁于抗法前线。岳麓书社于1983年至1996年间,集省内外一批专家学者,陆续整理出版了15卷本、逾800万字的《左宗棠全集》。如今,新版《左宗棠全集》已经列入湖南省重大文化工程《湖湘文库》,此次新版辑录十余年来新发现的左氏作品。
全书收刻清初至道光年间名人书信手迹凡 613 人,书信 738 通。尺牍前刻此 613 人简要传记,另名《昭代名人尺牍小传》。尺牍分为 24 卷,小传亦分 24 卷。书为木版刻印。本次影印出版该书,将对全部 24 卷小传和 24 卷尺牍进行扫描制版印刷,采用仿古线装,纸张采用一级宣纸,印章用红色呈现方式,外部函套装帧,力图保持古本原貌,再现一代名人群体的艺术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