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萼庭著的《钟馗考》为作者的遗稿,旨在探讨钟馗文化的历史演变与艺术表现,涉及历史、民俗、绘画、文学、舞蹈、戏曲等多个范畴。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辨与精到的美学分析,饶有趣味地呈现了钟馗在民俗及不同文艺门类中的形象演变史。 书稿内容言简意赅,言必有据,征引近百种原始文献,视野开阔,文笔精准幽默,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治学功力和艺术鉴赏力。本书亦插配多幅历代名家的钟馗画、钟馗戏曲剧照、演出节目单,以及钟馗相关剧本的书影等。
陆萼庭著的《钟馗考》为作者的遗稿,旨在探讨钟馗文化的历史演变与艺术表现,涉及历史、民俗、绘画、文学、舞蹈、戏曲等多个范畴。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辨与精到的美学分析,饶有趣味地呈现了钟馗在民俗及不同文艺门类中的形象演变史。 书稿内容言简意赅,言必有据,征引近百种原始文献,视野开阔,文笔精准幽默,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治学功力和艺术鉴赏力。本书亦插配多幅历代名家的钟馗画、钟馗戏曲剧照、演出节目单,以及钟馗相关剧本的书影等。
《贞观政要》是唐朝史官吴兢(670~749年)编撰的政论性专史,是一部对 贞观之治 的历史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和全面介绍的著名史书。 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几个深为后世称道的清明时代,如 成康之治 、 文景之治 、 贞观之治 、 开元之治 等,它们都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以及周、汉、唐这些强盛王朝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其中影响*的,应当首推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 贞观之治 。 贞观 是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年)的年号,相当于公元627~649年,历时二十三年。 唐太宗吸取了隋朝的历史经验教训,在隋末的农民起义中,他看到人民群众 能载舟亦能覆舟 的伟大力量。于是针对隋朝的弊政,进行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在政治上,他实行廉政,对行贿受贿、贪污腐化的官吏深恶痛绝,并严惩不贷;对那些廉洁奉公的官吏,则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