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庆撰写的《世说新语》是记录中国东汉至南朝刘宋时期士族阶层言行举止风尚与生活轶闻琐事的一部独具特色的文史名著,全书由一千一百多则长短不一的小故事构成,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对中古时期政治、哲学、文学、美学及社会思想道德状况等均有涉及,是研究中国魏晋历史文化*重要的原始典籍之一。 《世说新语(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精)》原文底本采用民国上海涵芬楼影印明袁氏嘉趣堂刊本《世说新语》,参考了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的校勘、笺疏成果。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以《世说新语》三十六篇为序,各篇之下按底本次序编目排列若干则故事,不再标出卷数:断句参考了中华书局版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但部分语句根据译文作者的理解有所调整;白话译文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以避免意译发挥离原书本意太远
《丙午日本游记》详细记录了作者以商人的身份,利用私人朋友的关系,到日本各学校工厂医院考察,以期务实有用的见闻。在日本的考察行程、考察内容和观感,内容涉及日本的政治、法律、经济、教育、文化的各项制度和现状,同时也提供了大量清末留日学界的手资料。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玄学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小说中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为风尚,而玄学正是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本次纳入“传世经典文白对照”丛书出版,由 学者沈海波等对全部原文进行了白话翻译,白话译文与文言原文逐句逐段对应,对开翻阅检索方便,是帮助广大读者理解这部古典名著的可靠读本。
《道教典籍选刊:养性延命录校注》共分上下两卷,上卷叙教诫、食诫、杂诫、祈禳等项;下卷述服气疗病、导引按摩、等项,主体由本经、校勘、注释三部分构成,并附录《太清道林摄生论》、《太清经辑注》两篇文献。
《菜根谭》,是一部融合了儒、释、道思想,以心学、禅学为核心,集人生智慧与修身养性于一体的清言小品集。以“菜根”为书名,取“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寓意人生经历锤炼磨砺才能造就的品德和才识。书中以亦骈亦散的文字手法,格言警句的表现方式,阐述了洪应明对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等的深刻理解与认识,书中既主张积极入世、心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又宣扬亲近自然、悠游林泉的隐逸旨趣,同时也提倡参悟禅机、空灵清净的超脱境界。对于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可以从此书中获得为人处世、修身养性、职场生存技能等方面的有益启示;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可以通过它了解选拔人才、经营企业的理念,以及如何提升管理者修为的实用指导。
《东隅琐记》记述了作者赴日五个月来对日本工业、商务、教育、律政及社会风俗等洋务的考察,表达了“中体西用”的新政思想。是一部研究清末社会变革的文献资料,书中的一些实业救国思想曾对中国近代工商业和社会发展起过重要作用。《愚斋东游日记》记载了作者在日本养病的八十六天期间,带病考察了东京、神户多家企业,以对比的方法研究了中日两国工业发展与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主张采日本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作者希望扩大中日实业方面的合作关系,并思考了中国立宪、工业化和货币金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