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是明朝思想家袁黄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 立命之学 、 改过之法 、 积善之方 和 谦德之效 。四篇文章各自独立成文,而义理又一以贯之,讲述 趋吉避凶 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该书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学说,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春秋繁露》是后人汇编的汉代大儒董仲舒的著作集,是研究董仲舒以及西汉儒学思想的重要资料。本书选注、选译了其中主要的篇章,以期展现董仲舒哲学思想的概貌。 董仲舒是汉代*重要的经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更是具有开创性和体系建构能力的哲学家,集先秦儒学之大成,对儒学以及中国古代政治哲学都有着极为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了解董仲舒以及汉代儒学思想,有助于梳理和理解儒学成为两千多年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的关键历程,以及汉代儒学充分吸收、容纳先秦各家思想以应对时代挑战,建构庞大儒学体系的思想脉络。
《楚辞》是我国*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战国晚期天才诗人屈原及其后学宋玉所创造的一种具有楚国鲜明地方特色的新诗体,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书是《楚辞》的注译普及读本,全书对疑难字词采用分句注释,尽量选择古今学者合理的解释,特别是充分吸收20世纪以来楚辞学、神话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力求详尽通俗,译文则主要采用直译,以便于读者理解原文。
《颜氏家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经典著作。 本书为该书的导读、注译本,作者在精择底本的基础上,充分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精心注译,每章前有提纲挈领式的导读,是一部适合社会大众阅读的普及作品。
文天祥(1236 -1283),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指南录》四卷,以时间为序,用五言七言律诗、绝句、古诗的形式真实记录了作者从率兵赴临安勤王,出使北营据理力争而遭扣留,到京口逃脱魔掌,历尽千难万险后到达南宋行都福州的整个过程。途径十余城,行程逾千里,时长百余日,一路上风餐露宿、忍饥挨寒、担惊受怕,多次陷入绝境,又都侥幸免死,可谓惊心动魄、历尽磨难,反映了文天祥英勇不屈、心系南方宋廷,欲继续抗元的爱国主义精神。《指南录》是一组浩气长存的英雄史诗,一直以来没有注释本。整理者花费了大半生的心血,对其作了详尽注释,同时纠正
陈广忠翻译的《淮南子(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精)》全书共二十一篇,除第二十一篇《要略》作为介绍著书目的及各篇的内容提要外,其他各篇都冠以“训”,意思是各种理论观点的阐释、解说。本书选录了其中六篇。《原道训》是天地万物的本质,是贯穿全书的基本概念。《精神训》对生命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主要涉及生命起源、孕育过程、构成部分、生命观及养生之道等五方面。《主术训》阐述君王驾驭群臣治理**的策略和手段。《缪称训》中,作者在坚持道家思想的前提下大量引用了《易》、《诗》、《书》、《礼》的言论,对儒家的德、仁、义等观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诠言训》是对道家无为思想的诠释,主要是探讨治国与修身之间的关系。《人间训》主要论述人类社会中祸福、成败、得失、利害、损益、取予等各种矛盾的辩证关系,其中特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文学巨著。全书分为12卷,收录短篇文言小说491篇。蒲松龄在继承魏晋志怪和唐宋传奇传统的基础上,以隽永之笔、博爱之情,取得了文言小说创作的辉煌成就。我社此次出版,从其中精选四十余篇文章,约请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胡国浩先生做了导读、注释和翻译。本书的导读见解独到,注释精炼,翻译文笔流畅,对于读者阅读理解大有禆益。
陈桐生翻译的《国语(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精 )》以其历史性、思想性和文学性并重而在中国古代 典籍中独树一帜,历来为后人所重视。《国语》作为 各国史料汇编,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 、外交、经济、文化及习俗等各方面的历史,勾勒出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阶段的时代轮廓,对我们研 究上古社会有重要的文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