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位于山东济南市西南泰山北麓长清县万德镇灵岩峪方山之阳。自东晋开始创寺,佛图澄的高足僧朗在此建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灭法,佛事遂废,至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再兴。正光元年(520)法定禅师来此游方山,爱其泉石,重建寺院,逐渐兴旺。此后,唐、宋、元、明各代为寺院盛期。盛时有僧侣500余人,殿宇50余座,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直至清乾隆十四年(1749),仍有殿宇36座,亭阁18座,无一不显现出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雕刻技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历史悠久,佛教底蕴丰厚,自唐代起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 海内四大名刹 ,并名列其首。灵岩寺,现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本书以
《青岛影像:1898~1928:明信片中的城市记忆》由王栋著
《观澜集》全书收录60余篇散文,分为 岛上钩沉 艺事云烟 上下两编,是以文学语言叙述青岛风土、风物、风情的民俗类作品。作者为岛城土著,本地长大,天然熟悉青岛的风物掌故,多年执掌青岛文化前沿地带。无论是立足于城市建置的宏大叙事,还是历史流脉中的艺文短志,都是以人为核心、围绕历史中的人来观察和讲述的。以丰沛的情感、细腻的笔触,或回望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或钩沉岛城民俗与历史,或艺海撷英,描摹青岛名人或名家来青的逸事趣闻。
一座城市的故事,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的文化魅力,她不仅是这座城市各个历史时期信息符号的留存,更应该是一个地域精神文明成果的结晶。讲好一座城市的故事,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一座城市的知名度、经营好城市品牌、促进经济建设、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 由木子主编、经过近三年寻访、编绘的《济南故事》,短小精干、文图并茂、言语通俗,老少咸宜。人们在饭后茶余,三五分钟就可以解读一个济南故事。
本书为“济南故事”系列第二辑的其中一本,将李清照的每一段人生用她的一首代表词作来概括,如少女时代之《点绛唇》、晚年生活之《声声慢》等,结合历史大背景,从宏观视野入手,讲述了李清照的生平及其与济南这座城
《关中地区山东方言岛语言研究》由绪论;关中地区的山东移民与山东方言岛;山东方言岛代表点音系;山东方言岛的语音特点;山东方言岛与山东方言、关中方言的语音比较;山东方言岛的语音变化;山东方言岛的语言变化与语言接触;山东方言岛11个代表点字音对照八章构成。
《观澜集》全书收录60余篇散文,分为“岛上钩沉”“艺事云烟”上下两编,是以文学语言叙述青岛风土、风物、风情的民俗类作品。作者为岛城土著,本地长大,天然熟悉青岛的风物掌故,多年执掌青岛文化前沿地带。无论是立足于城市建置的宏大叙事,还是历史流脉中的艺文短志,都是以人为核心、围绕历史中的人来观察和讲述的。以丰沛的情感、细腻的笔触,或回望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或钩沉岛城民俗与历史,或艺海撷英,描摹青岛名人或名家来青的逸事趣闻。
本书为 济南故事 系列第二辑的其中一本,将李清照的每一段人生用她的一首代表词作来概括,如少女时代之《点绛唇》、晚年生活之《声声慢》等,结合历史大背景,从宏观视野入手,讲述了李清照的生平及其与济南这座城市的关联。李清照被称为 千古才女 ,是济南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名人,济南的山水塑造了她刚柔并济的性格,而济南也因为她增加了文化含量和知名度。深入挖掘李清照的生平,讲好济南故事,能够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对济南历史文化的了解。
济南的芙蓉街是济南历史上有名的 金街 ,建街距今已经有三百年的时间,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悠久的历史。本书从芙蓉街建街前的历史开始,通过一个个小的故事,详细介绍了芙蓉街的位置、泉水、名人、商号等内容,将芙蓉街的 花灯一条街 闻香一条街 文化一条街 名产一条街 时尚一条街 的种种面貌展现出来,通过数百年间芙蓉街历史面貌的改变,体现了芙蓉街对于济南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让人们对这条耳熟能详的济南古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