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荆楚文化(武汉长沙衡阳)》主要介绍了荆楚文化。 荆楚文化诞生于今天的洞庭湖流域, 它是中国先秦三大文化体系(华夏、东夷、荆楚)之一。 在中国的各种文学形式中,“楚辞”可能是飞扬跳脱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民情, 以及表现方式、浓郁的抒情风格,带着明显的“荆楚文化”色彩, 而它也正是“荆楚文化”浪漫性格的代表。 荆楚文化虽然早期带有华夏文化的基因, 但是自从吸纳南方各民族文化之后, 却发展出与中原文化完全不同的面貌, 与中原的方圆规矩相对,荆楚文化是一种不对称的美; 与中原的礼仪文化相比,荆楚文化是一种飞扬跳脱的精神。 如果说中原文化是孔孟,那荆楚文化就是庄子。 这种浪漫精神,形成了直到今天湘鄂一带的文化
由张松辉、张伟伟编著的《湖湘文化名著读本(道教卷)》从数十种古代典籍中,选取*代表性的有关湖南道教的史料,并加以注释与解析。从形式上看,这些史料涉及史传、散文、诗歌、小说等不同体裁;从内容上看,这些史料上及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下至近代文人有关道教的诗文。阅读本书,基本可以把握湖南道教发展的基本线索及重大事件。
《湘水》杂志创刊于2013年,是原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批准的内刊,以 发掘湖南人文历史、阐扬湖南人文精神 为宗旨,兼具思想性、可读性和鉴赏性。从第三辑起,公开出版发行,现为第五辑。今年是王船山诞辰四百周年,《湘水》特邀请陈来、王兴国、朱汉民、王泽应等学者撰文,展现船山先生高迈精深的思想、耿介不移的志节,以及其思想和人格对后世的影响。 《王船山的思想特质》(作者陈来)条分缕析船山思想的渊源、定位和取向,评价船山先生思想脉络多元,学术洞见深刻,精神气质独特。《船山哲学的历史影响和时代价值》(作者王兴国),从道器观、体用观、理势观、动静观、知行观五个方面阐释船山哲学的历史影响和时代价值。《王船山理想人格的影响》(作者朱汉民)分析王船山圣贤兼豪杰理想人格对曾国藩、魏源、黄兴、蔡锷、杨昌济、
位于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自然风光旖旎,环境幽稚,人文积淀厚重。在历史上,程颢、程颐、范仲淹、杨时等诸多名师硕儒讲学于此;司马光不仅讲学嵩阳书院,其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第9~21卷还在此编纂而成,留下千古佳话。嵩阳书院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海内外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宫嵩涛编著的《嵩阳书院/中国书院文化丛书》从历史沿革、教学管理、祭祀、藏书、学田、建筑、碑刻、诗赋、历史名人等方面对嵩阳书院进行了通俗而全面的介绍,使广大旅游者和书院文化爱好者能够清晰地了解这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
《荆楚文化丛书 史传系列:荆楚神话传说》所选的神话,都是源自民间的口传,即或不是唯我独有,也是举国罕见。 它们早已被写进论文,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不过,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依然可能难以理解和认识它们的重要价值;甚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误把宝物当成俗物。所以《荆楚文化丛书 史传系列:荆楚神话传说》便不厌其烦地详加分析、介绍,以帮助其识别这些 文化活化石 。 鲁迅先生说: 迨神话演进,则为中枢者渐近于人性,凡所叙述,今谓之传说,传说之所道,或为神性之人,或为古英雄,其奇才异能为凡人所不及 人物传说所涉及的都是历史名人。它们经过想象、夸张和虚构,一般都已不是史实。换句话说,其主要价值表现为文艺性,而非史料性。但也并非尽然,即还有不同的情况。例如关于李白成被程九百所杀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