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指出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阐述了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坚持本真、整体、活态、可持续、以人为本等重要原则,强调了文化空间的保护和传承人的保护、培养是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香火的根本所在。同时,还针对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存在过度开发、急功近利等问题,提出了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模式和对策。
段超、张昌东主编的《汉民族与荆楚文化研究-- 汉民族学会2012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以汉民族与荆楚文化为主题,围绕汉民族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贡献,荆楚文化的历史地位及作用,汉文化与荆楚文化的互动关系等十个方面的议题展开讨论,对当代中国各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变化、生活结构和生活方式变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变化、民族关系变化,各民族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海外华人在振兴中华大业和开展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与影响、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及爱国主义具体内容等等问题的进行深入的研究。
该书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湖北大学湖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组织编撰,依托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等相关研究机构,团结湖北文化产业研究领域专家,在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厅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调查问卷、深度采访、个案研究等多元研究方法,对2017-2018年湖北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情况,以及各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把握湖北文化产业发展趋向,并提出建设性的建与对策,为湖北文化产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一研究思路对于促进 政-研-学-产 的真正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书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全景再现了中国近代湖南人群体性崛起的历史脉络,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适当的演绎,用横跨百年的视角栩栩如生地揭示了湖湘人士在中国近代崛起的地域性密码。在中国近代史上,湖湘人士是一个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地域性群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书既是一部解读近代湖南人群体性崛起的历史,也是一部展现湖湘文化与精神的作品,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湖南缘何在近代能产生如此多对中国历史有影响的杰出人物?这一群体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和地域性特征是是什么?这本书便是作者提供给我们找寻答案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