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全景再现了中国近代湖南人群体性崛起的历史脉络,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适当的演绎,用横跨百年的视角栩栩如生地揭示了湖湘人士在中国近代崛起的地域性密码。在中国近代史上,湖湘人士是一个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地域性群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书既是一部解读近代湖南人群体性崛起的历史,也是一部展现湖湘文化与精神的作品,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湖南缘何在近代能产生如此多对中国历史有影响的杰出人物?这一群体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和地域性特征是是什么?这本书便是作者提供给我们找寻答案的一把钥匙。
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指出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阐述了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坚持本真、整体、活态、可持续、以人为本等重要原则,强调了文化空间的保护和传承人的保护、培养是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香火的根本所在。同时,还针对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存在过度开发、急功近利等问题,提出了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模式和对策。
《江西古楼塔及牌坊/江西方志文化丛书》是 江西方志文化丛书 的分册,主要介绍了民国时期以前初建的江西古代传统建筑,内容分著名古楼塔、古楼塔名录两部分。 古楼塔、古亭、古牌坊作为江西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江西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价值,故该书对于研究江西历史文化建筑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书语言简洁、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彰显了江西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
江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著的《江西名 人墓》是《江西方志文化丛书》分册之一,主要记载 江西境内保存较完整的古今名人墓葬和**烈士陵园 ,为保证全书的完整性,在正文后附有 江两省古墓 葬一览表 。 根据墓主地位、影响和墓葬保存完好程度,全书 重点介绍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江西省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的古今名人墓葬及**烈士陵园共170座 (个),内容包括地理位置、墓葬结构和周围环境, 共介绍了200余位墓主的姓名、字号、生卒年、籍贯 、生平和主要历史贡献。
《江西进士/江西方志文化丛书》记述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江西行政区划内唐朝至清朝进士科登第情况。重点介绍状元39人,其中文状元33人、武状元6人;榜眼41人,其中文榜眼39人、武榜眼2人;探花43人,其中文探花41人、武探花2人;会元(省元)23人,其中文会元21人、武会元2人。为保证全书的完整性,还附有 江西历代进士名录 。
江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著的《江西寺观》主要介绍江西比较有影响的寺观,但有的寺观在历史上较有名声,而现在不复存在,又由于资料缺乏只列在名录之中。 该书主要是向读者介绍江西寺观的大致情况,以叙述为主,对寺观中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不作评论。
该书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湖北大学湖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组织编撰,依托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等相关研究机构,团结湖北文化产业研究领域专家,在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厅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调查问卷、深度采访、个案研究等多元研究方法,对2017-2018年湖北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情况,以及各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把握湖北文化产业发展趋向,并提出建设性的建与对策,为湖北文化产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一研究思路对于促进 政-研-学-产 的真正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段超、张昌东主编的《汉民族与荆楚文化研究-- 汉民族学会2012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以汉民族与荆楚文化为主题,围绕汉民族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贡献,荆楚文化的历史地位及作用,汉文化与荆楚文化的互动关系等十个方面的议题展开讨论,对当代中国各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变化、生活结构和生活方式变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变化、民族关系变化,各民族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海外华人在振兴中华大业和开展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与影响、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及爱国主义具体内容等等问题的进行深入的研究。
该书开篇追溯古代潮州官民修建湘子桥、打造潮州传统文化的过程;接着书写红头船出海和团结奋进的潮州精神;进而写潮州文化 下南洋 ,侨批从服务大众到服务祖国;潮州海外侨胞在祖国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家国担当、中国心、中国梦、中国精神;同时也着力摹写了潮音 潮剧在海外的传播和侨胞将潮州文化带至东南亚、海外落地生发、建功立业、在异乡安邦定国、开枝散叶的过程;最后回到潮州,写潮州文化随时代蝶变,植入高科技,为人类进步和打造 人类命运共同体 贡献力量的宏大愿景;尾声回归到湘子桥畔的牌坊街,扒梳历代潮州前贤,预示潮州和祖国在传统文化滋养下的辉煌未来。
《当代岭南文化名家 丁荫楠》是《当代岭南文化名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介绍了丁荫楠的童年生活和导演之路的历程,他人对丁荫楠及其电影作品的评论,以及 关于 一些代表影片的导演构思和拍摄花絮等。 全书展现了 一个中国第四代导演领军人物 的电影思想史,及其 精彩人生与电影艺术追求 。
江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著的《江西古 祠堂》是 江西方志文化丛书 分册之一,主要记载 江西境内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的古祠堂(民国以前) ,包括在原址重建的祠堂。 根据祠堂地位、影响和保存完好程度,全书分著 名古祠堂、古祠堂名录两种形式介绍全省古祠堂的保 存情况。**古祠堂介绍祠堂所在的地理环境、宗族 的起源与繁衍、布局、建筑风格以及历史文化、相关 名人、宗法制度、与祠堂相关的民俗活动等。古祠堂 名录主要介绍祠堂的年代、位置、面积、建筑、保护 情况等。 古祠堂所处位置一般记述至自然村,少量在城镇 的古祠堂则记述至门牌号码;全书按11个设区市分为 11章,章以下以县(市、区)分节。
江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著的《江西古 代名人/江西方志文化丛书》为 江西方志文化丛书 之一。 本书介绍了江西省11个设区市从春秋战国到清朝 期间,江西籍或者在江西生活、工作多年且有较大影 响的外省籍名人。这些古代名人囊括了政治、经济、 文化、军事、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宗教等领域, 通过对这些名人的介绍,可以*近一步地了解古代的 科举制度,各朝各代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本书结构简 单,按11个设区市对重要名人一一详细介绍,再对较 有名的名人也按11个设区市以名人录的形式进行简单 介绍,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