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是广州的中心城区之一,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资源,是荟萃和浓缩了广府文化精华的古老城区。街巷名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本书从城市街巷的视角,以越秀区的一个个地点为坐标,从历史、风物、人物和民俗四个主题板块,讲述越秀区街巷的故事,在故事中串起岭南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变迁,展现广府文化、岭南文化的风貌气质。
《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书写的是杭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或者说,更像作者吴晓波对这座城市的私人记忆。跟随作者的讲述,我们发现这座城市从来没有出过深刻的哲学家、苦难的诗人甚至悲剧性的小说家,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用“浮诞”来形容它。它不够废墟化,没有悲壮的屠城史。“偏安”是它的宿命,也戏剧性地构成为城市的个性。这是一座没有拒绝型人格的城市,它被美景包围,并一直沦陷于此。对于这座城市,以及曾经或正在生活于此的人们,如果有专享一个哲学意义上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好好地活着?
全球化、城镇化、现代化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成为新时期我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实践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与其相悖的是与之紧密相关的保护理论的缺失,亟待进行相应的理论建设。与此同时,皖南传统村落作为我国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实践至今已经持续了30余年时间,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保护机制亟待总结和反思。本书在梳理“价值导向的遗产保护”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传统村落遗产价值评价”和“遗产价值导向的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论框架,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皖南传统村落的遗产价值和保护机制,并提出优化建议,以促进皖南传统村落保护。
在本书中,作者的书学研究论文分为 理论方舟 教育薪火 史学星空 美学云塔 四个部分,纵贯三千四百年的中国书法史,或涉教育,或探史学,或建理论,又针对当下书法的生态,以开阔的视野抒发独特之见解,其中部分作品已见诸报刊。本书还收有作者的100首论书词,分为咏论书具、书法、书体、书家、书幅、书帖(碑)之作,既补缺书论文体,又拓展词格内容,颇有价值。
为进一步强化越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牢固建立越文化研究方面的学术阵地,我们以特色立刊,依托浙江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越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中国语言文学与越文化研究”,团结、吸纳外越文化研究力量,在越地历史地理、越地文学艺术、越地经济发展等领域组织专题研讨,刊发了一大批颇有影响的文章,集中反映了越文化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为推动海峡两岸乃至东亚地区的越文化研究作出了贡献,在外学术界产生了的影响。
《杭州传:住在天堂》是“丝路百城传”系列丛书的重要读本。作者以时间为序,从琢玉为剑的古越人一直到当代杭州,系统梳理了杭州的形成和发展:从一个大海湾、一片沼泽地,经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历世代居民的百般努力,沧海变桑田,到如今已成为人们向往宜居的人间天堂,不仅环境优美,风物宜人,在历史、国学、文学、艺术、美术、园林、 、大数据等众多领域里,这座城市都走出了自己的大师,誉满 。作者以史家之笔钩沉城市往昔,亦以诗意之笔凝神其间人物;既写家国疼痛打在这座城市身上的烙印, 写 振兴对这座城市的激励和鞭策。本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 了解杭州的人文佳作。
本书以贴近生活的内容和科学的呈现方式传承老派上海话,可 好地作为读者自学、研修上海话的教材或工具书。作者用老派上海话正字和词汇写作本书,在语音、词汇、常用语、语法、老派上海话学习方法、学习资源,以及老派上海话的应用、上海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地理、历史等方面将老派上海话系统、全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重现浓郁、优雅、地道的上海文化,且不脱离当今的时代。 本书充分体现了老派上海话的发音风格与特点,使用了语言多角度对比的分析方法,并把上海话放到吴语这个 大的范畴与背景中分析与讲解。 本书内容介于通俗与专业之间、应用与理论之间,内容丰富有趣,语言生动,图文并茂,适合不同类型的读者。
本书通过检索、查阅《申报》数据库、上海图书馆“晚清民国报刊数据库”、宁波图书馆馆藏地方报纸检索系统(1899-1999年)、浙江省档案馆民国浙江报纸数据库、美国斯坦福大学Late Qing and Republican-Era Chinese Newspaper数据库、宁波市档案馆馆藏报刊等,系统整理刊登在《申报》《新闻报》《时事公报》(1946年2月11日后改称《宁波时事公报》)、《宁波日报》等报纸上的宁波家谱纂修启事。事公报》)、《宁波日报》等报纸上的宁波家谱纂修启事。
《海韵江南古名镇》是“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的一种。本书的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田兆元,以上海古镇的历史、渊源、文化的发展为切入点,从古镇定义、古镇的起源、古镇的硬件、古镇的历史名人以及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几个角度,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上海古镇的故事。本书富含实用的信息指南与有趣的历史故事,可以作为上海游客的手边书,也可以作为大众读者的休闲读物。
老城厢作为上海历史之根,凝聚着上海的文化之魂,本书从四个方面:城厢史话、历史风云、人物逸事和江南风情,用21篇文章讲述了老城厢的故事。从老城厢的兴起、上海开埠、老城厢的建筑园林、独特的民居建筑、西风东渐时代老城厢的名人士绅和外国人、老城厢的节令习俗与美食等多角度讲述了老城厢的故事趣闻,彰显了上海这座历史名城丰富多彩的市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