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 现代中国学术史
    •   ( 13 条评论 )
    • 方朝晖|责编:郑永杰//贾宇琰 /2022-03-01/ 中央编译
    • 本书认为,希腊以来一开始以哲学为代表,后来发展为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西方现代学术,从根本上代表了一种与中国古代学术迥然不同的学术传统。无论是中学原有的分类体系,还是西学 的学科体系,都有其各自的合理性;无论用西方 的学科范畴来肢解中国古代学术,还是用中学原有的分类体系来衡量西学,都是值得怀疑的。进一步看,通常所谓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往往不是同一学科内部的两种思维方式差异,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术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正因为学术类型的不同,人为地追求所谓中西结合,有时也没必要。用现代西方学术和学科范畴来分割和整理中国古代学术,不仅可能包含对西方学术本质的深刻误解,也可能构成对中国学术传统的人为摧残。

    • ¥54.88 ¥98 折扣:5.6折
    • 徽州文化史明清卷 安徽人民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周晓光 主编 /2015-01-01/ 安徽人民出版社
    • 本卷为《徽州文化史·明清卷》,明清时期为徽州文化史发展的鼎盛时期,本卷分为明前期徽州文化的求变与创新、明中后期徽州文化的传承与深化、清前期徽州文化的顿挫与复苏、清中叶徽州文化的博大与精致等章节,内容涉及教育科举、新安理学、徽州版画、新安医学、徽商、徽州科技、徽派朴学、徽州刻书等各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明清徽州文化发生、发展以及演变历程,对徽州文化产生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内涵和基本特征、阶段性演变及其原因、传播与影响、徽州文化与徽州社会、徽州文化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探究其发展规律,并由此观照中国文化尤其是唐宋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状况。

    • ¥85.9 ¥168 折扣:5.1折
    • 恋地情结
    •   ( 1 条评论 )
    • 段义孚 /2019-10-01/ 商务印书馆
    • 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写作于20世纪70年代的《恋地情结》这本书,以人与环境的情感纽带为主题,经由认识人类自身――人的感知、态度和价值观,而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再经由认识环境作为生物的人、社会的人以及个体的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空间(物质)载体,而重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的生成,是人类不断建构理想人地关系的过程。《恋地情结》开创性地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核心问题融为一体,并以广博的东西方文化案例成功地诠释了书的主题,从而为人本主义地理学建立起基本的理论框架、概念和方法论。 本书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地理学自身,也对同时期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带来了巨大影响,成为西方整个文化领域“空间转向”的重要推手。而他这部深具吸引力的著作在美国也以雄踞书榜长达五周的好成绩,证明它受

    • ¥90 ¥181 折扣:5折
    • 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 王笛 下层民众社会改良 考察公共空间 民间艺人表演 北京
    •   ( 2 条评论 )
    • 王笛 /2023-06-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中国内陆城市成都作为研究对象 ,以 叙事 的方式考察公共空间 、下层民众、大众文化和地方政治的关系,将 街头文化 作为中心,展示街头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 从城市的外观 、民间艺人的表演到民众谋生的方法以及对街头的争夺等。 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与街头有着紧密联系,他们创造并生活在这种文化之中。当改良者试图对街头的使用进行控制时,便引起了下层民众为其生存空间的斗争。随后在革命运动中,民众又以街头作为政治反抗的舞台。在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中,民众和精英为共同利益而合作,组织自卫活动捍卫他们的生存,同时也是维护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与以往研究的角度不同,本书力图把人们的注目焦点从精英转向民众,从沿海转向内地。

    • ¥54.5 ¥109 折扣:5折
    • 徽州文化史·先秦至元代卷先秦至元代卷 安徽人民出版社
    •   ( 5 条评论 )
    • 翟屯建 主编 /2015-01-01/ 安徽人民出版社
    • 徽州文化萌生的历史系统而完整,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四五万年以前的新安江流域的智人时代,境内各地出土的大量文物表明,徽州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先民生活。而在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先民们已经创造了原始土著文化。从早期的土著古越文化,到与中原汉文化的融合,再到产生新质的徽州文化,翟屯建主编的《徽州文化史(先秦至元代卷)(精)》论述了以下六个阶段:原始土著文化(汉及其以前),土著文化与汉文化的初步融合(魏晋南北朝),土著文化与汉文化的深入融合(隋唐),土著文化与汉文化的完全融合(五代北宋),徽州文化的形成(南宋),徽州文化的成长(元代)。

    • ¥58.9 ¥108 折扣:5.5折
    • 徽州文化史明清卷 周晓光 主编
    •   ( 5 条评论 )
    • 周晓光 主编 /2015-01-01/ 安徽人民出版社
    • 本卷为《徽州文化史·明清卷》,明清时期为徽州文化史发展的鼎盛时期,本卷分为明前期徽州文化的求变与创新、明中后期徽州文化的传承与深化、清前期徽州文化的顿挫与复苏、清中叶徽州文化的博大与精致等章节,内容涉及教育科举、新安理学、徽州版画、新安医学、徽商、徽州科技、徽派朴学、徽州刻书等各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明清徽州文化发生、发展以及演变历程,对徽州文化产生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内涵和基本特征、阶段性演变及其原因、传播与影响、徽州文化与徽州社会、徽州文化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探究其发展规律,并由此观照中国文化尤其是唐宋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状况。

    • ¥94.5 ¥168 折扣:5.6折
    • 徽州文化史·近代卷近代卷 安徽人民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卞利 主编 /2015-01-01/ 安徽人民出版社
    • 步入清代中叶以后,徽州社会进入了变革的前奏,曾经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徽州社会与文化在内外交困等多重打击下逐渐步入了衰落的深渊。与此同时,承接历史的惯性,在同现实的抗争中,近代的徽州文化依然步履蹒跚地向前缓慢地发展着。对传统徽州社会与文化的批判、反思与总结,探索适应社会变革与时代变化的徽州文化发展方向,寻求恢复、重建和振兴徽州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道路,成为徽州近代文化发展的主旋律。卞利主编的《徽州文化史(近代卷)》分为鸦片战争与咸同兵燹时期的徽州文化、咸同兵燹后至光宣时期的徽州文化、民国初年的徽州文化、抗战前后的徽州文化四个部分进行论述,内容涉及教育科举、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商、徽州科技等各个方面。

    • ¥68.6 ¥122 折扣:5.6折
    • 壮美新疆 五州传播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晓边 编著;张明奎,马晓华 译 /2015-06-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壮美新疆》主要介绍了新疆多种多样的自然风光。本书首先介绍了新疆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其次,向读者展示了新疆境内高山峡谷的雄壮之美、湖泊的秀丽之美、河流的奔腾豪放之美、草原的辽阔之美、沙漠的苍凉壮阔之美、胡杨的顽强之美、魔鬼城的奇幻之美。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色的描述,使读者看到了新疆多姿多彩的神奇风光,看到了新疆人文与自然和谐发展下的另一番壮美景象。

    • ¥81 ¥138 折扣:5.9折
    • 多元新疆 五州传播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于尚平 编著;(埃及)鲁特菲 译 /2015-06-01/ 五州传播出版社
    • 《多元新疆》全书分为中国新疆古代的宗教信仰、外来宗教在新疆的流布演变、中国开明和谐的宗教政策,以及宗教名胜和宗教节日五个部分。本书从客观的角度有理有据的介绍了新疆的原始崇拜和萨满信仰,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在新疆的发展变化,以及各种宗教信仰在一定的时期内对新疆产生的影响。

    • ¥81 ¥138 折扣:5.9折
    •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23)北京非遗蓝皮书 胡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2024-06-1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23)》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重要问题及北京非遗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的重大议题中的作用为着眼点,致力于打造北京非遗融合城市建设发展的文化样板。全书分为总报告、北京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北京非遗的数字化、北京非遗与乡村振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的非遗和 案例六大板块,对北京非遗在传承保护、数字化传承、乡村振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等领域所呈现出来的重要发展成果、 实践案例、举措与做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为有关领域的 决策及下一步更加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71.8 ¥128 折扣:5.6折
    • 正版书籍 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 王笛北京大学出版社9787301335734
    •   ( 0 条评论 )
    • 王笛 /2023-06-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中国内陆城市成都作为研究对象 ,以“叙事”的方式考察公共空间 、下层民众、大众文化和地方政治的关系,将“街头文化”作为中心,展示街头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从城市的外观 、民间艺人的表演到民众谋生的方法以及对街头的争夺等。 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与街头有着紧密联系,他们创造并生活在这种文化之中。当改良者试图对街头的使用进行控制时,便引起了下层民众为其生存空间的斗争。随后在革命运动中,民众又以街头作为政治反抗的舞台。在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中,民众和精英为共同利益而合作,组织自卫活动捍卫他们的生存,同时也是维护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与以往研究的角度不同,本书力图把人们的注目焦点从精英转向民众,从沿海转向内地。

    • ¥63.2 ¥109 折扣:5.8折
    • 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 现代中国学术史
    •   ( 2 条评论 )
    • 方朝晖|责编:郑永杰//贾宇琰 /2022-03-01/ 中央编译
    • 本书认为,希腊以来一开始以哲学为代表,后来发展为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西方现代学术,从根本上代表了一种与中国古代学术迥然不同的学术传统。无论是中学原有的分类体系,还是西学 的学科体系,都有其各自的合理性;无论用西方 的学科范畴来肢解中国古代学术,还是用中学原有的分类体系来衡量西学,都是值得怀疑的。进一步看,通常所谓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往往不是同一学科内部的两种思维方式差异,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术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正因为学术类型的不同,人为地追求所谓中西结合,有时也没必要。用现代西方学术和学科范畴来分割和整理中国古代学术,不仅可能包含对西方学术本质的深刻误解,也可能构成对中国学术传统的人为摧残。

    • ¥56.35 ¥98 折扣:5.8折
    • 守望乡愁: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传承研究
    •   ( 0 条评论 )
    • 蓝东兴 /2020-07-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村寨正在迅速消失,其文化传承意义重大。贵州村寨因数量多、历史久而具有代表性。全书共8章,70万字,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贵州村寨文化的传承历史、传承过程、影响传承的因素、传承规律、传承作用等,进而提出在文化传承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可选择的途径。

    • ¥58.7 ¥98 折扣:6折
    • 生生不息的车轱辘菜
    •   ( 0 条评论 )
    • 吕慧敏 著 /2014-10-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吕慧敏编著的这本《生生不息的车轱辘菜(东北二人转在乡土社会中的传承)》通过民俗学田野调查及文献研究方法,探析乡土社会中东北二人转的历史传承情况及当代存在形态,试图探索出二人转的未来发展之路。本书首先从社会文化角度讨论了二人转的发生及起源,然后从“传承线路、传承方式”及“社会关系网络”两方面一纵一横地揭示出二人转的历史传承情况。二人转艺人的传承线路主要有地缘传承、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三种。在当代社会,传统的以江湖班为载体的师徒传承转变为以学习班为基础的师生传承。1949年以前,二人转艺人被视为下九流。为了在社会边缘求生存,也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他们建构了一个虚拟的底边社会——江湖,并以此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第四章重在分析二人转艺人如何通过“篇”、程式性句词及主调、副调等传承庞大的

    • ¥97.9 ¥196.8 折扣:5折
    • 中国名村·云南云南驿
    •   ( 0 条评论 )
    • 罗杨 总主编 /2014-03-0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书》为系列丛书,分为以下12册:《中国名镇云南凤羽镇》、《中国名镇云南沙溪》、《中国名镇云南州城》、《中国名镇云南喜洲》、《中国名城云南大理》、《中国名城云南巍山》、《中国名城云南剑川》、《中国名城云南漾濞》、《中国名村云南大波那》、《中国名村云南邓诺》、《中国名村云南东莲花》、《中国名村云南云南驿》。上述12卷各卷都包含山川名胜、历史溯源、风俗大观、文化集萃、凝固艺术、趣闻轶事、人物风采、名优特产、留住历史开创未来几方面内容,但各卷又能做到平中见奇,各有特色与个性。

    • ¥80.47 ¥161.94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