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红军长征记(原始记录)
    •   ( 9803 条评论 )
    • 刘统 /2019-07-3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是*同志1936年组织编写的长征回忆录汇编,其底本是《西行漫记》的重要资料来源,是有关长征的*原始记录。 回忆录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不仅体现了长征过程的艰辛,也记载了沿途的地理、气候、民俗、生活、交通等多种情况,是研究长征历史不可或缺的*手资料。

    • ¥43 ¥86 折扣:5折
    • 没有结束的细菌战
    •   ( 123 条评论 )
    • 南香红 /2025-05-0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这部非虚构纪实作品,以五部分、22章共60多万多字的篇幅,呈现了一群遭受日本细菌战侵害的中国普通老百姓两三代人、几十年里未曾疗愈的历史伤口。 在二战中,日本军国主义偷偷在中国研发生化武器,运用细菌战攻击受害国家的老百姓,且中国成为唯一一个被大面积(除少数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外,大多数地方受到过细菌武器的攻击)、多菌种(已经有鼠疫、霍乱、伤寒、炭疽等数十种)攻击的国家。可战后很长一段时期,因为日、美的掩盖,冷战的铁幕,使这段黑暗邪恶的历史罪行完全被掩盖,没有得到正义的审判。 作者花了数十年的时间,一直跟随细菌战受害者后人王选,对细菌战的控诉及受害群体做了深入调研与探访,她们与一群来自中日两国的良知人士从中国浙江到湖南常德等地区,从日本到东南亚再到美国;对上述地区的受害者进行了多

    • ¥48.4 ¥88 折扣:5.5折
    • 规划社会的来临:重读《大同书》
    •   ( 174 条评论 )
    • 王东杰 /2025-03-0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为何说《大同书》是现代的?它与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关系是什么?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乌托邦著作,《大同书》是康有为对未来社会的精心表达。 此前对《大同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创作年代、版本流变、思想来源和内容方面,本书则试图表明,这一看似空想的著作,实际上深深地扎根于近代中国的改革历程中,昭示出中国思想取向的一次重大转折。 在细读《大同书》文本的基础上,作者重审 大同 观念的沉浮、晚清大同观念的重现及其与西方思想的关联;分析《大同书》预设的理论前提,如其中隐含的视觉观念、康有为的人性论与苦乐观;继而重点考察大同社会的 破坏 与 建设 方案,其脱离旧制走向大同的具体路径、实际运营和制度设计等;最终概述康有为的理性主义规划思维模型,并将《大同书》置于近代中国历史的视野中,理解中国 现

    • ¥42.9 ¥78 折扣:5.5折
    • 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
    •   ( 3580 条评论 )
    • 刘统 /2021-04-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如果说1947年是转折的一年,1948年则是决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年下半年连续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国民党的重兵集团被解放军一个个歼灭,国民党方面完全丧失了进攻的能力,转而求和。共产党则更加坚定了决心,要打过长江,夺取全国的胜利。本书用历史事实说明从战场到后方,从农村到城市,从生活到经济,从舆论到思想,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回顾1948年中国经历的风风雨雨。

    • ¥34 ¥68 折扣:5折
    • 时刻人文·中国之诞生:中国文明的形成期(20世纪汉学的里程碑之作,钱存训、许倬云一致推荐,问世近九十年后的中译本,夏含夷
    •   ( 25 条评论 )
    • 顾立雅Herrlee G. Creel) 著,于歆砚 译 /2025-06-02/ 东方出版中心
    • 《中国之诞生:中国文明的形成期》是20世纪美国著名汉学家顾立雅对中国早期(约公元前1400年至前600年)文明的一次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为早期中国研究最早在西方风行的权威之作。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分别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的最新考古发现、商代和周代的文明,是作者1932 1936年到中国访学,并实地考察殷墟等考古遗址和亲手检视众多文物后,根据当时最新考古发掘成果、结合中国思想和历史文献撰写的,为西方第一部利用甲骨文、金文及考古遗址和文物对商周文明进行综合性论述的著作,揭示了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生活、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的面貌,生动地再现了早期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全书饱含着对中国伟大文明的温情与敬意,以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驳斥 中国文化西来说 白人种族优越性 ,阐述中国文明形成与发展的独有特性

    • ¥49 ¥98 折扣:5折
    • 华北:1937—1945(回到烽火岁月中的真实华北)
    •   ( 123 条评论 )
    • 〔英〕林迈可 /2025-01-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原名《八路军抗日根据地见闻录》,记录了英国人林迈可先生抗战时期在华工作和生活的一系列见闻。书中不仅记录了林迈可先生在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和边区政府的所见所想,还收录了近两百幅他在华期间拍摄的珍贵照片,反映出了最真实的抗战的面貌。在当时物资匮乏的条件下拍照已很不易,而在战争环境下这些照片能长期保存下来更为难得,本书是林迈可先生留下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本书记录了一个充满硝烟与勇气的时代,见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抗争。

    • ¥36 ¥72 折扣:5折
    • 滇西三部曲·1944:松山战役笔记(增订本)
    •   ( 5591 条评论 )
    • 余戈 /2015-04-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松山战役,可能是在中国*无名的地方发生的*有名的战役。松山战役(包括密支那、腾冲战役)是中国军队*次真正意义上取得全胜的攻坚战。 当时参战的官兵们,虽然对抗战的*终胜利抱有信心,但是看到日军如此疯狂地顽抗,都不敢相信自己能看到胜利那一天的到来。很多人的想法是,拼光自己这一代人,杀死全部日本男人,也许中国才能熬到胜利那一天!

    • ¥34.5 ¥69 折扣:5折
    • 那时的先生:1940—1946中国文化的根在李庄:新版(当当亲签版,纪实文学大家岳南经典之作,再现抗战岁月大师群体沉默而
    •   ( 480 条评论 )
    • 岳南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24-10-12/ 湖南文艺出版社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大批学术教育机构学者、师生被迫向长沙、重庆、昆明等地区迁徙。1940年,因战事趋紧,同济大学师生迁往川南古镇李庄,继之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先后辗转而来,一时间,众多大师学者和大批珍贵文物古籍汇聚李庄 被傅斯年称为 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 作品以纪实的手法,深沉的情感,酣畅的笔墨,全景再现了在李庄的学者们艰苦卓绝的生活与学术历程,突出刻画了霸气的学人领袖傅斯年,耿介的考古学大师李济,苦心孤诣的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坚忍的诗人林徽因,孤傲的才女游寿,执着于学术的董作宾、梁思永等先生的鲜明个性,以及他们面对贫病、匪患甚至死亡威胁,守望相助、穷且弥坚的精神风骨。在中国最艰危的六年,他们不离故国,焚膏继晷,薪传火播,在人

    • ¥39.5 ¥79 折扣:5折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壹卷精选(重绘大历史的原本,还原被忽略的细节)
    •   ( 283 条评论 )
    • 桑兵 /2024-11-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重写大历史计划 五四与新文化运动系列 中的第一部。受五四运动的影响而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从之前的思想启蒙演进到社会化的文化运动,引起《新青年》内部的分裂,胡适等骨干成员对群众性的社会运动抱有疑虑,陈独秀和李大钊则积极响应并投身其中。运动在全国各地进行的态势不同,主要体现于社会化宣传层面,且难以为继,于是很快就不得不由社会改造转向政治革命。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叙述与历史上新文化运动的事实合为一炉,可以依照时空联系从各种视角还原历史的本相及其演化,使得新文化运动史的研究站上新的台阶。

    • ¥49 ¥98 折扣:5折
    • 海外中国研究·寻找六边形: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   ( 1219 条评论 )
    • [美]施坚雅 著,史建云徐秀丽 译 /2024-05-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1949年,康奈尔大学年轻的博士候选人施坚雅怀着对中国研究的热情来到战争中的四川,安顿在成都西南的高店子,展开了对中国乡村的田野调查。他努力学习四川话,住进农户家中近距离体验乡村生活,也常常坐到茶馆里与人聊天,观察中国社会的运行方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对从市场角度研究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逐渐从市场运作中发现了理解中国社会的密码。 基于在高店子的田野调查以及大量文献资料,施坚雅在本书中引入 中心地 六边形模型 等概念,剖析传统中国乡村社会及其现代变迁,提出了著名的市场体系理论和基层市场社区理论,跳出行政划分的范围,为中国研究开拓了新局面。本书是施坚雅模式的理论起点和基础,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领域产生了广泛反响,至今仍是中国研究绕不开的经典之作。

    • ¥34 ¥68 折扣:5折
    • 日本人口述“二战”史:一部日本平民亲历者的战争反思录
    •   ( 833 条评论 )
    • 田谷治子Haruko Taya Cook西奥多.F. { /2017-12-01/ 重庆出版社
    • 直面黑暗,为真实的历史发声,数百位日本亲历者首度公开血腥残酷的战争经历。 二战中,日本对亚太地区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创伤延续至今。然而日本官方自始至终都对战争的根源、过程、代价以及后果避而不谈,更从未表达过任何歉意。为何会如此?而与之相反,被拖入战争深渊的日本平民,在数十年后回顾那场战争时,用得更多的词是难以启齿、不堪直面? 本书堪称一部开创性的口述史,西方著名历史学家西奥多 F.库克夫妇通过实地走访数百位日本本土的战争亲历者,参考众多未曾公开的信件、遗嘱、日记、军用笔记、政府档案等,力图重现战争全貌,并首度公开当今日本人回忆 二战 时的矛盾心态。本书的受访者众多,从外交官到神风特工队队员、731部队军医、战俘监管员、侵华士兵等战犯,从核弹受害者到记者、学生、慰安妇、在华商贩、画家等

    • ¥34.9 ¥69.8 折扣:5折
    • 战上海(央视2018年度中国好书、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四史”学习热卖读物、学习强国、解放日报连载推荐)
    •   ( 9581 条评论 )
    • 刘统 /2018-12-01/ 学林出版社
    •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重现了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计划解放大上海到1950年国民党军从舟山群岛撤退的 大上海解放史 。不仅有主体战役,还有反特务、反封锁、反轰炸,以及 银元之战 物价之战 。讲述了70年前我党如何以强大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智慧、依靠广大群众解放大上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风采,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战胜国民党。 作者刘统摆脱了传统军史写作的框架,将目光投射到上海解放的全貌。不仅包括了1949年上海战役,还将更多的笔触放在了为恢复这座城市的生机和运转,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打击投机,稳定市场;清除匪特,保卫安全;改造旧社会,注入经济活力等种种举措。这样的写法,更能凸显解放上海的深远意义和内涵。

    • ¥44 ¥88 折扣:5折
    •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   ( 890 条评论 )
    • 周月峰 著 /2023-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以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面相来表述全体,在中外学界都很流行。新文化运动就是如此,既存研究多以《新青年》及北大师生辈的声音来概括整个运动,而忽视其多元并进的一面。在当年具有重大影响的 梁启超系 ,也有其自身的新文化运动。他们希望 以解放求改造 ,创造一种既不同于中国文化也不同于西方文化的新文化,实现再造文明,其目标和方式都与北大师生辈有所不同。同时,该群体并非既存言说中新文化运动的外在对立物,而是新文化运动的构成性力量,参与且形塑了时代的思潮。后来被历史记忆所抹去的,也不单只是他们的文化观点与作为,更重要的是抹去了这一构成性作用。本书侧重思想的过程与肌理,以 梁启超系 这一群体的故事为主线,重访 另一类 新文化理念,呈现了全新的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 。

    • ¥39 ¥78 折扣:5折
    • 中国抗日战争全记录(1931-1945)
    •   ( 3667 条评论 )
    • 李继锋 /2015-06-01/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 九一八 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州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为避免冲突扩大采取妥协政策。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抗日战争虽然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但是中国民众却始终无法忘怀那段历史。究其原因有三,其一是那段为民族生存而战的历史太过血腥和惨烈,注定要铭刻在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底;其二是侵略者面对中华民族的大度,始终不肯真心忏悔和反省,反而妄图篡改历史;其三是那段横亘于中国现代史上的战争,由于牵扯了千万人民,掺杂了无数民族恩怨,至今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史实未能披露于世人面前。

    • ¥31.9 ¥58 折扣:5.5折
    • 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战场记忆.淮海战役
    •   ( 1893 条评论 )
    • 全国政协文化和文史学习委员会编 /2019-02-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为徐蚌会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抵商邱,北自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域内进行的。 淮海战役自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六日开始,到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结束,历时六十五天。 淮海战役是国共双方武装斗争中决定全局胜负的一个规模*的战役。这个战役充分反映了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战争之不得人心,其失败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同时也从另一面显示了*军事思想的伟大和英明。为了研究这段历史,我们收集、整理了有关资料并编纂此书,以供兵家和史学家参考。收入本书的资料,均为参加淮海战役的原国民党军将领所提供,是他们亲身经历的记录。为了如实地反映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的实际状况,在编审过程中,我们对有分歧的重要问题,一时难于核实的,则多说

    • ¥49.5 ¥99 折扣:5折
    • 决战:华东解放战争 1945~1949(解放战争系列丛书)
    •   ( 788 条评论 )
    • 刘统 /2017-07-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建军90周年献礼书 解放战争 系列之一。此为《决战:华东解放战争1945~1949》,作者为著名军事专家、《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作者刘统。讲述了华东野战军通过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创新改造俘虏兵化敌为我、充分发挥群众支援战争的优势,以及通过情报、渗透、策反等工作,在华东战场不可思议地吃掉国民党军的精彩过程。重点介绍了苏中七战七捷、莱芜大战、激战孟良崮、山东大反攻、淮海战役、向江南进军、百万雄师过大江、 紫石英 号事件、战上海等内容。

    • ¥44 ¥88 折扣:5折
    • 生产队纪事 | 中国当代民间史料集刊25
    •   ( 245 条评论 )
    • 张建清 /2025-01-02/ 东方出版中心
    • 内容简介: 《生产队纪事》描写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无锡农民的生活,作者以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为依据,以自己熟悉的人物为原型,选择典型情节,着力塑造人物形象,努力反映那个历史时期农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为农民保留一份真实的生活画卷。同时以冷幽默的笔触剖析社会与人性,力图向读者展示一个立体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江南农村面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农民生活,都不同于传统社会。作者以这一时期为记录和描写对象,尽量客观、真实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为 生产队 这一特定历史产物展开一个切面,供后人研究参考。《生产队纪事》原名《生产队档案》,开始写了30篇,每篇是一个独立的故事,2008年在无锡地方报刊连载。由于选材真实,贴近生活,发表后产生了强烈的反

    • ¥39 ¥78 折扣:5折
    • 毛泽东在历史转折关头
    •   ( 160 条评论 )
    • 张士义 /2021-10-01/ 东方出版社
    • 《毛泽东在历史转折关头》择取了历史转折关头发生的若干重大事件,运用手资料和心理写实手法,对毛泽东在非常时期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深入的探寻和剖析,意在再现历史细节,展示伟人的智慧、气魄和决策艺术。作者以档案材料 "画龙"、以研究心得"点睛",使该书呈现出信(反映历史原貌)、达(语言通俗流畅)、雅(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三大特点。

    • ¥34 ¥68 折扣:5折
    • 石原莞尔与侵华战争
    •   ( 494 条评论 )
    • 马晓娟 /2021-05-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首先追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陆军的建军过程和军人培养制度,讨论 精英 式军事教育对以石原莞尔为代表的陆军 中坚层 军人战争观的影响,并以石原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军事战略考虑为线索,探究日本军国主义形成的思想根源。其次,在重新梳理日本侵华战争史实的基础上,着重考察石原莞尔等日本陆军 中坚层 对发动侵华战争的谋划及其相应行动,并从组织派系和战略思想两个层面分析其内部派系纷争、人事矛盾,以及在侵华策略上的歧见,以深化我们对日本侵华政策形成过程的理解,并进一步分析日本陆军 中坚层 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再次,本书试图从国际视野考察近代日本陆军战争理论的形成、发展与终结局。日本的对外扩张政策,不仅受到国内政局的影响,还与次世界大战后整个国际形势和军事理论的发展息息相关。本书希望通过深入分析石原莞尔在退

    • ¥49 ¥98 折扣:5折
    • 烈士日记中的五四
    •   ( 30 条评论 )
    • 陈占彪 著 /2024-09-01/ 研究出版社
    • 在席卷全国的五四运动中,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有所参与,并深受影响,参与方式和所受影响各各不同。但在简明的、宏大的、集体的五四运动书写中,我们很难看到这些丰富的、具体的、个人的五四运动经验。本书基于新鲜的日记史料,书写了 个人的五四运动史 。具体而言,该书讲述了恽代英、应修人、汪寿华三名后来的中共党员、革命烈士在五四运动中的活动和思想,从个体的视角还原了五四运动的真实情形,也呈现了五四运动如何为中共建党做了 思想 上和 干部 上的准备

    • ¥30.8 ¥56 折扣:5.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