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族简史》一书,就是将藏族在青海的发展历史简明扼要地做了叙述,其中重点介绍了青海藏族的来源、分布、习俗、宗教信仰以及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历史关系等内,特别是在族源问题上,借助近些年青海、西藏地区考古发现的古文化遗址、石棺葬等证据以及各种文献资料,进行了重新梳理,进一步确认羌藏同源关系。本书把青海藏族的发展演变过程放到整个藏族和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总进程中加以考察和叙述,既充分反映了河湟地区多元文化的风貌以及青海藏族对河湟地区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并从中解析青海藏族形成原因的复杂状况,又探讨了青海地区藏族历史发展的特殊性,还阐发了它与整个藏族和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共同性,从而证明中华各民族相互之间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
蒙古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朴实、智慧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祖国统一的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蒙古族自兴起到成吉思汗再到蒙元王朝的存在,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幕荡气回肠的史话。然而,不为大众所知的是蒙古族在青海高原的活动也是十分频繁和知名的,成为青海历史的重要构成部分。本书除介绍蒙古汗国和元朝时期蒙古族在青海的活动状况外,重点叙述了明清时期蒙古族在青海的活动历史,对近代时期蒙古族的相关活动也有涉及。其中,蒙古汗国和元朝时期,对蒙古族进入青海以前的社会状况、蒙古族的兴起和进驻青海、元朝时期镇守诸王和蒙古人做了简要回顾。明朝初年,蒙古人外迁和被安置及 塞外四卫 的相关状况、东蒙古入迁西海及其活动、蒙古汗王与藏传佛教、明朝经略西海,是本书的重点部分之一。至清朝,和硕特部固
《巴音郭楞蒙古族史:东归土尔扈特、和硕特历史文化研究》内容简介:《巴音郭楞蒙古族史:东归土尔扈特、和硕特历史文化研究》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可以让更多的读者朋友们从书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升读者朋友们自身的知识水平。历史是一面镜子,东归土尔扈特及中路和硕特蒙古的历史不仅是巴州历史的一部分,又是新疆蒙古族史的一部分。《巴音郭楞蒙古族史:东归土尔扈特、和硕特历史文化研究》的出版将有助于加大巴州这个“华夏州”对外宣传的力度。
这是一本讨论国民性问题的专著,是日本近代以来关于“国民性”讨论占有重要地位的一本书,历来评价很高,至今仍有深远影响。近年日本畅销书《国家的品格》在内容上就留有该书的痕迹。本书从“国民教育”的立场出发,面向日本普通人来讲述本国“国民性”之来龙去脉。全书分为十章:1、忠君爱国;2、崇祖先,尊家名;3.讲现实,重实际;4、爱草木,喜自然;5.乐天洒脱;6、淡泊潇洒;7.纤丽纤巧;8、清净洁白;9、重礼节,讲礼法;10.温和宽恕。书中虽然不回避国民“美德”中“隐藏的缺点”,但主要是讨论优点,具有明显的从积极肯定方面对日本国民性加以“塑造性”叙述的倾向。
祭敖包是海西蒙古族特有的保留有古老遗俗的祭祀和娱人的民俗节日,是集中展示蒙古族赛马、射箭、摔跤、传统和现代歌舞等,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盛宴,同时也是海西蒙古族人民自由交流情感的场所。本书作者以自己从小到大参与祭敖包祭祀活动的感受,以流畅的文字和图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敖包祭祀活动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揭开了神秘的德都蒙古神秘祭祀,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东北军传奇》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再现了东北军从诞生到覆灭的历史,并对东北军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复杂政治形势和参与的各场大小战役,进行了客观、生动、形象的描述,尤其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残酷史实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析。 同时,本书还讲述了张学良在家仇国恨的交织下,把一腔热血化作满腔报国志、由一个军阀公子哥成长为一代枭雄的曲折历程,以及经历“西安事变”后壮志难酬的悲凉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