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0-30元
  • 4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炉捶之间:先秦两汉时期热锻薄壁青铜器研究
    •   ( 150 条评论 )
    • 李洋 著 /2017-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根据考古发现和科技考古研究数据,对热锻薄壁青铜器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系统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先秦两汉时期热锻薄壁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器类、时空分布、使用者身份等方面,并论述它们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动因,以期阐明其在中国青铜器及其工艺体系中的历史地位及研究意义。本书是我国*部系统研究先秦两汉热锻薄壁青铜器的学术专著。

    • ¥29 ¥58 折扣:5折
    • 藏器(青铜器的文化与收藏)
    •   ( 4 条评论 )
    • 莫阳 /2019-08-01/ 人民美术
    • 流行于商周时期至秦汉时代的中国青铜器, 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本书选取各时代的代表性的器物,进行讲述。 深入解析包括其制作工艺、审美内涵、文化价值, 发掘其流传中的有趣故事, 使读者能够对其有 的认识,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 全书分上下两篇,一为“器”,关注作为器物的青铜器, 既有带领读者观赏青铜器的赏析, 亦有针对器物的深入阅读; 一为“藏”,追寻青铜器的海外收藏与流转轨迹。

    • ¥26.97 ¥58 折扣:4.7折
    • 藏器(青铜器的文化与收藏)
    •   ( 0 条评论 )
    • 莫阳 /2019-08-01/ 人民美术
    • 流行于商周时期至秦汉时代的中国青铜器, 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本书选取各时代的代表性的器物,进行讲述。 深入解析包括其制作工艺、审美内涵、文化价值, 发掘其流传中的有趣故事, 使读者能够对其有 的认识,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 全书分上下两篇,一为“器”,关注作为器物的青铜器, 既有带领读者观赏青铜器的赏析, 亦有针对器物的深入阅读; 一为“藏”,追寻青铜器的海外收藏与流转轨迹。

    • ¥26.68 ¥58 折扣:4.6折
    • 藏器(青铜器的文化与收藏)
    •   ( 0 条评论 )
    • 莫阳 /2019-08-01/ 人民美术
    • 流行于商周时期至秦汉时代的中国青铜器, 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本书选取各时代的代表性的器物,进行讲述。 深入解析包括其制作工艺、审美内涵、文化价值, 发掘其流传中的有趣故事, 使读者能够对其有 的认识,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 全书分上下两篇,一为“器”,关注作为器物的青铜器, 既有带领读者观赏青铜器的赏析, 亦有针对器物的深入阅读; 一为“藏”,追寻青铜器的海外收藏与流转轨迹。

    • ¥27.46 ¥58 折扣:4.7折
    • 杜岭方鼎/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
    •   ( 0 条评论 )
    • 编者:张俊儒|总主编:田凯 /2017-10-01/ 大象
    • 张俊儒编著的这本《杜岭方鼎》以考古与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结合 科技考古成果,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之一杜岭方鼎。 杜岭方鼎中国商代中期的青铜器。1974年由一个名叫袁海军的环卫工在挖土过程中一镐挖出,地点为河南省郑州杜岭张寨前街。共两件。一件高1米,重86.4千克,方形,深腹,双耳四足,腹上部饰兽面纹,两侧及下部饰乳丁纹,形体质朴庄重,现藏于中国 博物馆。另一件较小,高0.87米,重64.25千克,藏于河南博物院。

    • ¥22.67 ¥50 折扣:4.5折
    • 炉捶之间(先秦两汉时期热锻薄壁青铜器研究)
    •   ( 2 条评论 )
    • 李洋 /2017-11-01/ 上海古籍
    • 李洋著的《炉捶之间(先秦两汉时期热锻薄壁青铜器研究)》根据考古发现和科技考古研究数据,对热锻薄壁青铜器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系统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先秦两汉时期热锻薄壁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器类、时空分布、使用者身份等方面,并论述它们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动因,以期阐明其在中国青铜器及其工艺体系中的历史地位及研究意义。本书是我国 部系统研究先秦两汉热锻薄壁青铜器的学术专著。

    • ¥28.8 ¥58 折扣:5折
    •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放心购买】
    •   ( 1 条评论 )
    • (意)欧金尼奥·加林著;李玉成译;李进译 /2016-06-01/ 商务印书馆
    •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是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和文艺复兴史学家欧金尼奥·加林的代表作之一,出版于1954年。作者是公认的文艺复兴史研究的专家。在本书中,作者全面研究了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在哲学、诗、散文、修辞和思想等方面的关联。一方面在某些关键问题上深入探讨15世纪人文主义同前几个世纪文化的关系;另一方面从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两个根本方向弄清楚15和16世纪思想史的有效贡献。要考虑到当时在“文学”的标题下涵盖了所有语言学科(从语法到逻辑)和所有经济、伦理、政治的道德学科的情况。作者认为,中世纪的神学使人类脱离自然,通过把人固定在原罪上来取消人性。教会谴责人生来有罪,不可能获得彻底解放。人即使处于“上升”时期,也会感到害怕,因为不久又将“堕落”。人只能在“孤独的修炼中”放弃一切。中世纪的哲学是一种固定秩

    • ¥24.36 ¥49.72 折扣:4.9折
    • 传记文学书系王映霞自传一个知识女性的独立史王映霞岳麓书社 王映霞 岳麓书社【售后无忧】
    •   ( 0 条评论 )
    • 王映霞 /2017-12-01/ 岳麓书社
    • 本书再现了左翼作家郁达夫的前妻王映霞的传奇一生,她的人生跌宕起伏,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感情生活上,她先是与郁达夫结婚,后因两人的误会又离婚,数年后又与钟贤道结婚,两次婚姻都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其情感历程不仅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也展现了现代文学史的独特一面。作为知识女性,王映霞还与胡适、鲁迅、丁玲、徐志摩、陆小曼等文化名人多有来往,对此本书都有详细的讲述。全书语言流畅简洁,情感细腻真实,不失为一幅生动的民国生活图卷。

    • ¥28.25 ¥66.5 折扣:4.2折
    • 玉柄铁剑/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
    •   ( 3 条评论 )
    • 编者:王龙正|总主编:田凯 /2017-10-01/ 大象
    • 王龙正编著的这本《玉柄铁剑》以考古与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结合 科技考古成果,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之一玉柄铁剑。 虢国玉柄铁剑是我国目前出土的 早冶炼铁,距今2800年。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虢季墓),剑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属西周晚期器物,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 ¥24.5 ¥55 折扣:4.5折
    • 正版!中国文物小丛书:青铜器 9787549003860 甘肃文化出版社【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朱启新 主编, 曹玲玲 著 /2014-12-01/ 甘肃文化出版社
    •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的文化财富,保存到今天的物质形态,被我们称之为“文物”,实际上就是“文化遗物”,广义上可以称之为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它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文化遗产体系。 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承载着古老生活的生动细节。每一件文物都凝聚着的古代智慧,熔铸着历史与艺术的大美。它们都有着非凡的身世,身经千万次的锤炼与虔诚的雕琢,带着匠工的汗水与体温,或走向祀祝的祠坛,或走向王侯的几案,或走向文人的书斋,或走向贵妇的妆台……然后,或烟消云散,或深埋地底,或长眠深海。今天,它们与我们不期而遇,像久违的故人,诉说,感喟…… “文物”作为历史的产物,毕竟与今天的生活环境、语境等有着较大的差异,没有专门的知识和概念理解,我们很难把它融入到现代

    • ¥22 ¥46.2 折扣:4.8折
    • 炉捶之间(先秦两汉时期热锻薄壁青铜器研究)
    •   ( 0 条评论 )
    • 李洋 /2017-11-01/ 上海古籍
    • 李洋著的《炉捶之间(先秦两汉时期热锻薄壁青铜器研究)》根据考古发现和科技考古研究数据,对热锻薄壁青铜器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系统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先秦两汉时期热锻薄壁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器类、时空分布、使用者身份等方面,并论述它们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动因,以期阐明其在中国青铜器及其工艺体系中的历史地位及研究意义。本书是我国 部系统研究先秦两汉热锻薄壁青铜器的学术专著。

    • ¥29.2 ¥58 折扣:5折
    • 杜岭方鼎/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
    •   ( 0 条评论 )
    • 编者:张俊儒|总主编:田凯 /2017-10-01/ 大象
    • 张俊儒编著的这本《杜岭方鼎》以考古与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结合 科技考古成果,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之一杜岭方鼎。 杜岭方鼎中国商代中期的青铜器。1974年由一个名叫袁海军的环卫工在挖土过程中一镐挖出,地点为河南省郑州杜岭张寨前街。共两件。一件高1米,重86.4千克,方形,深腹,双耳四足,腹上部饰兽面纹,两侧及下部饰乳丁纹,形体质朴庄重,现藏于中国 博物馆。另一件较小,高0.87米,重64.25千克,藏于河南博物院。

    • ¥22.25 ¥50 折扣:4.5折
    • 夏商西周中原的北方系青铜器研究
    •   ( 109 条评论 )
    • 韩金秋 著 /2015-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原居于“天下”之中,是中华文明的主体,但位于四方的“蛮夷戎狄”文化既影响又参与乃至融入了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而在中原的“四方”文化中,北方文化对中原文明的影响既深且远,韩金秋编著的《夏商西周中原的北方系青铜器研究》就是以中原的北方系青铜器为切人点,通过考古学研究再现北方系青铜器对中原影响的历史画卷。

    • ¥24 ¥48 折扣:5折
    • 古玩图鉴:铜器篇
    •   ( 202 条评论 )
    • 传世文化 /2018-10-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铜器,青铜器的简称,也泛称各种铜器。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史学上所称的 青铜时代 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作为世界上蕞早掌握黄铜冶炼技术的国家,研究铜器的发展史无疑具有极为独特的意义。 《古玩图鉴:铜器篇》共包含10个章节,包括铜器的起源、历代各制式铜器的种类以及鉴定方法等内容。图文结合,内容丰富,精巧实用。 古玩图鉴 系列图书一共8册,包括《家具篇》《铜器篇》《玉器石器篇》《陶瓷篇》《书画与碑帖篇》《玺印古钱篇》《文房清供篇》《杂项篇》,根据民国收藏家赵汝珍的《古玩指南》一书改编而成。

    • ¥26.1 ¥58 折扣:4.5折
    • 先秦两汉时期热锻薄壁青铜器研究:炉捶之间 9787532585809 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洋 著
    •   ( 0 条评论 )
    • 李洋 著 /2017-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近年来,有一类特别的青铜器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它们的器壁很薄,一般厚约0.5—1.5mm,甚至更薄。对其中一些标本进行的科技考古学研究表明,它们大多采用了热锻打成型工艺。以往零星的个体样本研究,初步揭开了这类器物制作工艺的神秘面纱,却对于其发展历史、技术演变、地域分布等问题缺乏系统认识。这是一系列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对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器加工工艺与技术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学、考古学和科技史学价值。 n 本书根据考古发现和科技考古研究数据,对热锻薄壁青铜器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系统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先秦两汉时期热锻薄壁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器类、时空分布、使用者身份等方面,并论述它们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动因,以期阐明其在中国青铜器及其工艺体系中的历史地位及研究意义。本

    • ¥28.97 ¥58 折扣:5折
    • 粟特银器
    •   ( 807 条评论 )
    • [俄]鲍里斯·艾里克·马尔沙克 著,李梅田,付承章,吴忧 译 /2019-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粟特银器》为 中亚考古之父 马尔沙克先生经典著作,俄文原版于1971年在莫斯科出版。该书一经出版,便在英语世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者图文并茂地整理归纳了粟特银器的相关内容,框架完整,思路清晰。同时,将金银器的研究放置于中亚考古学和艺术史的视野下,对每件器物背后的内涵作出的精妙解读,至今仍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 ¥29 ¥58 折扣:5折
    • 炉捶之间(先秦两汉时期热锻薄壁青铜器研究)
    •   ( 0 条评论 )
    • 李洋 /2017-11-01/ 上海古籍
    • 李洋著的《炉捶之间(先秦两汉时期热锻薄壁青铜器研究)》根据考古发现和科技考古研究数据,对热锻薄壁青铜器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系统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先秦两汉时期热锻薄壁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器类、时空分布、使用者身份等方面,并论述它们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动因,以期阐明其在中国青铜器及其工艺体系中的历史地位及研究意义。本书是我国 部系统研究先秦两汉热锻薄壁青铜器的学术专著。

    • ¥29.2 ¥5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