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五楼遗址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五楼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沣河东岸的台地上,发现于1953年。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联合组队,对五楼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勘探,并对重点区域进行了发掘,总发掘面积853平方米,共发掘各类遗迹113处,其中灰坑105座,灰沟1条,墓葬7座。五楼遗址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时间跨度较大,是一处大型先秦时期聚落遗址。本书全面系统地公布了此次考古发掘的遗迹与遗物,为研究关中地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周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本书为2011年"龟兹石窟保护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书共收录来自中、德、意、日等国学者的文章32篇,分为"保护篇"和"研究篇"两大部分。"保护篇"集中探讨了龟兹石窟的保护成果,涉及到环境因素、壁画保护等相关内容;"研究篇"则对石窟壁画中的图像、题记以及简牍、造像等内容进行了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研究和分析。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中国石窟·云冈石窟(一)》以高质量的图片呈现了云冈石窟,适于研究及收藏。
甘肃古塔现存数量众多,种类繁杂,发展历史绵长1600余年,展现了甘肃地域文化神奇而特殊的魅力。《甘肃古塔研究》在收集甘肃古塔资料的基础上对其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内容包括三部分:部分为概论,主要探讨甘肃古塔的现存状况、发展脉络、功用价值;第二部分以时代为序,分六个单元收录165处古塔和塔址的基本资料;第三部分附录甘南藏区80处较有代表性藏传佛教寺院及佛塔的资料。
侯卫东主编的《应县木塔保护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相关研究人员多年来在应县木塔所做的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的总结记录。内容包括应县木塔历史变迁、应县木塔现状、应县木塔的检测与监测、应县木塔的保护措施几个主要方面。本书通过实际检测和科学分析,对应县木塔保护的相关问题做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