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8月 1940年2月间,梁思成领导的中国营造学社在四川、西康走访了35个县市,拍下3100多张照片,这就是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也是营造学社历时最久的一次调查,共173天,却一直鲜为人知。 本书沿着当年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路线,重走考察之路,将营造学社的调查对象一一考证,重现当年梁思成与他的同伴们的考察经历,结合营造学社拍下的调查照片与今天的现场照片,让读者再次看到川康古建筑的过去与现状。全书约15万字,图约260张,以营造学社当年的考察路线为顺序,兼及地域特色划分章节。
暂无内容简介。。。。。。
大约在公元2世纪末,中国佛教传入越南,4世纪后期传入朝鲜半岛,6世纪前期传入日本。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一些华人、日本人进入欧美,佛教在欧美也有所流传。 佛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在它传入中国的时代,中国已是文化相当发达的国家。其后,在和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之下,佛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文化艺术以及大众生活、社会风尚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北京白云观为道教全真龙门祖庭、中国道教丛林。观中收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最的有:明版《正统道藏》、唐石雕老子坐像、元大书法家赵孟的《松雪道德经》石刻和《阴符经》附刻。本书以建筑、文物、人物、文化等为线索,对北京白云观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
本书由东路建筑、中路建筑、西路建筑三个章节构成,共收录图片109张,包括60余幅影像资料、30余张建筑平面图及建筑细部图和6张纹样拓片,真实地保留了20世纪初沈阳故宫的建筑面貌。既是出色的建筑调查记录,更是精美的建筑摄影品。本书作者伊藤清造在序言里对沈阳故宫的建筑年代、建筑形式、特点以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此为最早研究沈阳故官古建筑群、建筑理念和建筑技术的著作,对沈阳故宫及其建筑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价值。
中国古建筑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存,风格独特、技艺精妙,艺术价值、建筑价值、旅游附加值都很高。山西作为中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山西的古建筑从唐代一直到清代,时序不断,遗存甚多,甚至有些是海内外孤品,具备的价值。 《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以山西北部、山西中部、山西东南部和山西南部为地域划分,精选出形制最突出、艺术价值、建筑风格最独特的100处国宝级古建筑,从古建爱好者需求的角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将这些古建筑的看点准确、透彻地呈现出来,堪称古建爱好者按图索骥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