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宋茶之韵,更显茶文化一枝独秀的魅力。力作《宋画茶韵》,与一众研究从茶史研究宋茶不同,它另辟蹊径,以宋画中茶画作品为切入点,细细鉴赏,从中体味宋人如何以茶品道、以茶品诗、以茶品禅,并深入挖掘为今存茶史载籍失载的一些宋茶文化细节,从而解开前人未解的宋茶文化之谜团,向读者展示了宋画空间中的风雅生活、宋画中的茶事、宋画中的茶器、宋画中的茶俗、宋画中的茶艺、宋画中的茶道,完整地揭示了茶器之形与茶艺之心,将两者完美结合,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丰富多彩的宋画茶韵。 是书,文字飞动,语言幽默,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愿向读者力荐佳作。
《山西古代寺观、墓室壁画精品集萃》因其特定、特有的山西历史文化的艺术价值和资料性,以及研究、了解、考察山西历史文化艺术的持久广泛需求,作者对当时因时间紧迫,图文资料难得全面的缺憾和不足,进行了重新修订并补充了“忻州九原岗北齐墓壁画”“右玉水陆画”“霍州娲皇庙壁画”等的介绍和补写了第七章“海外珍遗”有关流失海外的山西古代壁画的专题内容与图文,而尽使其更为全面、丰富和完整。并愿《山西古代寺观、墓室壁画精品集萃》能够作为一部对山西古代壁画2000余年历史脉系和现存主要精品的简略梳理和综合介绍,成为了解山西作为“中国古代东方艺术宝库”和热爱古代壁画艺术的美术同仁与朋友们一份特殊的参考资料。
《石开题古》作者叶辉搜集各种古物拓片数十件,其中有瓦当、汉画像石、北魏佛造像等。这些拓片都是近十几年间新拓的。拓片留有大片的空白,其意就是留待题字的,而民国及清以前的拓片大多不留空白,即使留,也留不了大的空白。拓片上题字比较盛行的是晚清以后直至现在。前人题字除了对物件作必要的简介,多数内容都是考证及借物咏怀之类的文字,加上书写的艺术,自然有屡读不厌的魅力。今人也流行在上面题字,因受博物馆展件的启示,其内容庶几成了物件的说明书,既有意思又没有意思。
宁寿官花园的营建始于乾隆三十五年,四十四年完工,是乾隆为自己归政后设计的居所。玉粹轩即位于花园的第四进,坐西朝东,三开间,歇山顶。钦命绘制室内明间西壁通景画,则为乾隆四十年。通景画在清官档案中又称作线法画,它以中西技法相结合的方式制成颇有立体感的整壁图画,利用视象错觉延伸室内空间,因成一种独特的室内装修形式。占满玉粹轩明间西壁的通画,便是借用壁前的落地罩之“实”,而以画笔推出进深之“虚”,以成罩内的一个视象空间。画中灯笼框夹纱落地罩的式样与通景画前方的落地罩几乎相同,惟前者的隔心与横披心为山水画和花鸟画,后者为团龙八宝芝麻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