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拈取白居易《缭绫》中的诗句为全书每一个章节命名,由是串联历史——人物遭际、政治事件、织造制度——和唐代丝绸的方方面面,以缜密的构思,近乎周备的证据链,讲述了一个充满细节的故事,如此, 两章对缭绫的破解,竟是举重若轻,左右逢源,恰便水落石出。
徐永明主编的《克孜尔(精)/中国石窟艺术》讲述的是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或赫色尔石窟,中国 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开凿 早、地理位置 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在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 的。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克孜尔石窟有4个石窟区,正式编号的石窟有236个,大部分塑像都已被毁,还有81窟存有精美壁画,为古代龟兹国的文化遗存。
本书主要通过搜集隋唐墓葬中出土铜镜的资料进行四个方面的研究: ,分析铜镜中图案和铭文的复古因素及其古意。第二,从墓葬出土的隋唐以前的古镜,认识隋唐铜镜中的古意来源和社会基础。第三,以千秋镜和 镜的铸造为例,意欲强调借鉴古镜名义的唐代新铸镜的推广。第四,探讨隋唐铜镜吸纳借鉴汉镜的原因及其创新之处
曲阜儒家碑刻文献辑录 第4辑 ,,齐鲁书社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佚名 原价 ¥42.00 出版社 齐鲁书社 出版时间 2018-11-01
吴白庄汉画像石墓位于临沂市南六公里的罗庄区盛庄街道吴白庄村西北角。其发掘工作自1972年11月27日开始,至12月26日结束,共清理画像石38块,从村里井台上找回5块,合计43块。本书汇集了该汉墓的画像石照片、拓片等,以及该墓出土的水晶兽坠饰、货币、残青瓷器碎片等文物图片,书前有关于该项目的概括性介绍和文物考古报告。
汉代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它根植于汉代社会生活的土壤中,其审美意蕴不仅受到儒家文化、黄老学说、道教文化等精神的影响,而且受到楚地民俗文化意识的侵染,继承了楚地“好巫信鬼神”富有浪漫特色的文化习俗。朱青生编著的《中国汉画研究(第5卷)》分报告、论文、方法、研究介绍四个专题,共收录了20篇文章,书稿围绕着汉画中的酒具和酒仪、汉代陵墓石兽、画像描述、武氏祠画像石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提到书画就不得不谈到甲骨起源,本书以甲骨入手,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和种类,进而对书画进行了整体的介绍。《古玩图鉴.书画与碑帖篇》共列出7章内容,分别介绍了殷墟甲骨、汉字的起源和种类、书画、书画名家、中国古代油画、古书、碑帖等,除了对书画的源流、种类详细展开外,还对书画的鉴别提出了具体的参考建议,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古玩图鉴”系列丛书一共8册,《家具篇》《铜器篇》《玉器石器篇》《陶瓷篇》《书画与碑帖篇》《玺印古钱篇》《文房清供篇》《杂项篇》,根据民国收藏家赵汝珍《古玩指南》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