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简帛书籍叙录
    •   ( 63 条评论 )
    • /2024-06-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以2024年之前出土并已正式公布的战国秦汉简帛书籍为叙录对象,涉及敦煌汉简、居延汉简、悬泉汉简、银雀山汉简、北大汉简、乌程汉简、天回汉简、睡虎地汉简、马王堆帛书、睡虎地秦简、北大秦简、郭店简、包山简、望山简、新蔡简、上博简、清华简、安大简等等,按照传统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并对子部做出调整(如析出墨家),以书籍写作时间或出土先后为序,一般先描述其出土信息,然后着录其简帛形制、字数等,再叙述简帛文献的基本内容,记录原简收藏地,然后对具体文献的数据价值和学术价值进行评价。或引述各家意见,或申述自家判断,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皆有文献可征。总体而言,本书对目前已刊布的简帛书籍文献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着录,将大大便利简帛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开展与推进。

    • ¥114.2 ¥168 折扣:6.8折
    • 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全8册)
    •   ( 677 条评论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著 /2015-03-01/ 中华书局
    • 这部《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套装全8册)》(以下简称《集成》),经过我所《集成》编辑组的同志们多年来辛勤的劳动,现在资料搜集行将完成,编纂工作大体就绪,**册已经可以交付出版了。今后其它各册也将陆续付印。这部书的出版,将为殷周青铜器的研究,尤其是青铜器铭文的研究,提供极大的方便。因之,我们相信,这将会促进这方面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套装全8册)》收录的多文资料,包括殷周、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各类器物,年代下限断至秦统一以前。宋代以来各家著录和国内外主要博物馆藏品,力争收集得比较齐全。各地新出土的发掘品和采集品,以各册编成时已公开发表者为限。预计所收器铭的总数当在万件以上。书中采用拓本的主要来源有五:(一)考古所多年积累的旧拓本,(二

    • ¥2657.7 ¥3680 折扣:7.2折
    • 甲骨军事刻辞整理与研究(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专刊)
    •   ( 308 条评论 )
    • 李发 著 /2018-07-01/ 中华书局
    • 本书尽可能穷尽地收录了现已公布的所有商代军事甲骨刻辞,并进行分期分类排谱,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商代战争、方国、军事人物、军事组织、军礼等情况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得到了更符合实际的结论。又对甲骨军事刻辞中军事行为动词和军事刻辞句法与语义角色进行研究和分析,为商代语言研究及汉语史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材料。

    • ¥52 ¥72 折扣:7.2折
    • 敦煌写本禅籍辑校
    •   ( 32 条评论 )
    • /2024-03-01/ 文物出版社
    • 敦煌留存的禅籍写卷计有300余件,分属百余种文献,事关禅宗经典及其注疏、早期禅宗语录、禅宗灯史、禅僧偈颂铭赞等众多内容,《敦煌写本禅籍辑校》撷取其中与禅宗史、禅宗思想研究密切相关的38种重要文献进行辑录和校释。这些文献大多虽早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但由于各种原因,系统的整理刊布尚付之阙如,前有日本学者田中良昭《敦煌禅宗文献的研究》,后有姜宗福《敦煌禅宗文献研究》、黄青萍《禅宗北宗文本的价值及禅法》、韩传强《禅宗北宗敦煌文献录校与研究》等,但收录文献有待丰富,从校勘学上讲,由于照片不清等技术原因或其他原因,鲁鱼亥豕时有所见。就本人的观察所见,《敦煌写本禅籍辑校》不论在文献收录还是在校勘方面,都在前贤的基础上有较大进步,所作录文、校勘等严格遵循文献整理的学术规范,所整理的文献数

    • ¥99.3 ¥136 折扣:7.3折
    • 文书之力:唐代奏敕研究(精)/日新文库
    •   ( 29 条评论 )
    • 郭桂坤 /2023-07-01/ 商务印书馆
    • 文书,中国古代各王朝维系统治的要件之一,至迟在秦汉时期便已高度成熟。王充《论衡》即有言曰:“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在唐代文书体系中,奏敕——臣民上报的奏事文书与皇帝颁下的命令文书,居于核心地位。它们是朝廷日常政务信息往来的主要载体,紧密关系着王朝的统治。奏敕处理流程,实际上就是唐王朝日常政务运作与中枢权力运行的过程。 本书从公文形态与政务运作联动关系的角度入手,对唐代奏敕体系的变化与中枢政务运作机制的演进加以研究,既丰富了唐代文书运作与制度变迁的若干面相,也可以为认识中国古代 治理体系提供参考。

    • ¥50.1 ¥72 折扣:7折
    • 殷商甲骨文
    •   ( 161 条评论 )
    • 濮茅左 /2014-11-01/ 中西书局
    • 甲骨文是中国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本书以上海博物馆藏甲骨为基础,收录其中七十余片重要甲骨的彩色照片、拓片、释文,按甲骨分期编排,同时附有其他一些代表性的甲骨形制图版。其中的彩色照片更是次刊布。为了兼顾文史研究者与书法爱好者的需求,编者还专门拍摄了这些甲骨文字局部放大彩色照片,使得其文字细节更为凸显。因此,本书的图版质量堪称一流,形式别具一格。一方面可以为文史研究者提供一份甲骨文献的样本,同时也可供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习欣赏二千多年前的汉字形态。

    • ¥173.6 ¥248 折扣:7折
    • 考古新资料与秦汉文学研究新视野
    •   ( 36 条评论 )
    • 李立 著 /2018-05-01/ 科学出版社
    • 《考古新资料与秦汉文学研究新视野》尝试利用考古新资料,包括考古发现的文学文《考古新资料与秦汉文学研究新视野》献和非文学文《考古新资料与秦汉文学研究新视野》献,以及与丧葬制度有关的一切物质文化形态,与秦汉文学研究相结合,进一步丰富、扩展和开辟秦汉文学研究的对象、视野和领域,并尝试将个案研究置于历史脉络和轨迹中,站在中国古代文学整体构成形态的高度,从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角度去审视和思考,观照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以期对秦汉文学传统形态和固有模式有所补充、发现、创新和突破。

    • ¥122.6 ¥168 折扣:7.3折
    • 出土《苍颉篇》研究
    •   ( 67 条评论 )
    • 梁静 著 /2015-11-01/ 科学出版社
    • 一般提到的《蒼頡篇》,由三部分組成,包括《蒼頡》、《爰歷》以及《博學》,是秦代為了統一文字而頒布的字書,采用四言韻文的形式。此書是了解秦漢時期規範語言文字的重要資料,對於研究文字的傳習史也有重要作用。但早已失傳,所幸在出土文獻中,我們有幸又見到了相關資料。出土《苍颉篇》研究通過對已公布的斯坦因所獲敦煌漢簡、居延舊簡、居延新簡、新中國成立後所獲敦煌漢簡、尼雅漢簡、阜陽漢簡、水泉子漢簡以及部分北大漢簡中的《蒼頡篇》殘簡的對比研究,**程度上復原了這部亡佚已久的字書,進而探討了此書的文本結構以及流傳中的不同版本。大致弄清楚了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基本弄清楚了“閭里書師本”**、五、六章的文本面貌,“姓名簡”由于見于多個出土本,現在可以肯定屬于《蒼頡篇》;其次,《蒼頡篇》文本結構具有一

    • ¥80.2 ¥95 折扣:8.4折
    • 武威出土西夏文献研究
    •   ( 60 条评论 )
    • 梁继红 /2015-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搜集整理武威出土的所有西夏文和汉文文献,采用先整合,再分类研究的方法,弥补了学界对武威西夏文献所作的个体研究的不足。特别是在释录西夏文佛经时,克服了现存文献残页内容支离和片段的缺点,与汉文佛经文献互相补充,得到了更加完整的西夏文佛经内容;同时,通过整合、对比,还厘清了西夏文佛经的多种版本及刊印、流传情况。

    • ¥66.6 ¥98 折扣:6.8折
    • 洛阳新出唐志研究
    •   ( 77 条评论 )
    • 柳金福 著 /2014-10-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洛阳新出唐志研究》共收入21篇唐代墓志专题考证文章,及博陵崔氏、范阳卢氏、郑道邕家族和姚崇家族出土的墓志系列研究文章4篇,共25篇,约45万字。《洛阳新出唐志研究》的21篇专题考证文章中,均附有近10年洛阳新出土或目前虽出土但尚未公开发表的墓志拓片,其中含作者收藏的墓志志石拓片数方;4篇系列研究文章在研究方式及研究成果方面,处于国内唐代墓志研究前沿。

    • ¥80 ¥120 折扣:6.7折
    •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 6 中西书局
    •   ( 27 条评论 )
    •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 /2020-12-01/ 中西书局
    • 2010年8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长沙五一广场东侧稍偏南位置的一口井窖中发掘出6862枚东汉简牍。该批简牍形制多样,内容丰富,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诸多领域。《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陆)》共收录长沙五一广场井窖遗址出土简牍四百五十枚,包括简牍图版、释文注释及相关附录。图版部分包括彩色及红外线的原大照片,释文部分含整理序号、释文及相关按语,附录含未见字迹简牍序号表、简牍编号及尺寸对照表和异体字表。

    • ¥620.6 ¥900 折扣:6.9折
    • 出土文献研究(第十九辑)
    •   ( 64 条评论 )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编 /2021-09-01/ 中西书局
    • 《出土文献研究》创办于1985年,为国内早的以出土文献为研究对象的专业辑刊。本辑共收录论文35篇,内容涉及战国秦汉三国简牍及铜器、墓志等多种出土资料,包括新近刊布的荆州夏家台M106战国楚简《日书》等,研究既有文字学上的探讨,又有文献学、史学等方面的考察,由此可以一见出土文献研究的新进展。

    • ¥96.6 ¥138 折扣:7折
    •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第一至五卷)(全六册)
    •   ( 63 条评论 )
    •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 编 /2016-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 是北京大学于2009年初接受捐赠而从海外抢救回归的,共有3300多枚竹简,抄写年代大约在西汉中期。竹书内容全都属于古代典籍,包括近二十种文献,基本涵盖了《汉书 艺文志》所划分的 六艺 、 诸子 、 诗赋 、 兵书 、 数术 、 方技 六大门类。各分册篇目如下: 壹:《仓颉篇》。贰:《老子》。叁:《周驯》、《赵正书》、《儒家说丛》、《阴阳家言》。肆:《妄稽》、《反淫》。伍:《節》、《雨書》、《揕輿》、《荊決》、《六博》。

    • ¥3965.8 ¥5020 折扣:7.9折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壹) 中西书局
    •   ( 18 条评论 )
    •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黄德宽主编 /2021-11-01/ 中西书局
    •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于2008年9月,是一个将出土文献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合而为一的校级科研单位。本辑清华简收录《后范》篇。《后范》凡一百三十余简,每简下端有编号,为内容基本完整的佚书。全篇藉托“后曰”,论述为政之五纪,且以礼、义、爱、仁、中与五色、度量衡、人体部位、星辰历象、人事行用、祭祀对象等相配,与《尚书·洪范》颇为类似,故拟今题。篇中有后稷播百谷等内容,篇末又有“后歌曰”,与《尚书·尧典》及《皋陶谟》内容都有相似之处。又论及十二地支、《尔雅·释天》“正月为陬”等十二月名及二十八宿名称,并与六甲时日、祭祀神祇、星辰历象相配。篇中还有还有黄帝战蚩尤等内容。总之《后范》内容丰富,是研究先秦思想史、学术史的重要材料。

    • ¥896.5 ¥1300 折扣:6.9折
    • 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历时句法研究
    •   ( 2 条评论 )
    • 徐丹 /2018-06-01/ 商务印书馆
    • 《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历时句法研究》是徐丹先生多年从事历时句法研究工作的成果。全书由 20篇已发表的论文汇集而成。这些论文忠实地反映了作者在各个不同时期对历时句法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是关于传世文献的句法研究,其中兼有方言材料的佐证。第二部分集中在出土文献的研究上,尤其是对《战国纵横家书》这一文献的研究。作者认为,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对比、互校,对勾勒出历时句法的概貌十分重要,并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做了实践。为同类研究做了很好的范例。

    • ¥39 ¥52 折扣:7.5折
    • 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历时句法研究
    •   ( 47 条评论 )
    • 徐丹 /2018-06-01/ 商务印书馆
    • 《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历时句法研究》是徐丹先生多年从事历时句法研究工作的成果。全书由 20篇已发表的论文汇集而成。这些论文忠实地反映了作者在各个不同时期对历时句法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是关于传世文献的句法研究,其中兼有方言材料的佐证。第二部分集中在出土文献的研究上,尤其是对《战国纵横家书》这一文献的研究。作者认为,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对比、互校,对勾勒出历时句法的概貌十分重要,并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做了实践。为同类研究做了很好的范例。

    • ¥41 ¥52 折扣:7.9折
    •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医药文献整理与研究
    •   ( 75 条评论 )
    • 梁松涛 著 /2015-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黑水城出土文献数量众多,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其中西夏文医药文献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对这方面的整理和研究还不够。本书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对西夏文医药文献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西夏文医学文献的翻译,对适宜医方进行系统的筛选及临床应用;第二,西夏医学与周边民族医学相互影响关系的探讨;第三,从医学社会史的角度对西夏文医药文献进行研究。

    • ¥102.1 ¥148 折扣:6.9折
    • 汉简精选字帖(二)
    •   ( 441 条评论 )
    • 东岳简牍书院 编 /2013-07-01/ 山东美术出版社
    • 中国书法早期的两种典型字体:篆书和隶书,基本是在简牍上完成其演变的。篆体字是竖长型的,写在外形同样竖长的竹简上,会有种被束缚的感觉,视觉上觉得是因为竹简的“瘦长”而限制了字的横向舒展,从审美角度来看也不符合对比协调的艺术规律。随后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字形慢慢由竖长型演变为方扁型,于是有了竹简的竖势和字形的横势的对比关系;有了字的横向张力,从而出现了汉代隶书横式扁方的特色。这是书法艺术自身根据书写条件的改变而自然演化的一种艺术流变现象。从这套简牍丛书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种变化过程的呈现。 图书的编排以朝代为背景,概分为《楚简精选字帖》、《秦简精选字帖》和《汉简精选字帖》。每册篇首拿出本册具有代表性的一两个单字来作笔画运笔分解,使读者能尽快掌握该册同类风格字的用笔特点和写法。 本套

    • ¥15.1 ¥22 折扣:6.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