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耀煌(1891-1977),字武樵,湖北黄冈人。17岁投笔从戎,由保定南下参加辛亥革命,后入学保定陆军兵官学堂、保定陆军大学第五期。1919年毕业。是我国早接受完整新式陆军教育的军人和军事专家之一。 1920年后,万耀煌从鄂军参加国民革命军,曾任夏斗寅部参谋长,转战两湖,历北伐、讨桂、讨唐、讨阎至抗日战争诸役,以能征善战著称。由副师长、师长、军长、军团长至上将。为国民党军中著名军事将领。抗日战争前后,曾担任陆军大学、中央军官学校和中央训练团教育长,为国民党军中有声望的军事教育家。在抗战胜利后担任过湖北省政府主席。一生多任军职,始终以军功自诩。 《万耀煌口述自传》由沈云龙、贾廷诗、陈存恭等人先后访问40次,采录而成,郭廷以亲自校阅整理其口述记录稿。因万耀煌存有历年日记,这部口述自传资料甚为详实具体。对于
吴焕娇编著的《黄埔名将戴笠/黄埔风云榜》是黄埔风云榜系列之一,《黄埔名将戴笠/黄埔风云榜》讲述了:“苏杭才子”、“中国情报之王”、“军统大魔头”、“黄埔名将”、“忠义爱国义士”、“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的希姆莱”、“中国神秘人物”……生前与身后,加诸于戴笠身上的毁誉之词判若云泥。作为一位身份复杂的民国著名人物,虽死60余年,至今我们尚未能完全识得他的“庐山真面目”。作为近代史上有名的将军,他的士兵都隐而不现;他的情报系统强大得让美国人后悔没有听从他的劝告,否则,改写“珍珠港事件”不会是日本人,而是他。 作为蒋介石的一把“配剑”,他以“秉承领袖意志,体念领袖苦心”为荣。
作为一名军人,胡宗南在黄埔名将中有见识超群的一面。他的“预言家”才能来自于他刻苦学习而得来的知识积累,来自于他对时代脉搏的正确把握。未进黄埔军校之前,1921年26岁的胡宗南游历天津、塘沽与山海关地区,预言“十年之后,日本将是中国*的隐患。一旦打起仗来,我国的东北三省会首先遭到日本的侵略。”1931年,历史果如其言。 1927年,在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刚刚建立之际,胡宗南就认识到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预言了蒋介石政权的致命弱点和中国农民问题对中国命运的重大影响。他说:“清党在军队容易,问题在青年与农民。今后农民问题如不解决,中国的命运前途是堪忧的。”后来的历史也印证了他的这一眼光。
辛亥革命发生,蒋介石积极响应,回国革命。护法运动、北伐东征,不遗余力,一心革命。1925年孙中山去世之后,论党内地位,论革命资历,廖仲恺、胡汉民、汪精卫、许崇智皆在蒋介石之上。谁知廖仲恺遇刺,联汪驱胡倒许,再迫汪出走,未及二年,蒋介石就顺利地成为了国家的领袖。中原大战,横扫南北,东北易帜,形式上完成了民国的统一。 他也是爱国的,只是在“攘外”与内战之间做出了错误的决策,说什么“攘外必先安内”,置国内矛盾于民族矛盾之上,面对日寇的入侵与屠戮,一度一味地丧师失地,百姓流离,终民怨沸腾,至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才不得不主张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一致抗日,在正面抗日战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
本书在尊重历史事实、还原历史真相的原则下,客观、真实地解读何应钦作为国民党黄埔系的第二号领导人从辛亥革命到北伐战争、从围剿中共到华北退让,从抗日国民党军军政部长到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长到行政院长,这一历史过程中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他为什么会在选择愚忠蒋介石,至死不悔? 作者以开放的现代思想从何应钦的性格和经历深层分析个中缘由由此看到,从黄埔军校走出来的众多“英雄豪杰”,当年在历史中行走,是怎么样左右了历史的步伐,自己的人生又是怎么样被历史所左右。
本书为蔡锷的年谱长编性之作。在体例上虽也依年月日纪事,但又异于一般年谱著作。首先,辑录文献不限于蔡锷本人,而力所能及地兼顾了与其史事有关的同代人之作。其次,为便于读者了解局部事件的始末,以及其他互为联系的问题,采用了专题性的时、空相结合的集中反映方式。再次,为免内容失真,所辑文献一律原文照录,并不采用由编著者以现代语言转述的通常做法。至于蔡锷史事,则对包括本书编著者成果在内的以往研究,不论史实性的研判,还是观点的阐释,均从事实出发,提出不少新见,作为后人研究的参考。此外,还新增了一批未刊档案和报刊文献,为人们继续深入了解和研究蔡锷,提供了新的视野和途径。
蒋百里(1882-1938),民国有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1901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12年出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19年,随梁启超等赴欧考察。先后辅佐过蔡锷、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1936年,在西安事变的和平演变中起过重要作用。1937年日军侵华,蒋百里积极投身抗战。1938年11月病逝宜山,被国民党追赠上将军衔。著作有:《欧洲文艺复兴史》《日本人》《国防论》等。 在本书中,曹聚仁用精炼的笔触交代了复杂的时代背景,撷取蒋百里人生中的重点事件予以讲述,如出任保定军校校长、作为西安事变中的“特客”、历次赴欧考察等,并用较多的笔墨将蒋百里拥有智慧的军事思想一一道来,其间也夹杂着蒋百里与左梅的爱情故事、对女儿的教育与呵护,显示出他的真挚、柔情。世人多感叹蒋百里命运不济,未能一展才能,而曹聚仁则认为是蒋百里所
《将道:彭雪枫将军的戎马一生》:彭雪枫将军,1907年9月9日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一户农民家庭,天资聪慧,加上受家学颇深,少小即怀鸿鹄之志,后投笔从戎,历经反 围剿 、红军长征、太原统战、豫皖苏驰骋 奇勋驭烽火,雄光昭丹青。在沙场之上,一代名将走完了光辉的37年人生岁月。
本书为台湾大家族雾峰林家中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 林正亨的传记文学。林正亨生于1915年8月,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是台湾名门望族雾峰林家的后代,是民族英雄林祖密的第五子。他曾感受过美丽浪漫的初恋时光,他参加远征军、血战沙场,他从一个普通的爱国青年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中国地下党员,他也是刑死马场町的个台湾人。他仅有的短短的35年光阴,却成就了他的一生。这就是林正亨,一个有志青年,一代民族英雄,也是受世人尊崇的雾峰林家中铮铮铁骨。他的一生就是一个传奇。 位于台湾省台北市万华区内有一个著名的公园 马场町纪念公园。这里碧草如茵、环境怡然,而60多年前这里曾是白色恐怖时期国民政府用来枪决政治犯的著名刑场。林正亨则是位被蒋介石下令于马场町执行枪决的台籍中共党员。 祖国万岁!人民万岁! 这是他在行刑前的后呐
左权(1905—1942)?*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黄埔军校一期生,曾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是抗日战争期间牺牲的中共高级将领之一。湖南醴陵人。曾任*国工农红军军官学校**分校教育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长、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作战科科长、红十五军军长兼政治委员、粤赣军区司令员、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局局长、红一军(团)参谋长、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朱德赞誉其是“*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陈毅(1901?D1972),*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四川省乐至县人。曾任南昌起义军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团指导员、工农革命军**师党代表、第十二师师长、红四军**纵队党代表、红六军政治委员、红二十二军军长、新四军**支队支队长、新四军军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山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二书记、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和市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外交部部长等。 陈毅传编写组编著的《陈毅传》由中共中央军委和*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立项,中共南京军区党委、南京军区政治部组织编写。书稿经中共中央军委战史军史编审委员会和中共南京军区
本书描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诞生的经过,揭示其为什么诞生在延安的历史原因,叙述词作者公木、曲作者郑律成在中国共产党指引下的成长道路,以及军歌为什么由他们创作完成的诸多缘由。在让人们了解军歌产生流传经过的同时,从作者人生成长道路中受到启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是人民军队的精神象征,在各个革命时期起到了颇为持久的、极为广泛的动员、鼓舞、教育作用,是一首全军全民喜闻乐唱的不朽之歌。歌词坚毅豪迈、曲调气势磅礴,词曲浑然一体,表现了人民军队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塑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肩负历史重托,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战的威武形象,鼓舞人民军队在强军路上攻关夺隘,去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我的爷爷王辉球》一书讲述了王辉球同志的传奇一生。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多次参加重大的战役,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王辉球同志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该书用情深厚,笔墨凝重,字里行间流露出作为一个优秀党员所承载的厚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激励和感染着后辈们。
开国中将王近山被邓小平誉为 一代战将 ,是《亮剑》主人公李云龙原型,本书是一部讲述王近山将军在抗日战场上指挥 拐点战役 的几段传奇,同时,也穿插了传主与其妻韩岫岩从相识到相恋、结合、性格不合导致婚姻悲剧的过程,描述了其在抗战中八路军几次战役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附送藏书票
徐向前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是*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他戎马一生走过的道路,和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发展、壮大密切相联。他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创造,*军事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战功卓著、德国望重、名扬中外。徐向前同志为*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深受全党、全军和僵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尊敬。以历史人物的光辉业绩为典范,学习他们的革命献身精神,爱国主义情操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中华民族的宏伟蓝图再添辉煌一笔。 徐向前传编写组编著的《徐向前传(精)》采访徐向前元帅生活、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及当事人,搜集综合了无数珍贵的历史档案、文献资料,忠实而完整地再现了这位共和国开国元勋的光辉一生。
本书以纪实的笔触,描写了罗荣桓少年时代(0 25岁)的成长历程。罗荣桓出生在一个半耕半商的家庭,父亲罗国理是个颇有正义感的罗姓族首。罗荣桓从小受到父母的影响,嫉恶如仇。在外求学过程中,罗荣桓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大革命时期,他受党组织派遣,回乡举办农民协会,打土豪分田地。在他的组织和支持下,南湾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不久,受时局影响,南湾农民运动被迫由地上转为地下。这时候,当地反动势力大肆抓捕罗荣桓。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罗荣桓受上级党组织的派遣,离开了南湾,转道奔赴井冈山,书稿至此结束。 为了真实地再现罗荣桓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作者在罗帅家乡多番采访,并查证大量相关资料,历时多年,写成此书。书中的许多事件均为*次披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孙立人将军在国民党诸多将领中,是非常有特色,也颇为传奇的一代名将。他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有极高的军事素养。抗战中他是国民党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多的将领,有 丛林之狐 、 东方隆美尔 的美称。 尤其在远征滇缅与日寇作战中,他战绩辉煌,这也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内战时他曾一度击败中共名将林彪。随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他主持编练国民党军,也很有建树。但1955年,他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从此,关于他的一切事迹,也长期遭到国民党的雪藏,令人颇费猜疑。 本书从孙立人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现代军事讲起,全面还原了这位抗日军神坎坷而辉煌的一生,解开了他身上的诸多谜团,如在国民党军遭黄埔系军官排挤的过往,戴笠对他由恨生敬转变的真相,抗战中他活埋日军之谜,与蒋介石、蒋经国交恶的之由,美国曾
编辑推荐 1.中国现代史丰富的宝库,海内外史学界公认的“民国史长城”——台湾《传记文学》杂志珍藏内容大陆首度完整呈现! 首辑《从晚清到民国》《再见大师》《民国三大校长》《我们的朋友胡适之》口碑与市场双丰收! 第二辑《从甲午到抗战》《十四年:从1931到1945》《冯玉祥传》《陈布雷回忆录》再续辉煌! 2.作者简又文曾任冯玉祥军中政治部主任,与冯半生结患难之交,以手资料,站在客观的历史立场作此传记,再现冯玉祥沉浮一生。! 3.冯玉祥一生八次倒戈,人称“倒戈将军”。作者完整呈现冯玉祥由独自仗赖儒家治道,而至“基督教”,而至“国民党”,以至“共产党”的心路。“一生志在救国救民,不过所具有的是‘单轨头脑’”。 4.这个旷代的军事奇才,千百年不可多见的人豪,一
贠占军著的这本《抗联铁骨(赵尚志)》以生动而翔实的笔触,展现了在抗日战争中赵尚志的英雄形象。赵尚志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 之一。在极其艰难困苦的险恶环境中,赵尚志率领抗联部队对日伪军进行了英勇无比的战斗。他们冒着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远征松嫩平原,爬冰卧雪,风餐露宿,用歌声抵御着饥饿和寒冷,战胜了数不清的难以想象的困难,纵横数千里,作战百余次,打破了日伪军一次次的重兵“讨伐”和“清剿”。 本书只是选取赵尚志将军短暂人生历程中的部分精彩内容,篇幅所限,未能尽显将军全貌,特别是将军两次被 出党的心路历程,基本没做详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