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粟裕以省立师范学生身份投笔从戎,加入北伐军的叶挺铁军,开始其传奇军事生涯,在专门训练军官的铁军教导团中接受系统而严格的军事教育和训练,成为红军中有名的神枪手。南昌起义中,粟裕被任命为起义军前敌委员会警卫队班长,负责周恩来、贺龙和刘伯承等起义领导人和前敌委员会的安全警卫工作,同时负责策应朱德领导的南昌军官教导团的起义。跟随朱德上井冈山后,粟裕虚心学习毛泽东和朱德的军事思想、经验和理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1928年七溪岭战役中,粟裕带领三人小队俘虏上百名敌军,朱德夸赞粟裕是青年战术家,是未来革命的接班人。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粟裕指挥的黄桥战役为华中抗战打开了局面。1942年石港之战,粟裕指挥 老虎团 创造出了以零伤亡痛歼日寇600余人的战争奇迹。1944年车桥战役全歼日伪军千余人,自己仅伤亡
张学良, 20 世纪中华民族富有传奇色彩和浪漫色彩的人物之一。他是曾经拥有四省地盘和数十万雄兵的第二代 东北王 ,他是二三十年代中国政局的焦点和中心人物。他与杨虎城将军联合发动西安事变,有力地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也改写了中国现代史进程。 张学良 1920 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 皇姑屯事件 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 东北易帜 ,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 1990 年恢复人身自由, 1995 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 2001 年 10 月 14 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 101 岁。 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 ,促成国
陈立夫是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在100年的漫长生涯中,大体上以50岁为界,正好可以分前后两个50年。 前50年,他因为与蒋介石的家世渊源,受到重用,平步青云,与兄长陈果夫一起成为老牌国民党的掌门人,在政界呼风唤雨,权势熏天。历来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作为政治人物的陈立夫,其具体的功过是非,还有待历史学家的进一步研究探讨。 后50年,陈立夫脱离政界,定居美国19年,自谋生计,自食其力。与此同时,潜心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著述数十种,成为著作等身的一家。他的文化观及其对某些具体问题的闸述,容或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但有几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自信。他对中华文化十分挚爱,殷切期盼中华文化复兴。第二、陈立夫在美国前后生活了21年,他对资本和商人统治这个世界感到忧心如焚。陈立夫呼吁人类从中国
本书为蔡锷的年谱长编性之作。在体例上虽也依年月日纪事,但又异于一般年谱著作。首先,辑录文献不限于蔡锷本人,而力所能及地兼顾了与其史事有关的同代人之作。其次,为便于读者了解局部事件的始末,以及其他互为联系的问题,采用了专题性的时、空相结合的集中反映方式。再次,为免内容失真,所辑文献一律原文照录,并不采用由编著者以现代语言转述的通常做法。至于蔡锷史事,则对包括本书编著者成果在内的以往研究,不论史实性的研判,还是观点的阐释,均从事实出发,提出不少新见,作为后人研究的参考。此外,还新增了一批未刊档案和报刊文献,为人们继续深入了解和研究蔡锷,提供了新的视野和途径。
《李宗仁回忆录(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李宗仁(1891—1969),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屈指可数的政治领袖和风云人物,曾为桂系军事首领,国民党中央领导阶层的重要成员。1948年4月任国民政府副总统,1949年1月在蒋介石下野后任代总统,同年12月赴美。1965年叶落归根,并于北京发表声明,决心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李宗仁一生戎马,历经护国、护法、北伐、蒋桂、抗日、国共内战等战争无数,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政治与历史的走势。读历史的人,纵使以成败论英雄,对这样一位不平凡的历史制造者,也不能等闲视之。李宗仁寓居美国期间,应哥伦比亚大学之邀,在“东亚研究所?中国口述历史学部”襄赞下,于1958年开始亲自口述了他三十余年的戎马生涯及所参与的军国大事,由历史学者唐德刚整理撰写,遂成《李宗仁回忆录》。本书也是唐德刚个人已出版的著作中,
《李宗仁回忆录(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李宗仁(1891—1969),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屈指可数的政治领袖和风云人物,曾为桂系军事首领,国民党中央领导阶层的重要成员。1948年4月任国民政府副总统,1949年1月在蒋介石下野后任代总统,同年12月赴美。1965年叶落归根,并于北京发表声明,决心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李宗仁一生戎马,历经护国、护法、北伐、蒋桂、抗日、国共内战等战争无数,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政治与历史的走势。读历史的人,纵使以成败论英雄,对这样一位不平凡的历史制造者,也不能等闲视之。 李宗仁寓居美国期间,应哥伦比亚大学之邀,在“东亚研究所?中国口述历史学部”襄赞下,于1958年开始亲自口述了他三十余年的戎马生涯及所参与的军国大事,由历史学者唐德刚整理撰写,遂成《李宗仁回忆录》。 本书也是唐德刚个人已出版的著作
本画册汇集了200余位志愿军女兵的资料,主体部分收入108位女兵的参军简历、350余张在战地拍摄的照片和70余篇(共十万余字)回忆战争岁月的文章。另一部分收入96位沪籍志愿军女战士的照片、姓名、籍贯、部队及入朝时间。本画册收入的回忆文章均由女兵自诉,无论承担什么样的工作,女兵们都怀着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的崇高理想和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无怨无悔、坚定不移地完成党和祖国交付的任务。她们为自己曾是一名志愿军战士而骄傲,更为自己是一名志愿军女兵而自豪。本画册文字真实感人,表达了志愿军女兵们对青春岁月的美好追忆,同时也是十分宝贵的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资料,这些珍贵的照片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世人和平环境的来之不易。
胡琏是国民党军中最会打仗的将军,毛泽东说他“狡如狐,勇如虎”。开国大将杨勇说:“我们宁愿俘虏一个胡琏,不愿俘虏十个黄维。” 他有张灵甫的“悍”,但无张灵甫的“骄”;其“忠”不比黄百韬少,其“谋”绝比黄百韬多。环球时报说:胡琏指挥的石牌保卫战,粉碎了日军进军我大西南的企图,歼灭日军7000多人,是抗战的重大军事转折点,西方军事家誉之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解放战争中,在中原同二野刘伯承交手,由于十一师全是美械装备,略占便宜;在山东南麻,粟裕用5个纵队围住了他,由于天降7天7夜暴雨,武器潮湿,粟裕损失了数千人,加上敌援军已到,只好撤围,事后粟裕要求辞职。在金门战役中,利用解放军28军的轻敌,守住了金门,成为“金门王”。
孙立人将军在国民党诸多将领中,是非常有特色,也颇为传奇的一代名将。他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有极高的军事素养。抗战中他是国民党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 尤其在远征滇缅与日寇作战中,他战绩辉煌,这也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内战时他曾一度击败中共名将林彪。随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他主持编练国民党军,也很有建树。但1955年,他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从此,关于他的一切事迹,也长期遭到国民党的雪藏,令人颇费猜疑。 本书从孙立人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现代军事讲起,全面还原了这位抗日军神坎坷而辉煌的一生,解开了他身上的诸多谜团,如在国民党军遭黄埔系军官排挤的过往,戴笠对他由恨生敬转变的真相,抗战中他活埋日军之谜,与蒋介石、蒋经国交恶的之由,
胡琏是国民党军中最会打仗的将军,毛泽东说他“狡如狐,勇如虎”。开国大将杨勇说:“我们宁愿俘虏一个胡琏,不愿俘虏十个黄维。” 他有张灵甫的“悍”,但无张灵甫的“骄”;其“忠”不比黄百韬少,其“谋”绝比黄百韬多。环球时报说:胡琏指挥的石牌保卫战,粉碎了日军进军我大西南的企图,歼灭日军7000多人,是抗战的重大军事转折点,西方军事家誉之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解放战争中,在中原同二野刘伯承交手,由于十一师全是美械装备,略占便宜;在山东南麻,粟裕用5个纵队围住了他,由于天降7天7夜暴雨,武器潮湿,粟裕损失了数千人,加上敌援军已到,只好撤围,事后粟裕要求辞职。在金门战役中,利用解放军28军的轻敌,守住了金门,成为“金门王”。
胡琏是国民党军中最会打仗的将军,毛泽东说他“狡如狐,勇如虎”。开国大将杨勇说:“我们宁愿俘虏一个胡琏,不愿俘虏十个黄维。” 他有张灵甫的“悍”,但无张灵甫的“骄”;其“忠”不比黄百韬少,其“谋”绝比黄百韬多。环球时报说:胡琏指挥的石牌保卫战,粉碎了日军进军我大西南的企图,歼灭日军7000多人,是抗战的重大军事转折点,西方军事家誉之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解放战争中,在中原同二野刘伯承交手,由于十一师全是美械装备,略占便宜;在山东南麻,粟裕用5个纵队围住了他,由于天降7天7夜暴雨,武器潮湿,粟裕损失了数千人,加上敌援军已到,只好撤围,事后粟裕要求辞职。在金门战役中,利用解放军28军的轻敌,守住了金门,成为“金门王”。
本书是著名的爱国将领何柱国将军的回忆录。何柱国将军的少年时期从军,在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他实践着自己的愿望。他愤于蒋介石独裁内战的政策,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为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提供方便;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他支持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并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作出了贡献;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何柱国率骑兵军请缨杀敌,转战晋西北,参加了著名的忻口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