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耀煌(1891-1977),字武樵,湖北黄冈人。17岁投笔从戎,由保定南下参加辛亥革命,后入学保定陆军兵官学堂、保定陆军大学第五期。1919年毕业。是我国早接受完整新式陆军教育的军人和军事专家之一。 1920年后,万耀煌从鄂军参加国民革命军,曾任夏斗寅部参谋长,转战两湖,历北伐、讨桂、讨唐、讨阎至抗日战争诸役,以能征善战著称。由副师长、师长、军长、军团长至上将。为国民党军中著名军事将领。抗日战争前后,曾担任陆军大学、中央军官学校和中央训练团教育长,为国民党军中有声望的军事教育家。在抗战胜利后担任过湖北省政府主席。一生多任军职,始终以军功自诩。 《万耀煌口述自传》由沈云龙、贾廷诗、陈存恭等人先后访问40次,采录而成,郭廷以亲自校阅整理其口述记录稿。因万耀煌存有历年日记,这部口述自传资料甚为详实具体。对于
本书以1990年,孙立人将军91岁高寿时,在进加护病房前夕,对他此生所见的的一位大陆人士所行的《后的军礼》开篇,收录了冰心、孙新俊、孙敬婉、盛发绪、周良沛等两岸各方人士有关孙立人将军不同时期不同生活片断的三十多篇短文。
吴焕娇编著的《黄埔名将戴笠/黄埔风云榜》是黄埔风云榜系列之一,《黄埔名将戴笠/黄埔风云榜》讲述了:“苏杭才子”、“中国情报之王”、“军统大魔头”、“黄埔名将”、“忠义爱国义士”、“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的希姆莱”、“中国神秘人物”……生前与身后,加诸于戴笠身上的毁誉之词判若云泥。作为一位身份复杂的民国著名人物,虽死60余年,至今我们尚未能完全识得他的“庐山真面目”。作为近代史上有名的将军,他的士兵都隐而不现;他的情报系统强大得让美国人后悔没有听从他的劝告,否则,改写“珍珠港事件”不会是日本人,而是他。 作为蒋介石的一把“配剑”,他以“秉承领袖意志,体念领袖苦心”为荣。
作为一名军人,胡宗南在黄埔名将中有见识超群的一面。他的“预言家”才能来自于他刻苦学习而得来的知识积累,来自于他对时代脉搏的正确把握。未进黄埔军校之前,1921年26岁的胡宗南游历天津、塘沽与山海关地区,预言“十年之后,日本将是中国*的隐患。一旦打起仗来,我国的东北三省会首先遭到日本的侵略。”1931年,历史果如其言。 1927年,在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刚刚建立之际,胡宗南就认识到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预言了蒋介石政权的致命弱点和中国农民问题对中国命运的重大影响。他说:“清党在军队容易,问题在青年与农民。今后农民问题如不解决,中国的命运前途是堪忧的。”后来的历史也印证了他的这一眼光。
辛亥革命发生,蒋介石积极响应,回国革命。护法运动、北伐东征,不遗余力,一心革命。1925年孙中山去世之后,论党内地位,论革命资历,廖仲恺、胡汉民、汪精卫、许崇智皆在蒋介石之上。谁知廖仲恺遇刺,联汪驱胡倒许,再迫汪出走,未及二年,蒋介石就顺利地成为了国家的领袖。中原大战,横扫南北,东北易帜,形式上完成了民国的统一。 他也是爱国的,只是在“攘外”与内战之间做出了错误的决策,说什么“攘外必先安内”,置国内矛盾于民族矛盾之上,面对日寇的入侵与屠戮,一度一味地丧师失地,百姓流离,终民怨沸腾,至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才不得不主张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一致抗日,在正面抗日战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
本书在尊重历史事实、还原历史真相的原则下,客观、真实地解读何应钦作为国民党黄埔系的第二号领导人从辛亥革命到北伐战争、从围剿中共到华北退让,从抗日国民党军军政部长到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长到行政院长,这一历史过程中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他为什么会在选择愚忠蒋介石,至死不悔? 作者以开放的现代思想从何应钦的性格和经历深层分析个中缘由由此看到,从黄埔军校走出来的众多“英雄豪杰”,当年在历史中行走,是怎么样左右了历史的步伐,自己的人生又是怎么样被历史所左右。
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淡泊名利……滕代远留给后辈的是一笔弥足珍贵、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共产党员对理想信念义无反顾的终身追求,也是——位红军战士宁折不弯、顶天立地的革命气节,更是一个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月赂一辈子的满腔热情。
蒋百里(1882-1938),民国有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1901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12年出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19年,随梁启超等赴欧考察。先后辅佐过蔡锷、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1936年,在西安事变的和平演变中起过重要作用。1937年日军侵华,蒋百里积极投身抗战。1938年11月病逝宜山,被国民党追赠上将军衔。著作有:《欧洲文艺复兴史》《日本人》《国防论》等。 在本书中,曹聚仁用精炼的笔触交代了复杂的时代背景,撷取蒋百里人生中的重点事件予以讲述,如出任保定军校校长、作为西安事变中的“特客”、历次赴欧考察等,并用较多的笔墨将蒋百里拥有智慧的军事思想一一道来,其间也夹杂着蒋百里与左梅的爱情故事、对女儿的教育与呵护,显示出他的真挚、柔情。世人多感叹蒋百里命运不济,未能一展才能,而曹聚仁则认为是蒋百里所
《将道:彭雪枫将军的戎马一生》:彭雪枫将军,1907年9月9日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一户农民家庭,天资聪慧,加上受家学颇深,少小即怀鸿鹄之志,后投笔从戎,历经反 围剿 、红军长征、太原统战、豫皖苏驰骋 奇勋驭烽火,雄光昭丹青。在沙场之上,一代名将走完了光辉的37年人生岁月。
本书为台湾大家族雾峰林家中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 林正亨的传记文学。林正亨生于1915年8月,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是台湾名门望族雾峰林家的后代,是民族英雄林祖密的第五子。他曾感受过美丽浪漫的初恋时光,他参加远征军、血战沙场,他从一个普通的爱国青年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中国地下党员,他也是刑死马场町的个台湾人。他仅有的短短的35年光阴,却成就了他的一生。这就是林正亨,一个有志青年,一代民族英雄,也是受世人尊崇的雾峰林家中铮铮铁骨。他的一生就是一个传奇。 位于台湾省台北市万华区内有一个著名的公园 马场町纪念公园。这里碧草如茵、环境怡然,而60多年前这里曾是白色恐怖时期国民政府用来枪决政治犯的著名刑场。林正亨则是位被蒋介石下令于马场町执行枪决的台籍中共党员。 祖国万岁!人民万岁! 这是他在行刑前的后呐
刘伯承(1892?D1986),*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四川省开县人。重庆蜀军将校学堂毕业,后曾入苏联高级步兵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早年参加四川讨袁之役、护法战争、讨伐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战争,参与发动泸顺起义、南昌起义。曾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长、长江局军委书记兼参谋长、中央军委委员、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瑞金卫戍司令、红军总参谋长、红军军委纵队司令员、红军先遣司令、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援西军司令员;八路军**二九师师长;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中原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第二野战军司令员、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兼市长、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训
本书是经中央军委批准编撰的。1979年,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开始编撰《中共党史人物传》系列丛书,收入了中央军委确定的36位军事家中的大部分军事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部分高级将领的传记。l996年,中央军委同意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的建议,并由总政治部部署全军各大单位负责撰写拟收入《中共党史人物传》的其他军队高级将领传记。为增强高级将领传记的系统性和权威性,2003年7月,经中央军委同意,确定将军队组织编撰的高级将领传记,与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已编撰出版和正在组织编撰的高级将领传记合编,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其中,军队负责编撰286个传记.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负责编撰87个传记,全书约1600万字,计划出版40卷。
一、本书是经中央军委批准编撰的。l979年,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开始编撰《中共党史人物传》系列丛书,收人了中央军委确定的36位军事家中的大部分军事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部分高级将领的传记。l996年,中央军委同意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的建议.并由总政治部部署全军各大单位负责撰写拟收入《中共党史人物传》的其他军队高级将领传记。为增强高级将领传记的系统性和权威性,2003年7月,经中央军委同意,确定将军队组织编撰的高级将领传记,与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已编撰出版和正在组织编撰的高级将领传记合编,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其中军队负责编撰286个传记,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负责编撰87个传记,全书约1600万字,计划出版40卷。
由于在航空事业上作出显著贡献,在美国被尊为“航空界历史名人”的林福元(Art Lym),年轻时代便以高超的飞行技术蜚声美国,而林福元*的心愿是为中国建立一座能够抵御外敌入侵的“钢铁长城”——中国空军。 林福元出生于美国旧金山,毕业于美国柯蒂斯飞行学校,成为早的一批华裔飞行员。为响应维新运动的号召,放弃美国的优越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回到祖国,后追随孙中山民主革命,为发展祖国的航空事业矢志不渝,鞠躬尽瘁,奉献一生。历任广东航空学校机务处长、航空署机务处长、民国广东空军司令部参谋长等职务,为中国空军培养人才,提高中国空军战斗力和素质。二战爆发后,林福元接受援华美军的聘任,在滇缅路为同盟国办理军用物资运输工作,为反法西斯正义事业贡献力量。 加拿大女作家帕蒂·哥莉(Patti Gully)孜孜不倦研究中国早期
一、本书是经中央军委批准编撰的。1979年,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开始编撰《中共党史人物传》系列丛书,收入了中央军委确定的36位军事家中的大部分军事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部分高级将领的传记.1996年,中央军委同意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的建议.并由总政治部部署全军各大单位负责撰写拟收入《中共党史人物传》的其他军队高级将领传记。为增强高级将领传记的系统性和权威性,2003年7月,经中央军委同意,确定将军队组织编撰的高级将领传记,与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已编撰出版和正在组织编撰的高级将领传记合编,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其中,军队负责编撰286个传记,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负责编撰87个传记,全书约1600万字,计划出版40卷。 二、本书的人传范围为:中央军委确定的军事家和1955年授予
一、本书是经中央军委批准编撰的。1979年,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开始编撰《中共党史人物传》系列丛书,收入了中央军委确定的36位军事家中的大部分军事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部分高级将领的传记.1996年,中央军委同意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的建议.并由总政治部部署全军各大单位负责撰写拟收入《中共党史人物传》的其他军队高级将领传记。为增强高级将领传记的系统性和权威性,2003年7月,经中央军委同意,确定将军队组织编撰的高级将领传记,与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已编撰出版和正在组织编撰的高级将领传记合编,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其中,军队负责编撰286个传记,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负责编撰87个传记,全书约1600万字,计划出版40卷。 二、本书的人传范围为:中央军委确定的军事家和1955年授予
刘秉彦(1915—1998),1931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4年后在北京大学学习,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后投身抗日战争。历任冀中人民自卫军独立团特派员、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司令员、华北205师师长、军委防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第八机械工业部常务副部长、河北省委书记(当时设书记)、河北省代省长、河北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本书是刘秉彦在1988年与他当年的小通信员、作家任彦芳的历史对话,讲述了刘秉彦从一介书生到开国将军的传奇经历,回忆了冀中军民的浴血抗战的艰难历程,深情表达了对冀中十分区百姓的思念,对战友对人民血肉相连的真挚情感。
历史的尘封不能湮没他的英名,广袤的戈壁草原记忆着他驰骋的身影。他是仁慈的行政长官,又是浴血沙场的英勇将领,经历过新疆近代历史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好人,各族和各阶层的人都对他表示尊敬。他在新疆生活了60年,经历了金树仁、盛世才、吴忠信时期,为了维护祖国的边疆他有一副侠肝义胆,为了各族百姓的利益他不怕威胁和牢狱。他曾经为捍卫祖国的领土界碑犯颜力争,也曾经机智地解救回族群众和民族首领。因为抵制盛世才的倒行逆施他在狱中经历了900天的严酷折磨,1949年作为西北行辕中将高参,他积极参加起义,为解放军和平进入新疆立下了不朽功劳。尽管在解放后他曾遭受不公正的待遇,甚至因“历史问题”和“右派高论”坐牢判刑。但他的爱国信念始终不改,继续为新疆的发展和稳定,为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睦奋斗不息。从抗日志士到著名
本书 可视为 《中华读书报》著名文学记者舒晋瑜 上一本《说吧,从头说起:舒晋瑜文学访谈录》的续篇或姊妹篇。 全书是 对国内 有军旅经历或者仍身在部队的 著名作家的访谈集, 包括白桦、毕淑敏、都梁、二月河、马识途、魏巍 、谢冕、阎连科、朱苏进 等 三十三位。 每位作家单独成篇,每篇 一 万字 左右 。 这些作家年龄层次、人生经历各不相同,他们现在与军队的关系或远或近,但军旅生涯却给他们的创作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在一问一答间,也能体会到坚硬的精神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