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担任韩先楚秘书工作二十年,本书记载和回忆了战功赫赫、一代名将韩先楚不平凡的战争经历。同时记录了韩先楚当任福建省委书记期间,把心血揉进了八闽大地,团结力量,大抓经济;担任军区司令员时期走边防、调部署、讲战例、促训练、提高战斗力;担任军委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期间走基层、听民声,直谏中共中央军委,谋改革等往事。
狄青(1008~1057),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宋史》有传。行伍出身,后应诏戍边,任延州指使。他骁勇善战,屡建战功,对抗西夏赵元吴“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深为戍边名臣范仲淹、韩琦器重,累升至彰化军节度使、枢密副使。皇右四年(1052)广源州(今越南高平地区)部族首领侬智高称帝,五年(1053),狄青平定叛乱,“帝嘉其功,拜枢密使”。狄青一生征战,严于治军,喜读兵书,以范仲淹赠言“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自勉。嘉佑元年(1056)去职,次年三月卒,仁宗“帝发哀,赠中书令,谥武襄”。
孙立人,一个学霸,一个运动健将,一个抗日名将,一个因“匪谍”案被蒋介石软禁33年的“张学良第二”,一生被强军报国梦牵引着,但一生又逃不脱一个总是被强力剥夺的“寓言”。《孙立人传》为我们讲述的就是他的人生经历。
本书由萧华上将的战友、部下、家人等70篇回忆文章汇编而成。萧华,1916年出生在江西兴国一个贫苦工人家庭,12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3岁担任共青团江西兴国县委书记,14岁被发现并安排到红四军任青年委员,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7岁任少共靠前师政委,并成为年轻的师政委。39岁成为共和国很年轻的上将。 2016年1月,是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这些文章,从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不同侧面,回顾了萧华同志对终国人民革命事业的很好贡献,展现了萧华同志令人难忘的精神风貌,反映了萧华同志多方面的才华,也寄托了作者们对萧华同志的深切怀念之情。
彭德怀同志是深受人们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我党、我国和我军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他那无私无畏的品格、气壮山河的业绩、曲折坎坷的经历,赢得了人们无限的景仰和敬佩,自然也引起人们多、了解他的愿望…… 《秘书日记里的彭老总》重在反映原彭办工作人员所知所见的彭老总,反映彭老总的革命业绩、工作精神、业余爱好和喜怒哀乐,所以有意加重了注补的分量,并在排版上略作技术处理,予以适当突出,以期与书名相符。另外为了直观准确地反映彭老总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期间的治军业绩和思想,文前收彭老总有关照片19帧、手迹两件,文后附有彭老总在这一时期的讲话、报告4份等。
《萧劲光回忆录》内容涵盖萧劲光八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作者在回忆自己人生经历中,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有不少翔实记述,许多史料是过去党史军史上少见的,是研究党史军史的重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