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日巴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第二代祖师,宋代佛学家、苦行僧。 《米拉日巴尊者全传:开显解脱与智之道》记述了米拉日巴一生艰苦卓绝的修行、弘法世间、利济众生及涅槃的事迹。 “其弘化行迹惊天地泣鬼神,千古传颂至今,乃学佛者之真正楷模。”(一诚大和尚语)
达摩大师是南印度香至王的三王子,初学小乘禅观,后得遇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从其出家,奉教师傅近四十年。至般若多罗灭度后,继为西天二十八祖。后来为到中国传播佛法,历经三载,才来到了广州。后又至当时梁国都建康,与梁武帝会见,因语句不契,遂渡江北上,从而迎来了中国佛教史上重要的时刻——“一苇渡江”。达摩先到达洛阳,后至嵩山少林寺,在后山面壁,一坐九年。后来,神光“立雪断臂”向其求教,达摩为其精诚所感,认定神光可堪当大任,改其名为慧可,终传以正法眼藏。最后于公元五二八年灭度,并留下了“只履西归”的神迹。《达摩大师传》记述了中国禅宗初祖达摩大师的生平故事。达摩以来自异国的身份,而为亿万中国人开启一道升华人格的道路。禅宗以其特有的智慧思想,融东西方思想于一身,开创了真正中国化的佛教,并
李叔同不仅是中国20世纪前半叶光耀一时的艺术家和风华才子,而且后来成为僧德昭昭的云水高僧。他凡事认真、勇猛而精进的人生态度,激励了无数人。作者从与李叔同亲友弟子的交往回忆中,从纷繁庞杂诸多史料的考伪辨正中,寻访李叔同鲜为人知的人生踪迹和隐秘曲折的心路历程,力图还原一个真实、有温度、去神化的弘一大师,呈现了他将丰富、复杂和谐统一于一身的人性特质,摹画出百年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中的生动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