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哲学家、诺贝 文学奖得主罗素的 随笔集,分为工作、教育、爱情、社会、文明五个 分,展现了罗素对个人和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及其广博的学识。罗素强烈反对现代社会人们的 负荷工作,他认为,人类要过上幸福生活并实现全 潜能,不是通过更努力或更聪明地工作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利用闲暇的非凡力量。在本书中,他还为 无用的 知识作激烈的辩护,他推崇冷静思考和自由探究的美德,认为传统的财富积累是 种文化和道德贫困。这些文章虽然写于20世纪3 代,距今已快 百年,但对当今的读者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 值。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100%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理想国 出版社 湖南岳麓书社有限责任公司 作 者 (古希腊)柏拉图著 出版时间 20180901 I S B N 9787553809694 定价 58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精装 版 次 1 字 数 510 (千字) 页 数 528 读者范围
本书旨在梳理康德批判哲学时期的信念论题。与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的二分法,以及“真善美”的三分法不同,本书视康德批判哲学为理论哲学、实践哲学与信念哲学的有机统一。其中在理论哲学的部分,重点分析信念与知识、意见、认知的根本差异,以及康德由信念之维对至上的存在者的证成问题;在实践哲学部分,侧重考查康德之道德、信仰与既有的非理性主义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而在信念哲学部分,借助对恩典、奇迹等概念的考辨,揭示康德之于传统信仰的基本主张和立场。通过上述思想的阐释,康德批判哲学时期的信念学说在一定意义上得到了重构。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理想国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 者 (古希腊)柏拉图著 出版时间 20210801 I S B N 9787222187436 定价 68 开 本 32开 130*185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316 (千字) 页
作为“德国老龄化”跨学科研究小组的成员,本书作者奥特弗里德·赫费看到了世界上许多不同文化所蕴涵的生活智慧,认为和“保持年轻”一样,“变老”也是需要学习的,学习如何步入收获的岁月,如何最终挥别人生。赫费纠正了一些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老龄化社会的表述不见得总是准确的;人不是因高龄而死,而是死在高龄时,因而以治愈为目标来要求老年医学是不合适的……他反对在老年问题中任由经济因素主导一切,反对老年人和变老普遍的负面形象,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助于人们对抗高龄时的衰弱,获得安宁,积累身体、精神、社会和情感资本的实用建议,因为经验向我们证明:人们应对变老的力量见于自身,也源于自身。
在东方人释宗演心中,禅思想是全人类的。铃木大拙正是继承了这种思想。因此,在本书中展示了作者的思想是纯粹东方式的,在作者看来,西方那种把主体意识与客体世界、神界与人界、灵魂与肉体、超越与世俗分裂为二的二元化思维方式及抽象化、图式化的逻辑思想,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内在自我的分裂与疏远。因此,人类需要解开这种二元对立思维的枷锁而回归于浑然同一的思维方式。本书正是以此为基点,讲述了禅,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禅文化,以及东西方的差别,等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梁晓声先生解读中国文化的重磅作品,是一部梳理传统文化的读书笔记与思考心得。包括对中国历史、文学、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的解读,既有以时间为线索的宏观历史考察,也有对文艺作品的微观解剖,力图从中整理一条出关于中国文化、中国人精神气质总结性的内容线索。 作者站在当下社会现实的立场,对照世界文化特色底蕴,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角度新颖、行文辛辣、富于思辨性。 本书曾获第十四届文津奖推荐图书,本次增订版,增加了近些年来梁晓声对于中国人文化心理图景新的观察、思考,以及对世道人心的理解和追问。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所售图书100%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名: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定价:38.00元 作者:哈维·艾克(T.Harv Eker)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40477745 字数:144000 页码:240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编辑* 1.全球销售突破2,000,000本,《纽约时报》畅销榜第1名,席卷《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等众多畅销榜单。"富翁教的父"哈维-艾克改变人生致富秘籍--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变成有钱人。 2.畅销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泰国、西班牙、俄罗斯、土耳其、波兰、匈牙利、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巴西、阿拉伯、保加利亚、捷克等四十
书号:9787301337905 书名:《儒藏》精华编选刊 桴亭先生文集 定价:47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科普勒斯顿哲学史》是由科普勒斯顿所撰写的11卷本的西方哲学史,其内容涵盖了从前苏格拉底到存在主义各个时期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是现代英语学界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详尽而充满热情的叙述,不仅意图帮助读者获取哲学史的知识,还希望开拓读者的胸襟和视野,增进其对人类理智奋斗的了解和同情,使其更坚定和深刻地掌握哲学的原则。 本书各卷为读者研究特定时期的哲学提供观念引导,其中第11卷主要梳理了深刻影响20世纪思想的两种哲学思潮:逻辑实证主义和存在主义。作者详细地介绍了这两种思潮思考问题的主要方式以及被广泛争论的关键问题,并探讨了艾耶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萨特、加缪等20世纪重要思想家的哲学思想。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大师解读大师的著作。在本书中,哲学家德勒兹尝试以自己的方法解读另一位哲学家柏格森。 德勒兹主要参考了柏格森的《论意识的直接所予》《物质与记忆》《创造的进化》几本重要作品,对其几个重要概念——绵延、记忆与潜能性、直观、生命冲动与绵延的繁复体等——进行了细致解读,而本书的直接目标正是确定绵延、记忆、生命冲动这三个概念间的关系及其蕴含的进展。对德勒兹而言,柏格森哲学是建立在直观上的严格的、方法论的哲学。借由柏格森,读者能清晰地看到“差异”“虚拟”“重复”这些德勒兹重要概念的痕迹。
本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领域和实际工作中最为关注的9个重大理论问题作了回答,如:为何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大智慧?为何说马克思主义占据了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关注现实?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素养和品格?如何向辩证法要智慧?怎样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文化自信与中国文化发展有何深层次关联?如何筑牢文化自信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人、自然和社会有何内在关系?全书重在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并最终落实到怎么用上来,说理透彻,行文流畅,既具有学术厚度又具有可读性。
人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探讨的核心,是20世纪最负盛名、最具影响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卢卡奇——其思想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卢卡奇以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原则统摄其卷帙浩繁的论著,审视西方传统民主思想,批判资本主义民主,建构其社会主义民主化思想。基于此,本书以卢卡奇的人民性思想为对象,从卢卡奇的人民性转向、卢卡奇人民性的思想资源、卢卡奇的人民性与现实主义作家的渊源、卢卡奇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以及卢卡奇人民性思想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等,集中探讨人民性在其理论思想中的地位,详述并解析卢卡奇文艺思想中人民性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通过将纵向的宏观历史考察与横向的具体理论文本剥析相结合,以人民性思想为核心,希冀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洞悉其理论话语,从学术脉络中触摸历史真实,进而审视人之存在、
埃德加 莫兰已经100岁了,但他仍然受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折磨。这位人文主义思想家在他那个时代的流浪与希望、危机与磨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本书中,他向我们传递了自己在百年人生中对人类复杂性的经验教训。 在莫兰看来,正如每个人的人生故事一样,同样的悖论在人类历 显然是不可分割的:有多少善良、慷慨、奉献,就有多少邪恶、卑鄙、自私;有多少智慧、狡猾、创造性的天才,就有多少愚蠢、盲目、幻想和错误。人类精神中的想象具有多么奇妙而可怕的力量,它创造出诗歌、文学和艺术的杰作,并通过崇拜和祈求他所创造的神灵和传说来奴役自己。 而复杂性的意义在于它使我们能够感知到所有存在、局势、事件的各方各面和各种矛盾,从这种感知中就产生了仁慈之心。莫兰的 一课,作为他全部人生经验的结晶,就存在于这个兼具开明理
本书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整个印度教的瑜伽传统进行了梳理,共分为两部分:第yi部分对瑜伽的概念、流派、源头和年代史进行了一般的交代;第二部分按照思想史的演进顺序,从印度经典文献中的瑜伽思想、代表性人物的瑜伽观点、重要的瑜伽流派、各种瑜伽修习方式等方面,呈现瑜伽思想几千年来的发展脉络,以及形形色色的瑜伽理论与修习。
《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是分析心理大师荣格于83岁高龄时回顾自己一生的作品。虽为自传,实际却是荣格毕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书中,荣格打开自己的心扉,以平实的语言跟人们一起探讨他丰富的人生和浩瀚的精神世界。他对自我人生剖析和"分析心理学"理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阐述,读者不仅能了解荣格不平凡的一生,还帮助我们理解荣格博大精深的心理学理论。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是周国平的成名之作,是一本影响了20世纪80年代热血青年的书。一经出版便引起轰动,成为一部历时三十年而长盛不衰的经典之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是半个多世纪中国本正面评价和热情肯定尼采的专著。周国平从全新的角度,把尼采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泪有笑的人来分析,从而尝试着对这位人生哲学家和诗人哲学家作出全新的理解。生活在19世纪后半期的尼采,以深邃的眼光直视20世纪人类世界面临的困境。上帝死了,人该何去何从?如何重塑价值?理性真的可靠吗?尼采的问题,也是今日转型时期的中国人普遍面临的人生困惑和精神危机。